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
作者:梁克家章节列表
升序↑- ●凡例
- ●序
- ●卷第一 地理类一
- ●卷第二 地理类二
- ●卷第三 地理类三
- ●卷第四 地理类四
- ●卷第五 地理类五
- ●卷第六 地理类六
- ●卷第七 公廨类一
- ●卷第八 公廨类二
- ●卷第九 公廨类三
- ●卷第十 版籍类一
- ●卷第十一 版籍类二
- ●卷第十二 版籍类三
- ●卷第十三 版籍类四
- ●卷第十四 版籍类五
- ●卷第十五 版籍类六
- ●卷第十六 版籍类七
- ●卷第十七 财赋类
- ●卷第十八 兵防类一
- ●卷第十九 兵防类二
- ●卷第二十 秩官类一
- ●卷第二十一 秩官类二
- ●卷第二十二 秩官类三
- ●卷第二十三 秩官类四
- ●卷第二十四 秩官类五
- ●卷第二十五 秩官类六
- ●卷第二十六 人物类一
- ●卷第二十七 人物类二
- ●卷第二十八 人物类三
- ●卷第二十九 人物类四
- ●卷第三十 人物类五
- ●卷第三十一 人物类六
- ●卷第三十二 人物类七
- ●卷第三十三 寺观类一
- ●卷第三十四 寺观类二
- ●卷第三十五 寺观类三
- ●卷第三十六 寺观类四
- ●卷第三十七 寺观类五
- ●卷第三十八 寺观类六
- ●卷第三十九 土俗类一
- ●卷第四十 土俗类二
- ●卷第四十一 土俗类三
- ●卷第四十二 土俗类四
- ●附录
梁克家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关尹子译注
相传为春秋战国之际的道家人物。或说他姓尹名喜,曾经担任过函谷守关的官员。《吕氏春秋·不二篇》称他的思想特点是“贵清”。《庄子·天下篇》中将他与老聃并列,以赞赏的语气说他们是“古之博大真人”。关尹子主张“在已无居,形物自著”(自己不存私心成见,则有形之物自然彰显),他的行为“未尝先人而常随人”(从不争先而常随顺别人)。道教经书说他擅长图谶之学,隐德修行。在函谷关见絮气东来,预知有真人经过此地,于是在关下守候,果然遇见老子。老子曾应其所求,在此写成《道》、《德》上、下篇五千言,留传世上。后来随同老子西去流沙,莫知所终。道教尊为“文始先生”、 “无上真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关尹子》九篇,早已佚失。今传本为唐末五代间的方士所作,多杂三教言词。
茅山下
丘东平著。作于1941年。写新四军一支部队在茅山下的斗争生活。他们不仅要和日寇汉奸作战,还要和顽固势力作斗争;同时在革命队伍内部也存在矛盾。郭元龙是工农出身的参谋长,夏伯阳式的指挥员,作战勇猛,处事果断,但傲视知识分子,有严重游击习气,甚至还犯过错误。而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周俊,看不惯郭元龙那独断的作风。他充满革命热情,工作积极,但存在着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动摇性,缺乏斗争经验。另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林纪勋,虚心好学,作风扎实,克服了自己经验不足的弱点。他们在以陈毅为原型的新四军的司令员关怀下,在实际斗争中克服了彼此矛盾。小说通过这支部队成长的描写,表现了苏南抗日根据地交织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矛盾,反映了新四军初创时期战斗风貌,歌颂他们高昂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注重人物性格刻画。
北山楼词话
八卷,施蛰存著。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大师,他一生的学术成就,涵盖甚广,举凡古典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的与现代文学、翻译,乃至金石碑版的研究等,都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钦佩。本书辑录词学名家施蛰存历年撰写的独具创意的词学论文与他的词学研究名著《词学名词释义》、《花间新集》、《王修微集》等,对研究中国词学发展史与历代著名词人极有启示。
外交小史
《外交小史》,清佚名撰。该书概述有清一代外交事件,由于其取材角度和视野独特,故有特别的史料价值。今民国年间的《满清野史》丛书本整理。
宋史纪事本末[四库本]
纪事本末体中国宋代史专著。陈邦瞻撰。最早刻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是为原刻本。后有淮南巡抚黄吉士的合刻本,明末有江苏太仓张溥的论正本以及清代的江西书局本、广雅书局重刻本等10余种版本。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校点本,为目前通行版本。记载始自《太祖代周》,至《文谢之死》,凡立109目,记述了宋代300余年的历史,共约60万字。它把大量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按历史事件来写。书中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广泛,还记载了金和蒙古早期的历史情况。明冯琦曾撰《宋史纪事本末》未成,遗稿为刘日梧所得。沈越曾编内容、体例与冯书相仿的《事记》,书稿为徐申所有。刘、徐商请陈邦瞻合编二书。陈遂以冯、沈之稿为基础,据《宋史》、《东都事略》、 《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等,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着手编撰。一年余而成。除各国大事外,经济、文化、天文、历法及农民起义等也均有专章记载。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法华经大成科
法华经大成科,一卷,清际庆排录,惟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