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志[标点本]
作者:范成大章节列表
升序↑- 提要
- 序
- 吴郡志卷第一
- 吴郡志卷第二
- 吴郡志卷第三
- 吴郡志卷第四
- 吴郡志卷第五
- 吴郡志卷第六
- 吴郡志卷第七
- 吴郡志卷第八
- 吴郡志卷第九
- 吴郡志卷第十
- 吴郡志卷第十一
- 吴郡志卷第十二
- 吴郡志卷第十三
- 吴郡志卷第十四
- 吴郡志卷第十五
- 吴郡志卷第十六
- 吴郡志卷第十七
- 吴郡志卷第十八
- 吴郡志卷第十九
- 吴郡志卷二十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一
- 吴郡志卷第二十二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三
- 吴郡志卷第二十四
- 吴郡志卷第二十五
- 吴郡志卷第二十六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七
- 吴郡志卷第二十八
- 吴郡志卷第二十九
- 吴郡志卷第三十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一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二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三
- 吴郡志卷第三十四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五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六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七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八
- 吴郡志卷第四十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一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二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三
- 吴郡志卷第四十四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五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六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七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八
- 吴郡志卷第四十九
- 吴郡志卷第五十
- 校记跋
- 毛晋跋
- 汪瑞龄跋
猜你喜欢的书
陈后主集
诗文集。南朝陈叔宝 (553—604)撰。一卷。叔宝字元长,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末代皇帝,诗人。生于江陵,公元五八二年即帝位,嗜酒色,荒朝政,大建宫室,崇尚奢侈,荒嬉无度。日与妃嫔、狎客游晏,重赋严刑,不虞外难,公元五八九年,隋兵攻入建康(今南京),被俘,病死于洛阳。好艳词, 日与文士江总、孔范等,竟制淫词艳曲,互相赠答,有《三妇艳词十一首》、《舞媚娘三首》,词意淫艳,轻薄尤甚。原有集,已散佚。今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诏、勑、制、策、书、铭,等近三十篇;乐府、诗九十余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台湾府赋役册
人丁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丁。外加康熙三十、三十五、四十、四十五、五十等年编审增出人丁二千七丁,共人丁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丁(每丁征银则例载在各「厅县」),共征银八千八九百六十一两六钱五分二厘。续于乾隆元年「钦奉上谕事」案内,奉旨:『台湾人丁悉照内地之例,每丁征银二钱,以乾隆元年为始,永为定例。钦遵』;饬行遵照在案。
医方论
方书。清费伯雄撰。四卷。伯雄有《医醇賸义》已著录。卷一载方八十五首,卷二载方七十一首,卷三载方六十九首,卷四载方一百三十首。共三百五十五首。根据汪昂《医方集解》方剂次序,逐一评论,删去各方主治与注文而成。对选用不当之方提出看法。费氏认为:“学医而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则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则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不读金元四大家,则无以通补泻温凉之用,而不知变。”主张师古人之意,不泥古人之方,执简驭繁,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颇有可取之处。有同治四年(1865)初刊本。
绮楼重梦
原名《红楼续梦》,又作《蜃楼情梦》。有坊刻本,首有嘉庆四年(1805)西汵萴园居士序。本书第四十八回作者自称“兰果主人”,第一回又自称“兰臬居士”,第一回还提到“吾家凤洲先生”,凤洲乃明王世贞,故作者或姓王。此书尚有光绪戊戌(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首有叙、图,但图像与书中内容多不合。共六卷四十八回。描写贾宝玉转世,成为自己的遗腹子小钰,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最后与转世为湘云之女的黛玉联姻。小珏锐意仕宦,全不似宝玉当年的厌恶官场,于是宝玉在这部续书中俨然变成了自己的不肖子。不过,续书最出奇之处在于对小珏情爱经历的描写。作者在情色方面流露出一种奇特的恋物癖,这种恋物癖并不以三寸金莲或者身体某一部位为迷恋对象,更不同于原著中宝玉“爱红的毛病儿”,而是特别针对处于污秽状态的女性身体——无论是呕吐,行经,大小便,或者烫伤。小钰的怜香惜玉表现为不顾腌臜,对这些因为处于特殊生理情况而软弱无助的女性身体予以照管和爱抚。这样的癖好,在古典小说里还是仅此一见。
云腹智禅师语录
清道智说,岳贤等人编写的作品。共二卷。收住重庆府大足县悟灯禅寺语、小参、法语、书问、杂偈、真赞、佛事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四册。
天圣广灯录
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南岳怀让下十一世、青原行思下十二世约370余人的机缘语句及略传。李遵勗得法于临济宗禅僧蕴聪,为南岳下第九世(《五灯会元》卷十二则编为“南岳下十世”),故对南岳系禅师叙述尤详,马祖道一以后诸师语录几乎全部收录。但缺青原系第一至六世,人物不全,且世系编次较凌乱。编者殁后,其小传及有关机缘语句亦收录于本书卷十八之末。本书刊行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收于《卍续藏》第13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