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径

作者:孙麟趾
词径

词论著作。清孙麟趾著。十六则。此为论词之作。首末二部为学词常法,中部为作词十六要诀。学词法虽浅近,且前人亦有多言。然造语简质,易于领会。论词强调严分诗、词、曲的界限,以为词介于端庄与流利之间,并将词分为高淡、婉约、艳丽、苍莽四类。又认为“词之高妙在气味,不在字句也”。其“作词十六要诀”亦颇富意蕴。有刘履芬藏本、陈凝远校本、《词话丛钞》本和《词话丛编》本。

章节列表

升序↑

孙麟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南涧甲乙稿

南涧甲乙稿

诗文别集。南宋韩元吉(1118—1187)撰。 二十二卷。 元吉有 《南涧诗余》已著录。元吉原有集七十卷,又自编词一卷名《焦尾集》,久佚。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 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其诗、文词,厘作二十二卷。卷一至七为赋、诗,有赋三首,拟骚一首,古体诗五言古诗七十九首, 七言二十八首, 律诗五言百十五首, 七言百七十七首, 五言排律四首, 绝句五言十二首, 六言三首, 七言百八十四首, 凡六卷六百○六首。 卷七为词, 一卷六十四首。 卷八以后十五卷,为序、跋、书、记、表、论、祭文、碑铭、墓志、行状等诸体文三百六十三篇。元吉与朱熹交厚,其诗唱合者除朱子外,有叶梦得、张浚、曾几、陈亮、陆游、赵藩等,皆为名流耆宿。《朱子语类》评其“诗作著者尽和平,有中原原旧,无南方啁唽之音”,文章亦尚有元祐、熙宁遗响。《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体文格,均有欧(阳修)、苏(轼)之遗,不在南宋诸人下”。有《丛书集成初编》本,后附遗文三篇。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书》、《四库全书》本。今人栾贵明又据现存《永乐大典》辑出其诗、文凡八条,可补前人之不足,见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上册。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又名《玄门大论》或《道门大论》。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之际。据《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原书有二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一卷,收入太平部。残本内容系阐释道教十二部经典之名义,分为二十小节。前六节总释十二部名义要旨,第七至十八节分释十二部之义,最后两节复述道教三乘(三洞)真经各有十二部之义。全书行文体例类似南朝宋文明《通门论》,皆引经据典,条分缕析,逐字逐句详为阐释。其说对后世颇有影响。《三洞珠囊》、《云笈七签》等书均大段摘引本书。唐道士孟安排亦节取本书要旨而撰《道教义枢》十卷。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古代占候书。元娄元礼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正月到十二月类;中卷为天文、地理、草木、鸟兽、昆虫等类;下卷是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符等类。每类又分若干细目。书中不少谚语颇具实用价值,但有些只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据,缺乏科学性。

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

梁实秋著。散文集。1949年台北正中书局出版。本书除序外,收入《雅舍》,《孩子》《音乐》、《信》、《女人》、《男人》、等散文,是作者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创作的。这些作品是梁实秋倡导真实流畅的文学,而受到左翼作家批判的“无言的抵抗”。正如作者所述:“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集中作品谈论生活、人生、艺术,题材广泛,角度新颖,表现了作家在苦难中寻觅诗意,达观的人生态度。表现出作者“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自我陶醉的处世哲学和超功利的审美态度。显示出作家深受道家的人生观,美学观的影响。但因为这些作品产生在国难当头的岁月,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无消极性质。梁实秋的散文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境界,所以,这些作品简繁得当,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其语言、文情莫不适中,声韵配合,读来琅琅上口。作品思路宽广,旁征博引、融会贯通,集文人散文和学者散文的特色于一体,机智闪烁,谐趣迭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朱光潜曾评价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此书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至今发行50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记录。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三卷,唐菩提流志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广大宝楼阁善住者,陀罗尼名。说其缘起及功德。示其修法。序品第一,佛初成道,华说神咒。秘密主欢喜请问咒所从来?佛与大众同往东方宝灯世界,妙种种色宝善住清净佛处,普集一切诸佛,现宝塔中三佛全身舍利,及说其往昔因缘,乃说大明咒王。根本陀罗尼品第二,心随心咒品第三,持心咒法品第四,诵随心咒法品第五,杂咒品第六,结坛场法品第七,手印咒品第八,画像品第九,火祭品第十,普光心印品第十一,手印品第十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一卷,秦罗什译。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明咒为陀罗尼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