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沈阳纪程

作者:何汝霖
何氏沈阳纪程

《何氏沈阳纪程》 1卷。何汝霖撰。作者于道光九年(1829)八月十八日至十月二十三日扈从至沈阳,又登澄海楼,陟医巫闾山,往还共计66日,自松山、杏山至盛京,又渡萨尔浒至兴京,按日随记所到之处之所见所闻,内容涉及所经之地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景观、庙宇、战场、宫廷、传说等。是研究满族史和爱新觉罗家族史的宝贵史料。有咸丰刊本及《辽海丛书》本。

章节列表

升序↑

何汝霖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迪化县乡土志

迪化县乡土志

佚名修纂。清末推行新政,设编书局,饬各地采辑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成是志。不分卷,列15目,约8000余字,记事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凡历史沿革、民族户口、山川道路、物产商务悉备之。尤其是对光绪初年清军歼灭入侵者阿古柏匪徒、收复该地情况叙述甚详

邵氏医案

邵氏医案

清邵兰荪撰。一卷。兰荪有《邵兰荪医案》已著录。此书系邵氏临证散方,一九三六年经裘吉生收集录存,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刊行。不分门类,收载外感、温热、暑湿、内科杂病、如产科等数十种证治,凡二百一十二则,约万余言。每案概述脉证、立法、方药,文辞极简。条理清晰,辨证准确,简括切要,可供临证参阅。有《珍本医书集成》 本。

易象大意存解 [标点本]

易象大意存解 [标点本]

一卷。清任陈晋撰。任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一号以斋,江苏兴化人。任大椿之祖父。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徽州府教授,以通经闻名,有《燕喜堂文集》、《后山诗集》。此书不载经文,惟折衷诸家之说,阐明易象的大意。故以为名。卷首标凡例七则,主要阐发尚象意旨。书中首论太极五行,兼谈河洛、先天诸图,然发挥得明确简要,只标举理可通之处,凡是一切支离推衍,布算经绘弈谱者,一概取消。凡例曰:“后之言象数者流入艺术之科,其术至精而其理亦更奥涩,且偏于一隅,反涉形下之器。”可谓笃实之论。次论彖,论爻,论象,不废弃互体之说,基本以《杂卦传》为依据。又论六十四卦,各卦概括其大意,大致切人事以立言。最后是《系辞》、《序卦》、《说卦》、《杂卦》,文字相当简略,大概其著书之意在六十四卦,其余均互相发明。收入《四库全书》,有程晋芸家藏本。

凝斋笔语

凝斋笔语

一卷。明王鸿儒撰。王鸿儒字懋学,南阳 (今属河南)人。少工书,家贫,为本府书佐。成化二十三年(1487)第进士,累擢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清正自持,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推。卒谥文庄。著有《凝斋笔语》等。此书共一卷,其中论《易》十三条,论《尚书》者一条,论《左传》者一条,论《周礼》者三条,论《四书》者三条,论史者三条,论子书者三条,论《诗》者三条,引《朱子答王子合书》一条,作者自己立论的只有“男女有别”一条,共计三十二条,近两千字左右,篇幅较短,大都掇拾旧说,无甚新义。其中也有疏误之处,如其论《诗》下武条云“下武,自三后言之也,三后在天,武王在下,故曰下武”,即将“下武”解释为“天在上,而武王在下”。而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原为“皇帝以上圣之资,膺下武之运”,作者未加考证,便断然凭己意为此下注,此其误也。此书版本很多,有《百陵学山》本、《说郛》本、《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本影印 《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般若心经指掌

般若心经指掌

般若心经指掌,一卷,明元贤述并序。

总释陀罗尼义赞

总释陀罗尼义赞

密教著述。唐不空撰。一卷。主要解释陀罗尼和真言、密言、持明的四种含义及其差别。中说大乘菩萨道有两种修行可证无上菩提,一依诸波罗蜜修行成佛,一依真言陀罗尼三密门修行成佛。又说陀罗尼具四种义:法持、义持、三摩地持、文持;谓此四种义多在显教修多罗中称说,亦在真言密教中称说,而真言、密言、明在密教中说,亦具四义。此四种若以三密门相应,不暇多劫,速疾成道。此书见于圆仁、圆行、惠运、宗睿等的《求法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