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四明志

作者:罗濬
宝庆四明志

南宋地方志。庆元知府胡榘修,方万里、罗濬撰。二十一卷。始撰于宝庆三年(1227),成书于绍定元年(1228)。四明即庆元府,治今浙江宁波市。是书据张津《乾道四明图经》重加增订,依其体例,前十一卷为郡志,分叙郡、山、水、产、赋、兵、人、祠、遗等九门四十六子目;第十二卷以下为鄞、奉化、慈溪、定海(今宁波市东北)、昌国(今舟山市)、象山各县志,每县俱自为门目,不与郡志相混。内容详备,叙述严谨,为后来修志者所根据。有绍定后至咸淳八年(1272)事迹,当系后人增续。今通行本为清咸丰四年(1854)徐氏烟屿楼校本。1950年故宫博物院曾将其所藏宋刊本影印出版。

罗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潜意识与心灵成长

潜意识与心灵成长

做梦,是人脑的正常活动。人每夜都在做梦,只是有时记得清楚,有时记不清楚。梦境有时虽然十分奇特,但构成梦境的材料仍来自客观现实。由于做梦的绝对排他性,而它本身又具有难解性和一定的神秘性,因此自古以来许多人虽试图揭开梦的奥秘,但迄令恐怕并无重大的突破。即使是以发表《梦的解析》而被公认为创造了一种“梦学理论”的弗洛伊德,他的理论依然是在科学与非科学、真理与荒谬之间徘徊。本书诸作者所持的观点,他们对梦的解析都是沿袭弗氏的基本理论体系,只是在某些观点或对梦的具体解析上有所不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也是介于科学与荒谬之间,读者只能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他们的看法也算是一家之言的角度去理解,既要看到其合理的、符合科学的成分,也要警惕其中“痴人说梦”的内容。我们出版此书,目的之一在于为读者提供荣格等人的著作,让读者开拓眼界,并在阅读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去鉴别是与非。

梅仙观记

梅仙观记

一卷。宋杨智远撰。传说西汉末年有位叫梅福的,曾修道炼丹,飞举成仙。后人称其为梅仙,并于其成仙处修建宫观以祭祀,其观名为梅仙观。杨智远撰此书就是编记梅福仙迹。此书收有《梅仙事实》一篇,详述梅福居官、修道、炼丹及飞举成仙之事,以及梅仙山残存梅福遗迹与宫观情形,此篇不著撰人名姓;据其记称“自汉至今凡二十二丙寅”,知其为唐人所作。其次收唐末诗人罗隐(833—909)所撰《梅先生碑》及萧山明、萧泰来碑题。又收宋代加封梅福尊号及修建仙坛观敕文六篇(即所谓“敕诰”);又次收录宋人有关梅福及梅仙观赞颂诗词题记共四十余篇。其内有苏辙、黄庭坚等名流之作。所收诸篇除《梅仙事实》不署名外,其余各篇都标作者姓名。其中有李义山诗一首,据清厉鹗《宋诗汇事》知其为宋代李义山所作,而非唐代李商隐(字义山)所为。据其书所收、萧山明碑题称咸淳六年(1270)六月朔,知此书成于宋度宗时。总观全书所收篇章,有名流之作,也有粗鄙之文。然其无论俗雅之作皆为唐宋之品亦属可贵,对后世研究仙家道流,不无可参考之处。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提要》据浙江汪汝瑮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常谈

常谈

一卷,南宋吴箕撰。是书大抵皆评论史事,而间及于考证。分条记事,现存一百多条。《徽州志》称吴箕在临川时,与陆九渊相合,如陆九渊《经德堂记》论汉高祖为义帝讨项羽一事,谓新城三老深知天下大计;而箕亦谓新城老人独知而言之,汉有天下,遂定于此。又陆九渊《语录》论曹参相汉,谓其能师盖公,用黄老术,汉家之治,血脉在此;而吴箕亦谓曹参得安静之体,盖公清心之言,有以先人之。两人说法,完全相合。吴箕虽然有取于陆九渊,但并非墨守不变者,如论汲黯一条,《陆九渊集》中称汲黯仗节守义,虽曰未学,必谓之学;而箕乃以谓汲黯之直谏,本于气质,非学而得,故昧于大道。尤袤《遂初堂书目》已列有《常谈》之名,《宋史·艺文志》著录《常谈》一卷。后全书散佚。清人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荟萃一百多条,重新编辑成书。版本还有《函海》本、《丛书集成初编》等。

叙古千文

叙古千文

一卷。宋胡寅 (1098—1156)撰。黄灏 (生卒年不详) 注。胡寅字明仲,崇安 (今属福建)人。胡安国弟之子,宣和三年(1121)进士,授校书郎,受学于杨时。金人南侵,上书高宗,建议兴师北向,反对遣使讲和。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等。黄灏字商伯,都昌(今属江西)人。擢进士第,光宗即位 (1190),官太常寺簿。是书综合史事,故名“叙古”。卷末有朱熹、李昴英二跋。朱氏云:“叙事立言,昭陈法戒,实有春秋经世之志。至于发明道统,开示德门,又于卒章深致意焉。新学小童,朝夕讽之而问其义,亦足以养正于蒙矣。”李氏云:“其叙古字,凡千不重。虽饮席间谈笑成之,而上下数千载,关系大处,包撮略尽,兴君昏主之理乱,哲佐悖臣之功罪,吾道异端之正偏,一字森严,百世确论。”是书有《粤雅堂丛书》本。

楞严经玄义

楞严经玄义

楞严经玄义,四卷,明传灯述,传如序。

西方发愿文

西方发愿文

一天一遍发愿文,坚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