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志[标点本]
作者:范成大章节列表
升序↑- 提要
- 序
- 吴郡志卷第一
- 吴郡志卷第二
- 吴郡志卷第三
- 吴郡志卷第四
- 吴郡志卷第五
- 吴郡志卷第六
- 吴郡志卷第七
- 吴郡志卷第八
- 吴郡志卷第九
- 吴郡志卷第十
- 吴郡志卷第十一
- 吴郡志卷第十二
- 吴郡志卷第十三
- 吴郡志卷第十四
- 吴郡志卷第十五
- 吴郡志卷第十六
- 吴郡志卷第十七
- 吴郡志卷第十八
- 吴郡志卷第十九
- 吴郡志卷二十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一
- 吴郡志卷第二十二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三
- 吴郡志卷第二十四
- 吴郡志卷第二十五
- 吴郡志卷第二十六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七
- 吴郡志卷第二十八
- 吴郡志卷第二十九
- 吴郡志卷第三十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一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二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三
- 吴郡志卷第三十四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五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六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七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八
- 吴郡志卷第四十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一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二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三
- 吴郡志卷第四十四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五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六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七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八
- 吴郡志卷第四十九
- 吴郡志卷第五十
- 校记跋
- 毛晋跋
- 汪瑞龄跋
猜你喜欢的书
十五岁的船长
《十五岁的小船长》(Un Capitaine de quinze an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2卷38章。本书描写捕鲸船“海上流浪者”号在南极圈结束捕鲸作业后,开往新西兰,赫尔船长把临时雇来、相当难弄的船员遣送上岸。除船长外,还有五名水手和一名见习水手。这时逗留在新西兰的“流浪者”号船主的妻子韦尔登夫人和她五岁的儿子杰克、表兄贝内迪,以及一位黑人仆,要求搭乘“流浪者”号回旧金山,胡尔船长慨然答应。当时船上还有一个在奥克兰临时雇来的厨师,名叫尼古鲁,他是葡萄牙人,平日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胡尔船长对他的过去经历并不清楚。“流浪者”号在航行途中救起了一艘遇难货船上的五名美籍黑人和一条大狗。这五名黑人都是美国的自由公民,胡尔船长答应把他们送回美国。但后来胡尔船长和五名水手因追捕一条鲸鱼全部遇难,十五岁的见习水手狄克·桑特成了“流浪者”号船长。他英勇机智,率领全船人员度过了惊涛骇浪,但船上的厨师尼古鲁实际上是个黑奴贩子,他乘狄克·桑特黑夜熟睡时,偷偷地改变了罗盘针指示的方向,使“流浪者”号不是开往美洲大陆,而是在人烟稀少的非洲海岸触礁失事。尼古鲁与美籍黑奴贩子哈里斯串通,把船上遇难人员全部骗入非洲内地。他们互相帮助,经历了千辛万苦,大部分人员终于回到了美国。
痘疹心法
痘疹专著。又名《痘疹世医心法》。23卷。明万全 (密斋)撰。刊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卷首载《痘疹碎金赋》 2篇。次论痘症病因、脏腑经脉见症、部位形色疏密、轻重顺逆、虚实荣枯、兼症与治则、饮食宜忌、常用药物药性与修制法。并摘录前贤有关痘疹论述。其论治法按痘症不同阶段,分发热证治、出见证治、起发证治、成实证治、收靥证治、落痂证治、痘后余毒证治等类。次述疹毒证治、妇女痘疹证治。书中收治痘疹方近150首。另收录作者若干医案,并用歌诀予以概括说明。全书内容详备,立论以临床为依据,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痘疮证治方药系统。可谓继钱乙、陈文中二氏之后又一治痘名著。现存《万密斋医学全书》本及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刻本、其他清刻本; 另有日本享保十三年 (1728年) 田边含英堂等合刻本,此刻本题作 《痘疹心要全书》,分为《格致要论》 (11卷)、《世医心法》 (12卷)两部分,后者收入《痘疹碎金赋》,分述痘疹各期证治。这部分内容亦收入《痘疹全书》 中。并存明、清刻本、日刊本。此外,尚有2卷节要本(亦名 《痘疹全书》) 收入《痘疹大全八种》 中。
原幼心法
《原幼心法》共3卷。上卷主要论述孕产及小儿养护所应注意的问题,中卷及下卷以证为纲,将小儿病自幼及长分成27门,每一门又分别论述病因病机、四诊用药、治则治法,并据证定方。书中还采用诗歌、赋形式,并附有图谱,使全文形象易懂,便于记诵。全书方论证治完备,广征博引,间述新见,于治则治法论述颇多。该书具有下述特色:推原本始,重视胎教;以证类方,论述颇多;治法多样,重视外治;广征博引,图文并茂。
清异录
宋代文言琐事小说。题宋初人陶谷著。 《直斋书录解题》以为“其为书殆似《云仙散录》,而语不类国初人,盖假托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当时文格,不过如是”,全书“如出一手,大抵即谷所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则认为书中所载,多有陶谷身后之事,因断为“非谷所作”。但也可能陶谷原有此书稿,后人整理时又羼入若干内容。原本二卷, 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传本卷次不一。原本《说郛》卷六十一几乎全录原书,仅略有删节,题注云为“六卷”,并注陶谷“号金銮否人”。《宝颜堂秘笈》本、《唐宋丛书》本均作四卷,大致为从《说郛》录出而重析卷次。《惜阴轩丛书》本二卷,有些文字比《说郛》为详,疑尚为原本。另有明隆庆间叶氏竹堂刊本、明陶元柱修郡馆刊本、清康熙间陈氏漱六阁刊本,未见。全书分为《天文》、《地理》、《君道》、《官志》、《人事》、《女行》、《君子》、《么麽》、《释族》、《仙宗》、《草》、《木》、《花》、《果》、 《蔬》、 《药》、 《禽》、《兽》、《虫》、 《鱼》、 《肢体》、《作用》、《居室》、《衣服》、《妆饰》、《陈设》、《器具》、《文用》、《武器》、《酒浆》、《茗荈》、《馔羞》、《薰燎》、《丧葬》、《鬼》、《神》、《妖》等三十七门,每门多则数十则,少者仅一则,每则皆举数字为题。所记事以中晚唐、五代及宋初的为多。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具体可详上举各门名目。而所录则多为各方面的异名新说。以造语独特者居多,常被宋以后作者引为典实。其体例虽与《云仙散录》相类似,但内容多数皆有史实可征,与《云仙散录》的诞漫无崖有所不同。
松窗寤言
明代崔铣撰。笔记,一卷。嘉靖三年(1524),作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因为疏劾贵显张璁、桂萼,忤世宗,被斥致仕。此书是他谪居家中近十载时(嘉靖十二年)所作。书撰于腊月,适逢其表侄李栋以古松一盆相赠,作者遂将盆松陈于窗侧;因感古松与之相伴共度寒节,故以“松窗”名书。寤言,即悟言。寤通悟,觉悟的话,以书中内容均为作者谪居时悟到的道理,故名《松窗寤言》。这一书名,隐寓着作者用经寒不凋的松树自况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宁处逆境,也决不向权势屈服的决心和勇气。崔铣《松窗寤言.小引》:“癸巳腊,予屏迹静居,致观复之功。表侄李生栋遗予古松一株,若偃龙之状,曰阅岁十有五祀。载列窗侧,共守寒节。是冬,天气和煦,笔砚调适,乃援笔纵谈,得八十一章,取诸《考檠》‘寤言’是命。”(《诗经·卫风·考架》:“独寐寤言,永矢弗谖。”)有《借月山房汇钞》本、《泽古斋重钞》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
尊孔篇
廖平撰。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年)。自称“书著百种,而尊孔宗旨前后如一。”说:“盖学堂虽标尊孔宗旨,非广大精深,毫无罅隙,何能强人崇信,使经教占世界各教最高之地步,孔子为中外有一无二之至圣乎!”认为孔子既为伟大神圣之教主当然是生而知之,“孔子生知前知,先天弗违,乃能为万世师表。由人而天,由王伯而帝室,鬼神全在所包,亦无所不可为。立言为后世,不为当时;为天下,不为鲁国”。又认为孔学包罗一切,诸子出于孔经,“孔道如天,无所极尽,而儒特九流之一家。……由人事以推天道,时地不同,每经自成一局。故凡中文之古书,皆出孔后,梵语左书亦不能出其范围”。认为当时守旧之人不了解圣人的伟大,而维新之人有的又否定圣人。“不知学人之于圣,亦如沙门之于佛,其阶级相悬不可以道里计,学人之尊孔,必如沙门之尊佛,斯近之矣”。并认为:“夫亡国必先亡教,今之尊孔者十人不得二三,所尊之孔又音训语录之孔,岂足以当世界之冲突乎!”又申言:“愿为教死,钺斧不避”,表示了坚决反对废经,辞死捍卫孔道的尊孔态度。后收入《六译馆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