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俄游记
作者:江亢虎
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1920年4月,江亢虎去苏俄旅游。6月下旬,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江初被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以“社会党代表名义”,确认为具有表决权的中国代表,但“出席二三日”后,即被中国共产党代表张太雷指控为中国政府的“侦探”,而被取消了资格。1922年8月,经欧洲回国。9月,在上海创办南方大学,自任校长。因忧虑“赤化东渐”,影响“人心世道”,发表《新俄游记》一书,攻击苏俄革命。与此同时,又从英国费边社那里拾来“资产公有”、“劳动报酬”、“教育普及”和“选民参政”、“职业代议”、“立法一权”等若干洋教条,拼凑成一个所谓“新社会主义”纲领,兜售于各派军阀之间,企图借此收“曲突徙薪”之功,抵消十月革命的影响。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次 民国十年四月二十七日
- 第二次 十年五月三日
- 第三次 十年五月十八日
- 第四次 十年五月廿二日
- 第五次 十年五月廿七日
- 第六次 十年六月十五日
- 第七次 十年六月廿九日
- 第八次 十年七月十五日
- 第十次 十年七月廿三日
- 第十一次 十年七月卅一日
- 第十五次 十年九月一日
- 第十六次 十年九月六日
- 第十七次 十年九月十日
- 第十八次 十年九月十五日
- 第十九次 十年九月十九日
- 第二十次 十年九月廿三日
- 第廿一次 十年九月廿七日
- 第廿一次 十年九月廿七日
- 第廿二次 十年九月廿九日
- 第廿二次 十年九月廿九日
- 第廿三次 十年十月十五日
- 第二十四次 十年十月二十五日
- 第二十五次 十年十一月十日
- 第二十六次 十年十一月二十日
- 第二十七次 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第三十次 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 第三十二次 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 第三十六次 十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 第三十七次 十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 第三十八次 十一年二月十日
- 第三十九次 十一年二月二十日
- 第四十次 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 附录
江亢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逆我者亡
资深警员卢克在乘火车前往伦敦的途中,偶遇了来自乡村的平克顿小姐。这位老小姐声称自己正准备前往苏格兰场,去揭发几起命案的真相。令人诧异的是,她随后便惨遭车祸离世。卢克决定冒充作家前往乡村一探究竟。他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每起案件似乎都介于“意外”与谋杀之间,而另一位劳小姐韦恩弗利特似乎掌握着某些关键信息,却对卢克欲言又止……就在此时,“意外”再次发生了,陷入困局的卢克能否拨开迷雾,让村庄恢复到以往的平静之中?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活动家和理论家孔多塞著。1795年巴黎出版。此书被称之为“18世纪的最后遗嘱”。作者将此书写成反映全面历史的书籍,并从中概括出从原始时代到法国革命的人类精神。书中揭示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各种痛苦是各种坏制度造成的,人类最终将使自己从中解放出来。书中指出,研究历史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显示人类原先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另一个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弄清楚并推动未来进步。孔多塞论述说,进步的主要障碍是各种偏见,而政权世袭制,妇女的社会不平等和宗教都造成了恶果的谬见,阻碍人类进步。作者思考了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从原始社会的野蛮无知到科学文明的启蒙和政治自由。他分辨了9个历史时代,并且预言第10个时代,从法国革命结束开始,代表人类精神的未来发展。大致说来,第1个时代开始于史前人类,人们开始信仰各种超自然力量。第2个时代,艺术和科学得到发展,各种原始制度创立起来,第3个时代是农业时期,它随着字母的发明而结束;第4个时代是希腊人占优势的时期;第5个时代直到中世纪,其标志是数学和医学的进步以及罗马人的兴起;第6和第7个时代指中世纪,这是灾难性时期,宗教偏见和宗教迫害是其特征;第8个时代,主要标志是印刷术的发明,美洲的发现,科学革命和宗教改革;第9个时代是从笛卡儿到法国革命,其特征是理想时代的到来。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里,作者论述了人类的未来。他确信医学的发展将驱除病魔延长寿命;战争将被看成是最大的罪恶;自由贸易将伴随着商业和工业自由而产生;男女之间权力不平等的偏见将被铲除;全民教育制度将建立起来等等。此书出版以后,得以广泛流行,除法国各家出版社争相出版外,英国、德国等地方都有译本出版。此书影响之大,以至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19世纪的社会哲学并为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目录书。纪昀等著。乾隆中修《四库全书》,每书卷首都有提要,后来汇集起来进一步统一加工成为《四库全书总目》200卷,乾隆二十九年(1774)因其卷帙太繁、翻检不易,另编《简目》,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编写工作。馆臣赵怀玉录出副本带出四库馆,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杭州刻版印行,比《总目》刻版行世早5年。后有乾隆六十年(1795)湖州沈氏刻本、同治七年(1868)广东书局刻本等。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用广东书局官刻本标点排印,并用赵怀玉刻本补上后来删除的李清《诸史同异录》等10种“违碍书”的提要,改正了一些错字,将卷首的圣谕、职官、表文等附在后面,并编制了书名、著者索引,较为完善。1963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用这个纸型重印,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订正了一些错误,重新排印,更趋完善。本书20卷,卷1至卷4经部,卷5至卷8史部,卷9至卷14子部,卷15至卷20集部,分类体系与《总目》同。但四部大序、各类小序都已取消。存目6 793种提要,亦不在其内。提要较《总目》简明扼要。整个篇幅只相当于《总目》的十分之一。每书只记书名、卷数、著者,并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书的内容、品评书的优劣。鲁迅评价此书:“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第94页)
杨公笔录
宋代笔记。1卷。杨延龄著。本书为作者博览群书及所见所闻之笔记。内容涉及经史百家、朝野逸闻、风俗掌故等。此书杂论经史,间及时事。其论《易》取郑夬之说;有时称引王安石、陆佃的观点。以“四诗风雅颂”,对“三光日月星”,岳珂《桯史》以为苏轼事,据此书知为杨延龄待试兴国时梦中所得,而《桯史》附会到苏轼身上。有《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
诸经要钞
诸经要抄,一卷,首尾缺,二八一九。佛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原卷无标题,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本书罗列了善知识、恶知识、假佛、真佛、法身礼、假三宝、真三宝、假戒、真戒、不净说法、净说法、有诤法、有为法等类别,然后引证二十余种经文论述之。由于本书引用了译于唐开元年间(713—741)的《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而其文字又为《历代法宝记》所引用,故产生年代约为723—779年间。书内引用了《法句经》、《金刚三昧经》、《禅门经》的文字,且有不少禅宗色彩的词句,故研究者认为它与禅宗及《历代法宝记》的作者或有某种关系。本书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善一纯禅师语录
三卷,清如纯说,学正录,附续录(依驹本印)。住天龙山普德禅寺,住松岿山普光禅寺,复住天龙普德禅寺,卷一上堂,卷二上堂小参,卷三示众机缘拈古颂古杂着佛事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