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律校勘记
作者:杜文澜猜你喜欢的书
集外集
杂文集。鲁迅著。上海群众图书 公司1935年出版。收1903—1933年所作诗文 四十六篇,序言一篇,附录《〈奔流〉编校后记(一 —十二)》十二篇。本书之作为至1933年止所 出版的杂文集未收者,故名。1934年由杨霁云 搜集编成,鲁迅亲自校订并作序。送检时,当局 将《编者引言》、《来信》、《启事》、《老调子已经唱 完》、《上海所感》、《今春的两种感想》、《帮忙文 学与帮闲文学》、《〈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 《英译本〈短篇小说集〉自序》、《译本高尔基〈一 月九日〉小引》等十篇抽去,后除《编者引言》外 均曾收入《集外集拾遗》。作者自谓“我对于自 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它 “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
光绪恒春县志
台湾地方志。清陈文纬修,屠继善纂。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文纬事迹不详。继善自号啸云居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十八年开设台湾通志局,命各属县修志。本志以档册和采访笔录为主要资料来源。约于光绪二十一年(1885)脱稿,十三万余字。全书分疆域、建置、职官、营汛、招抚、田赋、户口、杂志等二十二类。卷首有城署图。该县周有基、游乐诗、汪乔年于光绪三年勘察全县并有详细调查记录,本志从中摘引资料,并保存了一些中日谈判的史料。有光绪二十一年稿本,《台湾文献丛刊》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考古编
十卷。南宋程大昌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 张海鹏后识),多有可取。如,以白居易 《乐府诗》正韦述所记《唐六典》不曾行用之误;以在张掖者乃鲜水非令鲜水,驳章怀太子所注《后汉书·段颍传》之非; 以《汉书》 比景县当从刘昫《旧唐书》作北景;以荀子所称子弓即仲弓,非馯臂子弓;以琅琊台碑文证秦以前已尝刻石等,皆精审明晰。再如,《正朔论》谓周人虽首子以命月,而占星命算修词举事仍用夏时;《象刑论》谓是刑官取其法悬之象魏,而不取画衣冠、异章服之说,其持论颇为新异,旁引曲证,亦能有所依据。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诗论》十七篇,反复推阐,大抵谓《诗》有南、雅、颂之名,无国风之名,说极辨博,而实无解于《礼记》之所引。故终为后人驳诘。虽然如此,仍不失为考据精核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虽亚于《容斋随笔》,要胜于郑樵辈之横议也。”评价很高。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学津讨原》、《儒学警语》、《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 等丛书本,《函海》、《江氏聚珍版丛书》 本作 《程氏考古编》 十卷。《丛书集成初编》 本据 《儒学警语》 本排印,又附以《学津讨原》本所载提要及跋识于后,为较好通行本,但排印时有错字。
阴真君还丹歌注
古代内丹术书。旧题宋希夷陈抟注。注解根据阴阳五行、四时运转的理论,说明脏腑的位置,修炼的时机、方法和功效;还对内丹术语,如河东、金砂、甲乙、朱雀、金华、子卯、龙虎、鼎器、火候、炉室、真砂、真汞等作了解释。阴真君为阴长生,传说为东汉和帝阴皇后之曾祖。《还丹歌》盖后人依托其名,述内丹术,重金华及炉室等。陈抟注阐发之,继承 《黄庭经》,并述阴丹。《宋史·艺文志》著录《阴真君还丹歌》,收入《道藏》第五九册。
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
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一卷。嘉兴藏。
晦台元镜禅师语录
晦台元镜禅师语录,一卷,明元镜说,道盛集,李长庚序,有塔铭。附道盛撰廪山忠公传,嘉佚失,今补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