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作者:傅恒
边疆地理著作。清傅恒奉敕修,褚廷璋纂,英廉(1707—1783)增纂。四十八卷,首四卷。恒有《皇清职贡图》已著录。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今苏州)人。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英廉姓冯氏,汉军镶黄旗人。雍正举人,官至汉大学士,署直隶总督。此书于乾隆二十七年(1756)纂成,四十七年增纂约六十六万余字,首四卷为天章,列康熙、乾隆等有关西域题咏、统论等。正文图考三卷,新图二十一幅,前代旧图十二,每图后均有文字说明。列表二卷,上起秦汉,下至元明,并以明国土分合、建置沿革为据。晷度二卷,以古法定其经纬度。疆域十二卷,分四路叙:安西南路,嘉峪关外州县隶属;安西北路,哈密至镇西府迪化州;天山北路,库尔喀喇乌苏至塔尔巴哈台伊犁;天山南路,关展至和阗诸回部。山四卷、水五卷、官制二卷、兵防一卷、屯政二卷、贡赋、钱法、学校各一卷、封爵二卷、风俗、音乐各一卷、服物二卷、土产一卷、藩属三卷、杂录二卷,记流沙尤详。为新疆第一部官修通志,记“武功”较详,其他所记也皆具史料价值。专列音乐一卷,为古今志书所罕见。疆域志所述亦详,对考证新疆历代沿革有较大价值。有乾隆四十七年武英殿刊本, 《四库全书》本,光绪铅印大字本,台北《中华史地名著丛刊》本。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谢光禄集
诗文集。南朝宋人谢庄(421—466)撰。一卷。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文学家。文帝(刘义隆)时历太子中庶子,孝武帝(刘骏)时累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明帝(刘彧)初,转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能文,善诗赋。原集已佚。今本系明人张溥辑成。收所著诗文四百余首。主张收复北方,反对与北魏议和,要求不限门阀,广泛任用人材。《怀园引》抒怀念中原欲归不得的悲愁,寓元嘉北伐失败之哀痛。又《游豫章西观洪崖井》诗,亦清雅飘逸。《文选》所录《月赋》亦有名。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亢仓子
《洞灵真经》一作《亢桑子》。旧题周庚桑楚撰,即《庄子》书中之庚桑楚。其书为《汉书·艺文志》所不载,仅《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士元《亢仓子》二卷”,实唐开元、天宝间襄阳处士取诸子文义相类者补其亡。全书分《全道篇》、《道用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计九篇。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阐述治国方略及处世之道。认为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如其《道用篇》强调“鸡辰而作、负日任劳、流汗沥地、夜分仅息,农夫之道也。”又述如何求利而为“贾竖”之道,“咽气谷神”、“日精炼仙”等为高士之道及何为人臣与君主之道等;其《农道篇》强调务农是治国理民之本,《兵道篇》强调三军一心而无敌。总其要旨,言道之用;偏重于治国、求贤、教化、安民、务农、用兵之术,又涉及臣民处世之道。此书在流传中曾有九篇、二卷、五卷的不同,后人又合而为今所见一卷本。后世许多学者都对此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说明此书影响较深。
春明外史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4年4月 12日至1929年1月24日北平《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5月出版单行本。收《后序》1篇。小说以“报人”杨杏园的恋爱史为情节主干,展示了军阀时代北京纷纭的人生画面。杨杏园旅居北京5年,仍孤身一人。后结识了妓女梨云,两人情投意合。当梨云病势沉重,被鸨母送往小屋时,杏园尽心服侍。在梨云去世后,杏园又将她当未婚妻殓葬。其后,杏园在朋友剑尘家又认识了女士冬青。从此,两人时有诗文酬作,感情日深。杏园意欲与冬青永结良缘,然冬青因身患暗疾,自知薄命,故不得不在手绢上血书“我不负君”,愿以兄妹相称,并决心促成杏园与她的女友史科莲的婚事。杏园倍感冬青的深情厚谊,良苦用心,但仍表示非冬青不娶。在杏园病危之际,冬青突然赶到,执手相对,难受万分。杏园口授七绝4首,字字血泪。他又挣扎着写了两副自挽联后,便投笔死去。冬青也哭得晕倒于地。作者在《后序》中说:“予书既成,凡予同世之人,得读予书而悦之,无论识与不识,皆引予为友,予已慰矣。”
学佛群疑
《学佛群疑》是《正信的佛教》的续篇,文字浅显流畅,解答精辟详细,是学佛入门的必读经典。佛教相信神通和异能吗?相信风水算命吗?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密宗是什么?念佛能消灾延寿吗?持咒有用吗?魔考是真的吗?如何修行?如何禅修?个人自修和群体共修有什么不同?佛教徒能赚钱吗?能有感情生活吗?佛教的生命观合乎科学吗?佛教的世界观合乎现代科学吗?佛教相信世界末日吗?
明行道六成就法
简称《六成就法》。西藏噶举派珀玛迦尔波(白莲花)著。阐述噶举派所传灵热、幻观、梦观、净光、中阴、转识六种密法。多涉气功。近代由达瓦桑杜格西与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士译英,流传于欧美。张妙定莲菩提金刚由英文本译汉。收于《大藏经补编》第十册。
施灯功德经
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说施灯之功德。佛在舍卫给孤独园。告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若七众以灯供养,其福不可思议。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于临终时,得三种明,又复得见四种光明,便生三十三天。于五种事而得清净,还生人中。出家持戒,又得四种可乐之法,得四种清净。又若住于大乘施灯明者,世世得八种可乐胜法,得八种无量胜法。又以灯施说法者,得于八种无量资粮。又见他施如来灯,生随喜心者,得八种增上之法。次叹五种法最为难得;一得人身,二信乐法,三得出家,四具净戒,五得漏尽。次说偈较施灯福德,唯发大菩提心者为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