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祥符戒坛寺志

作者:佚名
龙兴祥符戒坛寺志

十二卷,清张大昌撰,主要内容包括,建置、寺宇、古迹、金石、僧伽著述、僧伽表、僧伽列传、杂述和题咏九门,大体从历史到现状,综合记述了该寺的全貌。龙兴祥符戒坛寺,初名“发心寺”,始创于南朝梁初,后改名“众善寺”,又改名为“中兴寺”。唐神龙三年(707)始改名“龙兴寺”。五代吴越钱俶在此立戒坛院,因此称“戒坛寺”。宋祥符初改为“大中祥符寺”。历经沧桑,至清光绪间才命名为“龙兴祥符戒坛寺”。

猜你喜欢的书

贝阿特丽克丝

贝阿特丽克丝

《贝阿特丽克丝》前半部写于一八三八年十月至一八三九年一月,最初在一八三九年四、五月间的《世纪报》上连载,题为《贝阿特丽克丝,或强迫的爱情》,同年十二月在苏弗兰书屋出版单行本。当时划为三部分:第一部“一个宗法家庭”,下分八章;第二部“一位名媛”,下分十二章;第三部“情斗”,下分八章。一八四二年收入《人间喜剧》十六卷本第三卷时,取消了原来的章节,简单地划为“人物”和“悲剧”两部分。小说的后半部写于一八四四年八月至十一月,同年十二月以《一个正派女人的小手腕》为题在《信使报》上连载。一八四五年五月分别在克朗多夫斯基书屋和苏弗兰书屋出版单行本,题名《蜜月》,分为“偷情”和“虔诚女子的恶行”两个部分。第一部三十三章;第二部二十七章。同年十一月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十六卷本第四卷,取消了原来的章节,合并成《贝阿特丽克丝》的第三部:“偷情”。小说的三个部分,分别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三组矛盾,迫使刚踏入社会的主人公卡利斯特不断作出选择:第一部描写淳朴、古老的宗法家庭和现代文明社会的竞争,结果是现代文明获胜;第二部描写两种爱情——富于牺牲精神的高洁的爱情和从虚荣心出发的自私的爱情——之间的竞争,结果是自私的爱情获胜;第三部描写纯真的夫妇之爱和邪恶的情欲之间的竞争,如果不是采取了邪恶的巴黎方式与之格斗,同样也会是邪恶的情欲获胜。

正骨心法要旨

正骨心法要旨

伤科著作。简称《正骨心法要旨》。4卷。清吴谦(六吉)主编,刊于乾隆七年(1724年)。是《医宗金鉴》的87~90卷。载有“手法总论”、“器具总论”、全身骨骼名称、各种骨折脱位的整复固定。插图10幅,方剂38首。此书综合清以前伤科理、法、方、药及理伤手法之大成。编次与内容均较简要明晰。在治疗方面,首次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8种手法与伤科临床紧密结合,是清代理伤手法一大进展。书中收载振梃、通木、腰柱等治伤工具的临床应用;详述“攀索叠砖法”,充实了稳定型脊椎损伤之治法。论述切于实用,对后世伤科有其一定影响。版本参见《医宗金鉴》条。锦章书局曾有单行本发行,建国后有排印本。

集林长短句

集林长短句

词集,王国维作。集林长短句是静安先生晚年自选入观堂集林中的二十三首词,多愁苦之作,少欢娱之词。

宾退随笔

宾退随笔

凡三十八则,记有清一代朝野故实,如“孙尔准为年羹尧之子”、“世宗杀允禔”、“翁同龢荣禄交恶”、“太后下嫁”等等。此书为清代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

尚书讲义

尚书讲义

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浩累官右丞相,卒谥忠定。主要事迹见《宋史》本传。着述除《尚书讲义》之外,还有《鄮峰真隐漫录》。《尚书讲义》、《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二十二卷,原书久佚,库书据《永乐大典》录出其文,依经文考次排订,厘为二十卷。该书以注疏为主,参考前人旧说,时出己意。体例为随经演绎,近似经幄讲章体。书成后,曾得到朱熹好评(见《朱子语类》),孙应时《烛湖集·上史越王书》称此书“多所发明帝王君臣精微正大之蕴,剖抉古今异同偏见,开悟后学心目,使人沛然饱满者,无虑数十百条”。蔡沈撰《书集传》,多用其说。版本有《四明丛书》本。

知言

知言

南宋胡宏著。原本1卷,现传本6卷。为平日论学随笔札记,屡经修改而成。此书对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如道、理、心、性等多有论述,而于性命之理阐发尤详。主张“性”是宇宙本体,是“天命之全体”,而“理”则包括人伦和物理两方面。在他看来,“性”既是人伦之理的渊源,但又高出于“理”;虽无善恶,却有好恶。因此,“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反对天理人欲对立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主张“务圣人之道”,“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此书对衡湘学者影响深远。但朱熹、吕祖谦、张栻等人对之既有肯定,也有责疑。今有明嘉靖间正心书院本、清道光间粤雅堂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