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利刃
万恶皆以带来快感为首要。快感成为诱人痴妄的先锋,口腹之欲的差役,情绪的后勤中心;它拖着人狂奔,投给众人一片自己所特嗜之物,以便他们逞欲,忘乎所以。
修养
面对运势多变不专,乐观怡然;面对时间定律有去无回,老而益壮,具良好之修养,以济天然之憾,拥锐悟之卓识,以察天地万物。
人工修养是对自然天工的补济,为第二存在,可令自然天工更善,并且立志巧夺天工。修养是于第一存在之外开出的一人工世界,补济造化的疏失,使自然增至完美而引以为豪。若无人工修养,自然造化多粗劣怪异,边幅参差。毋庸置疑,这是人在世界上的首务,造物主于群生中擢选人为助手,立为世界之王,即是要他耕耘、完善、装扮这世界。修养即为人工加之自然之身的皇袍。修养将使质朴的自然之身生色添彩,其技艺之奇,可比造化天工。人工修养可使沙漠成乐园,其对人类精神之重要,无以言表!
修养亦是迷人的精怪。色丝变人为猪,修养则化兽为人。
回首
创世造物主的特权,亦是你的特权!用新奇、专注的目光,去看这个如纤锦般的世界,它的广阔、美丽和强大,以及其它的和谐与多姿多态。通常,我们因不得新意而不生欣喜,亦难以注目。
我踏入世界之时,心智之眼紧闭,待到开眼而有知,又见世事循常守旧,无一处容纳奇妙心思的空间。人的明智多源于省思,回想自己初入人世,省思种种惊奇,凡所遇之事物皆是惊奇,赏物之完美,运用灵思,明达世事。
犹如一人在景色极美的园林中信步漫行,心有旁骛,未曾留意草木繁花之美之盛,待他偶然回首,望向来路,进而环顾而喜,始知目游心赏。此时林园里的花、草、木,无不成趣。我辈亦是如此,吾人自摇篮至坟墓,亦甚少留意宇宙中的美与善。智者则会时常回首,皆有乐趣以见,事物即便无新景以出,亦常因新意而创出新境。
博学
博学广识,有四种途径:长命百岁;畅游天下;博览好书(最容易);与智者交谈(最富乐趣)。
好书的瑕疵
一本伟大的书,知其妙处的读者说,这本书只有一处不足:它既没有短到可以终篇易诵,也没能长到永无终章。
座右铭
座右铭和箴言其辞愈少,智慧愈高。伊庇克提斯把哲理之精髓总结为两个字:持、弃。
风趣
领悟风趣,使人如鹰;创出风趣,使人如天使。风趣乃赤子之乐;风趣可使人达至非常之境。
风趣之为物,只可概言而论,难以精确定义。它使我们感觉到它,却不让我们界定它。此般微妙之物,任何言语都欢迎尝试。就像美貌愉眼,和声悦耳,机锋为心智而存。
怪诞
真理演变的怪物。
残忍
勉强读者或听众长时间参与同一种内容的东西——如治国之术,或者养生之道,或者登山之技——不管题目如何,都是残忍,不是艺术。
取消献词
在一本书中被赞美的人,接受这赞美,还会认为实至名归。你认为是在奉承,他人则以为理所应当。于是这本书再版时,作者列出第一版操作之误,其中就有画前的献词。
做作
有人不惜多费力,得以用其颈背来说话,而不是如常人那样用嘴说话。他们认为这才是别具特色。
新的死法
——一位航海遇难的人
啊,生命,你从来不该有开始,既已开始,就永远也不要结束。因为没有什么能比你受到这等热烈的追求,也没有什么比你更脆弱。失去你的人,欲追已晚……造化是后母,她让人出生时懵懂无知,到死时才赐给他一切。令其出生时无知,好让他受种种的恶作剧作弄却无感受。
啊,第一个妄自逞能,把生命托付给一根脆弱的木头,乘着它往来于凶险波涛之上的人,实属如假包换的独夫!说他是由钢甲护胸,我要说那是烂铁,他是冒失鬼。至尊的上帝,用高山大海分隔这世界而成万国,实在是枉费心思了,因为人类悍然而行,为此恶意发明了桥梁。
到最后,没有一项发明不成为与人类自己作对的致命玩意儿。火药,这吞噬生命的可怕怪物,就是人类从事最大毁灭的家伙什儿;船如果不是预订的棺材,能是什么?是死神嫌陆地这舞台太狭窄不足以尽情发挥,遂发明了教人无处不能送命的死法。人类走上登船板,即是走上断头台:这是对我们卖弄愚勇的惩罚。凯托曾断言:人有三愚,登船为最。其言犹神旨啊!啊,命运,啊,上帝,啊,运势!你们如此百般地残害我,让我几乎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了。可你们一旦动手,就无停手之日,除了收拾我!
生命是一条河
人生过七年就抛却旧思想一次,然而在人生四阶段中,性格的变化较之更频繁。人生之始,无知无识,或者知之甚少。童稚时期,人类最低等的能力亦未觉醒,其高贵的力量深藏于懵懂无觉的幼稚中。此时,他比之禽兽亦稍逊几许,如成长中的植物,就像花朵般汲取营养。日月经年,灵魂于襁褓中脱颖而出,充分显现其潜力,微笑着走进青春少年时,始知逐食色之乐。他对此仍一窍不通,亦不运其智思行事,唯凭一己之心是从。终至悔之稍晚,并由此渐渐觉醒而走向理性生活;其自知为人,且有志于人格之完成,懂得尊重的可贵,亦渴求勇气,寻求美德,乐享友情,追寻长见,积累学识,仰慕崇高的职业。
以河流喻人生之人,颇有见地。一如河流归海,我们的生命流向死亡。童年是一条笑意盈面的小溪,由细细的尘沙中源源以起,如人亦来自尘土。小溪溢流,水清质纯,时而欢声笑,时而轻声语,迎着风缓缓而前,风过水皱如哭泣的脸,两岸则绿意萦绕。岁至青年,则为激流滔滔,时而奔腾跃起,时而俯冲向下,冲刷山石,涤荡花木,浮沤跳珠,或是默默而行,或是咆哮着前冲。青年时亦知沉潜,其河态渐成,水姿绰约,渊渊幽幽,潢潢漾漾。因其韵深,方能不躁。其逢当时,河水浩荡,广阔壮丽,浑厚有力。灌溉田亩,环城护都,添美增色,其用无穷尽。及至晚年,河川归海,人趋龙钟,走进百病孳生的老年。百川至此,盛势已无,盛名不再,甘美消融。当是时,他有如腐朽的木船之壳,漏洞处处,于风雨摇荡之中,分崩离析,终至被毁而沉埋地下,归于沙尘。
话虽如此,然而只有愚人才自足于拥有之物。自满是愚人的幸福。米开朗基罗曾说:“自得于胡涂乱抹的人,真是幸福,我却是如何画都不满意。”但丁也有一句机趣十足之言,我一直认为颇有见地。有一次他的恩主美芽奇找他,时逢嘉年华盛会,他化了妆混入人群中。美奇芽让人四下里寻找,且让他们见人就问:“什么人知道善为何物?”最后只有一人回答:“知道恶为何物的人。”这些人听了,即明白此人就是但丁。这真是很伟大的一句话!若知幸福为何物,必先识其反面。饿者得食,渴者得水,倦者得歇,都滋味上佳。最珍惜长治久安者,必是历经战乱之人。穷苦过,才最知为富之道;遭囚禁,最能识自由之乐;航海遇险之人,最懂得许多人是何等不知惜眼前美事,因为他们未曾尝过恶事之苦。因此,我可以说,幸福之人,即是曾经不幸的人。
阿哥斯提诺·马斯卡第:
如你所说,匮乏是福,恶运是本,哀必先于乐?这并非真正的幸福,只算得半福……谁希罕这种幸福?曾有人说,这世界无所谓快不快乐,幸或者不幸,只有智愚之分,人的幸福在于智慧,而不幸则源于愚蠢。我赞成这见解。智者所惧为运势,但他们能支配她,凌驾于星宿之上,无所倚靠。只要他们自己不伤害自己,就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他们。总地来说,人若是智慧寥寥,即会有不幸在身。
皮尔·乔万尼·卡普利亚塔:
然而谁曾见过睿智而幸福之人?明慎者向来最喜欢以忧郁为食粮。西班牙人一向被认为最审慎明智,然而有些国家称他们最是严肃忧郁。法国人最是快乐,善跳舞,懂享乐。深思远虑之人,对邪恶了解最深,也知道自己离真正的幸福有多遥远。睿智之人,对困境的感受较深切,他们又兼具深度,困厄会在其心中留痕较深。一丝厄运,即能毁掉他们片刻的快乐。他们甚少为运势眷顾,因为他们广博的悟识与他们作对。因此,别期望在智慧的脸上发现幸福。在愚蠢的脸上倒可以发现幸福。
亚格斯提诺·马斯卡第:
天国万般幸福,地狱万般凄苦。中间的人世,则是两极兼有。哀乐共存,好坏混杂,快乐行至,悲伤即潜藏其后。噩耗既至,随后即是佳音。月盈则亏,亏则复盈,人间一切正反同理,祸福互相依存……传道者云:有欢笑时,亦有哭泣。今朝乌云翻滚,明晨晴空万里,时而汪洋如镜,时而怒浪滔天。恶战之后,即是和平的安宁。所以,没有完全的心满意足,总会留几分缺憾,我们则一直是这样的幸福。所以,你不必费尽此生此世以寻纯粹之幸福,人生乃是地球上一场短暂的争斗。若生活不是如此百苦齐聚,又怎能将人从生活中拉开,还能拉得开吗?若人世间充斥着快乐、舒坦、幸福,还有谁愿意离开这个怀抱,而奔向天国。
美德
人是聚万物而成之灵。他的种种完美,虽是礼赞于他,然却借之他处。上帝赐以灵魂,大地给予他肉身;火给予他体温;水给予他体液;空气资他以呼吸;星星给予他眼睛;太阳给予他焕发的脸;运势给予他财产;名声给予他荣誉;时间给予他年纪;地球给予他居所;朋友给予他伴侣;父母给予他性格;师长给予他智慧。当他懂得一切皆可变时,曾有一问:
“真想知道,究竟哪一个属于我自己?若一切都借自他处,自己还剩下什么?”
“还有美德,美德只唯你独有,任谁也无法拿走。没有美德,万事皆空;只有她是自足的。其他事物皆可玩笑,只有她必须当真。她是灵魂之灵魂,生命里的生命,她是一切天赋之光,完美之皇冠,生命极善之巅。她亦是幸福之核心,荣誉之王座,人生之乐趣,良知圆满之境界。她为心知之气息,适中之本、幸福之源;她是思想之大成,意志之所向,名垂千古之所秉。其难得而罕见,然她所在之处,万物展其美而倍受关爱。人人皆竞相效仿,却极少能有所成。恶行披其外衣,摹仿其行为,最坏之人也想被视为有美德。要求他人美德者甚多,同样要求自己的罕有。人们无不要他人真诚对我,皆不愿意他人说我闲话,欺骗我,愚弄我;但甚少有人以心换心。美德可爱、尊贵、和善,然而,世人却齐力与之作对。真正的美德皆藏之甚深。人们都自以为找到了她,其实只望其项背,那是伪善。仁爱之人,正直之人,德高之人,罕见如不死鸟,或者比不死鸟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