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六里志
作者:李永选李永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罗斯拉夫列夫
《罗斯拉夫列夫》是普希金写的一部宣扬官方的大国沙文主义的中篇小说。《罗斯拉夫列夫》写于1831年。普希金生前,于1836年在《现代人》上刊登过小说的开头部分。1830年查果斯金的小说《罗斯拉夫列夫,或曰1812年的俄国人》出版,其中宣扬了官方的大国沙文主义。普希金沿用了他的书名,有跟查果斯金论战的性质。
为奴十二年
作者所罗门·诺瑟普。该书描述了所罗门·诺瑟普的自身经历,记录了自己坚守尊严、追求自由的不懈抗争。 《为奴十二年》讲述了一个原本生活在纽约的自由黑人,受过教育并且已婚,跟随两个承诺给他在华盛顿找工作的人去往当地,到了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诱拐,从此开始12年的奴隶生涯。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共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影片三项大奖。
周易参同契解
道家著作。3卷。宋·陈显微撰。显微字宗道,自号抱一子,淮阳(今属江苏省)人。嘉定端平间(1208~1236)道士。是书为其弟子王夷于端平元年(1234)所刊。卷内不分章节。书中次第,悉依彭晓之本,其“鼎器歌”一首,亦从彭本附于卷末。书中所解,于内丹阐发较详,故在诸注解本中颇有特点。《四库全书总目》评:“以其诠释详明,古《参同契》诸注之中犹为善本。故存备言内丹之一家, 犹经解之中录吴澄诸书之意云尔。”
金陵秋
章回小说。近代林纾著,署“冷红生”。三十章。全用文言写成。叙王仲英于辛亥广州起义后,南下辅佐镇江标统林述卿,与胡秋光女士一见倾心。仲英到军队后,正值武昌起义,上海、江苏光复,镇江亦随之起义,林率部攻南京,仲英临阵负伤,被胡秋光办的红十字医院收治,两人遂结良缘。后南北议和,林下野,王、胡计议出洋留学。全书以王、胡恋爱故事为线索,对四川保路运动,武昌、上海、江苏、镇江、南京相继光复及清帝退位、南北议和等历史事件多有反映。朱羲胄《春觉斋著述记》谓此书“乃据同县林述庆都督镇江时日记铺叙而成,于辛亥革命之史关涉不鲜。……时称者咸谓其能以燃犀之笔,描写辛亥革命前后之社会;又于叙述民清两军战争之文,时时寓其激昂慷慨之情;及写才士美人,则风情转入于旖旎,故盛赞其情文并茂云”。有民国三年(1914)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萧何月夜追韩信
元杂剧剧本。简名《追韩信》。金仁杰撰。末本。此剧仅有曲文,科白不全,第四折并有缺页。剧情由《史记·淮阴侯列传》敷衍而成。剧演韩信大雪天归来,受到妻子的奚落,烦恼出门。又遇恶少仗剑相欺,韩信忍辱三穿其胯下。后来漂母怜其饥寒,以一饭相赠。韩信初投楚霸王项羽,楚王不用;改投汉王刘邦,亦不被重视,于是决意离汉他奔。丞相萧何得知,月夜追来,晓以大义,韩信复回汉营。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将。樊哙不服,韩信喝令行刑,被汉王救下。韩信为刘邦分析楚汉形势之优劣,分兵遣将,定计逼项羽自刎。第四折项羽乡人吕马童向刘邦讲述了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情形。剧本将结束时,韩信、刘邦都出场,当有封官庆赏等情节,但已残缺。本剧正末前三折扮韩信,第四折扮吕马童,复扮韩信。曲文雄浑雅健,佳句时见。第二折月下追韩信的情节,在舞台上颇为流行,至今京剧、昆曲仍在演出,曲词差别亦不大。现有版本仅《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一种。
佛国禅师语录
凡二卷。日僧高峰显日(1241~1316)撰,侍者妙环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收录东山云岩禅寺语录、稻荷山净妙禅寺语录、巨福山建长禅寺语录、普说、法语、佛祖赞、颂古偈颂、佛国应供广济国师行录,并有元泰定三年(1326)间之灵石如芝、古林清茂诸人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