卢梭评判让-雅克

作者:卢梭
卢梭评判让-雅克

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对话体著作,写作于1772至1776年,该书与《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共同构成卢梭晚年自我探索的三部曲,采用“卢梭”与“法国人”围绕“让-雅克”展开三场虚构对话的形式进行自我辩护。全书包含三篇对话及“作品始末”叙述,附录收录《致德·圣-日耳曼先生函》等文献。通过辩论法律、公正、人权等议题,批判封建制度,阐释“自然使人幸福且善,社会使人堕落”的哲学观。 作品采用分裂叙事将作者身份解构为对话双方和被评判对象,展现卢梭晚年遭遇政治迫害后的精神困境。 该作被视为卢梭思想体系定型之作,包含《致德·圣-日耳曼先生函》等微型自传材料,具有对话体文学实验特征。

猜你喜欢的书

一个市民的自白

一个市民的自白

它兴起于匈牙利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它是包括贵族、名流、资 本家、银行家、中产者和破落贵族等在内的特殊社会阶层,它就是小说里的市民阶层。 这是一个市民的自白,这是一曲唱给布尔乔亚最后的挽歌,这是一幅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卷,这是一段颠沛流离、孤独决绝的流亡岁月。 《一个市民的自白》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生动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市民阶层的生活与思想,作者通过个人透视社会,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刻画出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卷,同时回顾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流浪岁月。 作为马洛伊山多尔的代表作,从文学艺术的水准上来说,《一个市民的自白》完全可以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媲美。

被玷污的书

被玷污的书

松本清张著,绀野美也子的丈夫卓一是个不懂世事,一味埋头于写诗的人,但他的诗却从未得到发表。绀野美也子为了支持她的丈夫写作,下决心独自成立了一家“北斗出版社”,实际上只有她一个人在工作。 绀野美也为了使出版社能够存在并发展,千方百计去拉名作家为她的出版社写稿,青沼的条件是要绀野的美妇陪他住旅馆,美也子无奈答应了,绀野美也子机智地得到了青沼的书稿,但青沼没有达到目的。为此,青沼决心报复,致使绀野美也子的丈夫卓一出走自杀。 绀野美也子的邻居野见山房子在一次剧团公演时,揭露了青沼的丑恶行为,终于使青沼声狼藉。

稼村类稿

稼村类稿

元代诗文别集。30卷。宋元间王义山著。由其子王惟肖所编。书前有作者自序,谓“一生刻苦文字间,止如此,亦特一家说耳”,编集的目的在于教训子孙,而非为示人。序作于“彊圉大渊献月正元日”,即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王义山晚年退居东湖之上,读书著文,其读书室名曰“稼村”,故以“稼村”名其集。作者在《学稼斋记》(《稼村类稿》卷7)中解释“稼村”之意说:“余之稼不在田也”,“余之稼乃稼于书,非稼于田地。稼其托也,村其寓也。种学绩文,无往非稼;存心养性,何适非村?”即并无种田的意思,而是读书笔耕。此集分类编排,卷1至3为各体诗;卷4至6为序;7至15为记、碑、铭、赞颂、赋、传以至策问等各种杂文;16至19为“讲义”,系解经考证之作;20至29为策文、奏札启事、墓志等;卷30为乐府乐语,收词9首及乐语寿崇节致语、对厅致语等。其诗多题赠迎送唱和应酬之作,方板平淡,缺乏诗的激情,且间杂性理议论之作,如《偶成》之一:“五性感而动,其间善恶萌。危微相对立,体认要研精。《太学》静而得,《中庸》诚则明。原头不参透,何以约其情?”《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王士祯《居易录》以为芜浅无足取,而至诋为最下最传。”但又说:“集中说经之作亦往往能自出新意”,而不同于抄袭;“表启诸作,清华流丽,组织自然,实与刘克庄《后村集》蹊径相近,固未可以其他文之骨干未坚而概加排斥矣。”盖其文略胜于诗,启表奏札之类,多骈散结合,组织颇工整;记、序之文,亦不乏清新淳朴的散文,如《重修旧屋记》等。卷末的乐语,保存了当时乐府演唱的重要资料,可供有关研究者参考。今存《四库全书》本及明正德年间刊本、丁丙“八千卷楼”藏抄本等版本。

婴童类萃

婴童类萃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三卷。大纶家世业医,对内、外、儿均有研究,尤以儿科见长。著有《痘痧心法》、《外科经验诸方》等书。王氏继承家学,广采诸家名论,参之己见,于天启二年(1622)撰成此书。全书十一万九千字。上卷主要论述禁风、脐风、胎毒、夜啼等病诊治。中、下卷对中风、中寒、中暑、伤风、咳嗽、喘、呕吐、霍乱、泄泻、失血、水肿、黄疸、五淋、脱肛等病进行论述,配诊法图五十二幅。论病理、法、方、药具备。内容丰富,论述详明,有一定参考价值。有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

又名《华阳国记》。区域著名方志。东晋常璩撰。十二卷,附录一卷。璩,江原(今四川重庆)人。曾任成汉散骑常侍,掌著作典册,熟谙蜀事,遂纂是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志为名的地方志。约四十一万字。所记上起远古下止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间巴蜀事。内容分三部分:一至四卷记梁、益、宁三州(相当今四川、陕西汉中和云南部分地区)历史、地理,但以地理为主,类正史地理志;五至九卷以编年体,主记公孙述、刘焉、刘璋、蜀汉、成汉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似正史本纪;但详于正史。十至十二卷记三州自西汉至东晋的“贤士列女”等,相当“正史”列传。合地理、编年、人物于一体。地理主记各州历史、郡县沿革、治城、著名山川、道路,物产、风俗、民族、官宦政绩等,多为《后汉书》所据。特别对巴蜀古史、李冰修都江堰、诸葛亮征战事,以及对西南古代民族等记载颇详,为他书所不及。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地理、历史、经济、民族珍贵资料。蜀汉事迹和蜀晋间史事也较《三国志》和其他史书完备,是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一部重要历史地理著作。最早刻本为北宋神宗元丰成都刻本,已失传。今传世多明、清刻本与抄本。有明铜梁张佳胤刻本、廖寅题襟馆本和1984年巴蜀书社刘琳校注本。

慨古录

慨古录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提撕,以唤起道心,重振宗风。由本书亦可略窥明末禅门之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