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遗民剩稿
作者:王松
近代诗集。王松著。初版本约刻于民国初年。1959年6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出版。卷首有刘承干《序》、吴曾祺《序》、施士洁《序》、邱菽园《序》、郑家珍《序》、陈槐庭《序》、作者《自序》及王瑶京等人题词。卷后附林纾《跋》、连横《跋》以及连横《王处士友竹先生五旬寿序》、施耐公《友竹居士五十寿序》、邱菽园《笔记一则》、丘逢甲《题沧海遗民<台阳诗话>》、林纾《酬台湾王隐君友竹见赠长句》、邱菽园《遗民王友竹君生圹表》、编者周宪文《后记》等。该书收诗集两种:一题《如此江山楼诗存》,录诗127首,作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一题《四香楼少作附存》,录诗35首,为作者青少年时期之作。林纾《跋》称其诗“骨力清健,仿佛陈简斋”。尤其《如此江山楼诗存》因作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充满爱国之情。
王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老君开天经
太上老君开天经,简称《开天经》。南北朝道教经典。《广弘明集》卷十二载《决对傅奕废佛僧事》称:「开天经张泮所造」,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云笈七签》卷二亦收录。经文论述太上老君创造宇宙天地万物及人类之历史。谓天地开辟经历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宫、元皇等阶段,人类社会亦经历三皇五帝及夏、商、周三王统治。老君历世皆变化下降,传经授法,治理天下。例如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下降,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天地始分。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天地之精合而生人,万物则各受一气而生。又如经文宣称老君化身下降为三皇五帝及三王之师,「皆劝令修善」。全书内容实为一部道教创世纪。
金陵春梦之一:郑三发子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一集《郑三发子》聚焦蒋介石的早年经历,围绕其出身传闻(“郑三发子”为野史中蒋的化名),追溯其浙江盐商家庭的成长背景、留学日本及投身革命的历程,揭示他从落魄青年到跻身国民党权力核心的发迹史。
异闻总录
元代文言志怪小说。 共四卷。通行的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 《笔记小说大观》题作宋人,据卷四《汪尹师男》 “乾道戊子岁……予宗仁光基时为房陵尉,亲见此事”云云,应是宋孝宗前后的人。但据卷一《林行可》、 《上官士平》、 《胡雨岩》、卷二《韩元英》等则,所记均金元间事,则最早应是元时人,或谓此书本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随手剽掇,取充卷帙”,亦是一说。本书共收鬼怪故事一百则,无标题,约三万余字。大多事涉唐宋,少量涉及金元间事。内容均是谈鬼神报应,荒诞不稽;文字简略粗疏,也没有严格的诠次标准。但透过谈鬼说怪的荒诞外衣,也可窥见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有些故事也有一定的揭露和讽喻意义。如《萧注》等则,谈的都是被主人私自杀害的侍婢变鬼索命或作怪的故事,暴露了唐宋时阶级压迫的残酷和主奴关系的紧张。 《新城县村渡》一则,写鬼卒摆渡还照例主动付钱,而“平时兵卒经过,未尝有也”,似寓有“人不如鬼”的深意。《岳珂》写岳飞之孙岳珂深夜至谯楼访“鬼”使鬼魅息影的故事, 也能发人深思。另外,还有一些篇章,则借鬼写人,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坚贞。如《贾知微》、 《韦子卿》写人神之恋,颇有人情味。 《齐推女》一则,是书中最长的一篇,约二千多字,写湖州参军韦会与齐推女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曲折离奇,韦会耿直不信邪和对爱情的忠贞均有较好的表现;韦会为使妻子复活去求田先生而忍辱负诟的情节,似对《聊斋志异·画皮》后半部的构思有所影响。另外,像《李濯》写冥官希望转生时智慧不致泯灭,若作为探讨人脑积累知识的连续化的“科幻小说”看,也颇有趣味。
谏逐客书
这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一个奏章。本文写于秦始皇十年(前237)。当时处于强秦压境的郑、韩等国,借秦国大兴修建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游说秦王,劝秦国修一条全长300里的大型灌溉渠,企图以此消耗秦国的财力、人力。事情败露后,秦国王室贵族借此请秦王下令逐在秦的客卿。秦始皇听信了他们的主张,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其列,他在被逐途中写了这篇奏章,向秦王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劝其取消逐客令。文章前半部历数秦国任用商鞅、张仪、范睢等外来人才使秦国势强盛;后半部针对秦王的心理,列举种种器物玩好虽不产于秦,却为秦所用,进一步说明任用异国人才的重要。最后总结全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指出用客之利和逐客之弊。文章排比铺陈,颇具战国纵横辞说的习气。虽为奏议,但善用比喻,文辞整齐,音节和谐,富于形象,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据载,秦王看后,马上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六卷,清 拙说,光模等编,有像赞,李焞序,附洞虚禅师塔铭。卷第一住鄱阳剑溪永镇禅寺语录,卷第二住霸陵白鹭渡西汀寺语录,卷第三丰城庆云寺说戒语录浮梁圆通庵说戒语录崇仁天竺寺说戒语录,卷第四住临川青云草庵语录,卷第五勘辨机缘代古拈古颂古,卷第六偈赞传佛事洞虚禅师塔铭。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亦称《四分杂羯磨》、《昙无德杂羯磨》、《四分羯磨》。佛教律典。三国魏康僧铠译。一卷。主要叙述佛教教团的各种活动仪式规范,分比丘羯磨、比丘尼羯磨两大类。每大类又分诸结界法、受戒法、诸除罪法、说戒法、安居法、自恣法、分衣物法、作净法、杂法等九小类。异译本有三国魏昙谛译《羯磨》一卷。两种译本均已收入历代大藏经中。敦煌遗书亦有收藏,文字与入藏本略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