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皂山志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美国艺术史
《美国艺术史》梳理了美国艺术的发展脉络,涵盖了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历史画、插图、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全面而不琐碎,概括而不空泛,突出各个阶段主要艺术成就和代表性艺术家;介绍创作特点,剖析艺术潜质,从社会、家庭、教育等各个层次分析艺术特点成因;挖掘国内外影响因素,衡量对比艺术家个体之间的差异及作品价值,定位他们在美国艺术发展中的位置。既有宏大广博的视角,也有细致入微的探究;既有同代艺术家横向比较,也有不同时代艺术家纵向对比;既有艺术家个体成长历程的描述,也有社会历史背景的深刻解读;既有幽默生动的叙述,也有鞭辟入里的评论。语言简练,脉络清晰,态度公正,考证严谨,折射出理性的光芒。
南行集
《南行集》是新加坡知名报人、作家连士升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世纪中期。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在中国南方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社会风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全书以优美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南国画卷,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南行集》共收录了数十篇散文,按地域和主题分为多个章节。每一篇散文都像是一幅精致的画作,细腻地描绘了南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例如,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篇章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独特魅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在描写广州、厦门等城市的篇章中,作者则通过对城市风貌、历史遗迹和市民生活的观察,揭示了南方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文章辨体汇选
七百八十卷。明贺复征 (生卒年不详)编。贺复征字仲来,丹阳 (今属江苏)人。本书首无序目,书中有贺复征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 时为天启四年 (1624)六月。越岁乙丑(1625),予入蜀,悉其事。先宪副为郎南都,嗣后入粤归吴。”又云:“先宫保中冷公请师演说金刚经。”又在吴吟题词中云:“辛未秋,家大人粤西命下,予以病侍行。”据清《四库全书》编撰者对丹阳贺氏一家登科名者之考证,贺复征所序其祖父官阶、年月,俱与史载不合。本书每册首均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印记,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却未载此编,莫详其故。贺复征认为吴讷所编《文章辨体》收载未广,乃别为搜集,以成此编。书中所收上自三代,下迄明末;分列一百三十二类。每体之首,多引刘勰《文心雕龙》及吴讷、徐师曾之言,间参以已说,以为凡例。据清《四库全书》编撰者称,本书在编次、离分上多有欠慎。如有一体而两出者,有一体而强分为二者,也有一文而重见两体者。此外,本书对金、元之文所收过略,而某些后人拟仿伪撰之作,亦杂其间,未免失于别裁。本书卷帙浩繁,稿本初脱,犹未经刊定,尚未能尽除繁芜。但其别类分门,搜罗广博,亦往往有出人耳目之外者,且其书只存抄本,传播甚稀,已成珍本。此书有 《四库全书》本。
成都文类
地方诗文总集。五十卷。凡赋一卷,诗歌十四卷,文三十五卷。宋扈仲荣、杨汝明、费士威、何惪固、宋德元、徐景望、程遇孙编集。袁说友于庆元五年(1199)为四川安抚使。袁以为“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奇观绝景,仙游神迹,一草一木,一丘一壑,名公才士,骚人墨客,窥奇吐芳,声流文畅,散落人间,何可一二数也”。于是“爰属寮士,摭诸方策,裒诸碑志,流传之所脍炙,友士之所见闻,大篇雄章,英词绮语,折法度,极炫耀。其以益而文者,悉登载而汇辑焉,断自汉以下迄于淳熙”(见袁序)。可知扈仲荣等八人系袁说友之僚属,奉命而编此书。全编凡赋一卷,诗十四卷,文三十五卷。以文体相从,故曰“文类”,类中又各有子目,如诗中分都邑(包括城郭、宫苑、楼阁)、寺观、陵庙、亭馆、时序(包括故事、宴集)、题咏(包括书画、器物、雨雪、风月、草木、虫鱼)、赠送、道释、歌谣、宫羽、鬼谣等,颇嫌琐碎。每类之中所收篇目次序以作者时代为先后。此编宋刊本已不可见,有明翻刻本传世,似为明嘉靖、万历间刊刻,《四库全书》据以著录。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醋葫芦
明代白话中篇小说。四卷二十回。封面题“且笑厂评演小说”,首序署“笔耕山房醉西湖心月主人题”,正文前题“西子湖伏雌教主编”;每卷评者,又屡易其名;卷一为“且笑厂芙蓉癖者”,卷二署“心月主人”,卷三署“大堤游冶”,卷四署“弄月主人、竹醉山人同评”,可谓名目繁多,变化多端,实则当为一人。因版式与《弁而钗》、《宜春香质》两书相同,其署题也有相合(如“笔耕山房”、“醉西湖心月主人”、“且笑厂芙蓉癖者”等),故当与上两书为“一人所编,一家所刊”。此书封面有题识五行,云其创作的动机为“天下恶皆可惩,惟妬妇人之恶最不易惩”,故为“怕婆”者进此一书。故事叙宋朝年间临安处士成珪娶妻都氏性奇妬,年近六十无子而犹不得娶妾。后在朋友周智等帮助下,偷娶婢女翠苔为妾,生一子。都氏妬劲大发,惊动天府地狱,受尽酷刑,抽去妬筋,幡然悔悟。翠苔还家,夫妻和睦,其子也高中进士。此小说主人公之所以取名都氏、成珪者,据卷首作者之《说原》云: “都氏者,言天下之妇人都如是也。”、 “成珪者,成规也。”这说明了作者的“疗妬”思想是建筑在歧视妇女的基础上。全书又宣扬继宗祀、娶小妾这一套,故品格不高。然而,此小说的故事曲折,语言生动,特别是俗语的运用时有妙处,几个形象也颇具个性。小说中亦杂秽语,并非如孙楷第所说“舍猥亵而言因果报应,殊出意料之外也”。
仪礼小疏
七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寇云,一字果堂,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编修三《礼》及《大清一统志》,授九品官,以亲老不受,辞归故里。笃志群经,尤精三《礼》。着有《周官禄田考》、《仪礼小疏》、《春秋左传小疏》、《尚书小疏》、《果堂集》等。是书取《仪礼》中《士冠礼》、《士昏礼》、《公食大夫礼》、《丧服》、《士丧礼》五篇为之疏笺,每篇各有数十条,每篇后又各有监本刊误。卷末又附《左右异尚考》一篇,其考证颇为详核明确,记者谓其三《礼》之学“亚于惠士奇而醇于万斯大”,而是书所论亦亚于其《周官禄田考》而密于其《尚书小疏》。有果堂集本、阮刻经解本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