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记 [标点本]
作者:陆游![入蜀记 [标点本]](/d/file/books/9f4ae388281089b338171b9914e47700.jpg)
中国宋代旅行笔记。南宋陆游撰。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著有《剑南集》《渭南文集》等传世。 乾道六年(1170),陆游从故乡山阴前往夔州(今重庆奉节)任通判,于闰五月十八日晚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入蜀,历时160天,5个多月,经今浙、苏、皖、赣、鄂、渝6省市。陆游在旅程中将沿途6省30余县市的旅途见闻以日记体形式记录,基本每日皆录,汇成《入蜀记》6卷。 是书内容丰富,将日常旅行生活、自然人文景观、南宋官场习俗、世情风俗、文物古迹、军事政治、诗文掌故、文史考辨、旅游审美、沿革兴废、名人留踪、书法绘画、时尚风情等错综成篇,评古论今,夹叙夹议,卓见迭出,寄慨遥深。远绍《穆天子传》,近承范成大《吴船录》,下开《徐霞客游记》,在文学、史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领域皆有突出成就。 是书被收入陆游文集《渭南文集》中,嘉定年间陆子遹家刻本今存。其后多见被拆出单行,有《宝颜堂秘笈》《百川学海》《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等本。现代整理本亦多,如黄立新、刘蕴之约注本,蒋方校注本,李昌宪整理本等。
猜你喜欢的书
分手在布达
《分手在布达》1935年出版,是马洛伊对家庭、爱情,以及个人内心平衡深刻思索的一部佳作。它体现了典型马洛伊的风格,以20世纪初流行的大段独白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全景式写作、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戏剧式充满张力的对话等一系列马洛伊作品代表元素。 初秋午后,青年法官审阅次日的离婚案卷宗,一对夫妇竟是他的旧识。 晚宴,法官陷入对古老庄严家族的漫长追忆:世代传承的法官职责和君子道德,爱情飘忽脆弱,家庭以克己和教养维系。宾客们意兴阑珊,帝国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箭在弦上,时代迷茫不知所向。 夜半寂静的寓所书房,早有不速之客。几近崩溃的丈夫声称刚刚杀死了妻子。他激烈地倾吐自己的情感生活,控诉导致他婚姻失败的三角关系。长谈彻夜,他对法官的怀疑、拷问剥茧抽丝,渐渐显露爱情、婚姻的残酷真相。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赤脚大仙传授三官宝号: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据说下方生人持念三官宝号,即能解除厄难。
昊天塔孟良盗骨
元杂剧剧本。一作《放火孟良盗骨殖》,简名《吴天塔》或《孟良盗骨》、《盗骨殖》。朱凯撰。末本。演述杨家将故事:杨令公撞死李陵碑后,骨殖被辽人挂在昊天塔,每日箭射,幽魂受辱,托梦杨景(即杨六郎)搭救。杨景与部将孟良一起去盗骨,辽将韩延寿率兵追来,杨景逃至五台山庙宇,遇见失散多年的杨五郎。五郎计杀韩延寿,祭奠亡父。全剧表现了杨家将报仇雪恨的英雄气概。结构严整,曲辞本色,是后期杂剧的名篇。
妙法莲华经浅释
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这部妙法莲华经浅释,是由宣化上人在美国万佛圣城讲演,以最浅显的方式,解释经中的每一字句,非常适合初中学人藉由此经浅释,一窥法华经成佛之殿堂。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凡四卷。唐代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略称略出经、略出念诵经。乃摘自十万颂广本金刚顶经之精要,故称略出经。与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俱为密宗重要之依据经典。内容大要为对灌顶受法弟子说灌顶入坛者之资格,明示真言持诵之时、处及持诵入定等之法;其次叙述自一切如来之心次第出生三十七尊,略说五相成身观及灌顶法;并言明入坛灌顶之仪则、灌顶护摩之法等。
法受尘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诫男勿染女,女勿染男。以法性受尘染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