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记
作者:袁于令
传奇。明末袁晋《剑啸阁传奇》之一。写书生于鹃和穆素徽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于鹃”二字切音成“袁”,即作者自指,剧中内容据作者个人经历附会。《书隐丛说》等书记载,袁晋年轻时曾因与富豪沈同和争夺妓女穆素徽而打起官司,其父将他送官系狱,《西楼记》就是他在狱中写成的。穆素徽实有其人,孟森《心史丛刊》考证她是周绮生,其事曾见于《列朝诗集》闰集和《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三。此剧写于、穆因写词曲而互相爱慕,曾在西楼同歌〔楚江情〕,事为于鹃之父御史于鲁得知,将穆逐徙杭州。相国公子池同乘机以巨款买穆为妾,穆不从,备受虐待。于鹃赴试得中状元,后在侠士胥表的帮助下终于与穆结为婚姻。此剧结构严密,关目安排富于起伏波澜,针线设施颇具匠心,当时曾到处搬演,袁晋因此享有盛誉。《楼会》、《拆书》、《错梦》等出较流行。此剧有冯梦龙的删改本,定名为《楚江情》。《西楼记》今存明末剑啸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又有清初耐闲堂刻本,北京图书馆仅存下卷,题为《西楼梦》。
袁于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山海漫谈
明代诗文别集。任环(字应乾,号复庵)著。任环的诗文著述早已散佚,其子孙努力搜求辑录,所得不及十之一,集名仍题《山海漫谈》,从其初名。《四库全书》收录此集,以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其乡人庾玙刻本为底本。凡3卷,文2卷,诗词1卷,附录2卷则是谕祭文、本传、墓志及诸家题咏诗文。他虽是一员武将,但能诗善文。四库馆臣曾评其文说:“就其存在论之,古文皆崭崭有笔力,且高简有法度。其中如《苏门双节记》、《重修白云茅屋记》、《重修文庙祭器记》、《启明山先生书》,虽不免参杂俗格,至于送萧西泉、朱蒲西二序,清风亭、滑县行馆二记,与王南崖、答王东台二书,皆绝非明人文集以时文为古文者,虽置之作者间可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72)其诗也有可观之处,四库馆臣举出的“槎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诗句,即是一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其诗说:“诗特其寄兴,然亦明净。”
朝鲜赋
明代董越作。载见《历代赋汇》。据赋序,知此篇乃为铺叙朝鲜“山川风俗,人情物态”的一篇大赋,大约作于弘治初(1488)董越出使明朝蕃属李氏朝鲜后。赋的首段概述朝鲜的地理方位、形势、礼义声教,称其有箕子之流风遗韵。二段叙途经高句丽之西京平壤,特别描述了箕祠与箕墓的历史遗迹,再叙至开城留都,描述了高句丽故都的“威凤遗基”、“蟠龙旧陇”,其“民物庶蕃”,“风气固密”均非西京诸州之可拟。三段叙至朝鲜王京汉城,称其高腾佳气,䇄立东鄙,描述了国王郊迎明朝使者的盛大场面和宫庭交拜的隆重宴礼,并穿插了乐队、百戏、宫室、礼仪的描写。四段叙竣事东归,国王于慕华馆列燕饯别,描述了“畿内之景,汉江为胜”和达巷通衢贫富各异的房屋建筑、服饰打扮,以及川陆异产等。此赋以新闻纪实的笔法直陈敷事、文辞不厌繁芜,记叙了李氏朝野的风物人情,是古代中国与朝鲜两国之间政治、文化交往的真实记录。
敬修堂钓业
清查继佐撰。一卷。成书时间不详。作者曾任南明鲁王政权之兵部职方司郎中,上疏三十余篇,兵败后于杭州敬修堂讲学,将其于弘光元年(1645)至次年五月仅存的十五篇奏疏汇为本书。有浙江图书馆藏抄本、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末清初史料选刊本。
厚生训纂
又名《新刻厚生训纂》。养生类著作。明周臣辑。六卷。臣字在山。嘉靖二十八年(1549)间任衢州太守,因病疡不能视事,于二守周潭石处借阅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三元延寿》、《养生杂纂》、《便民图纂通书》 等居家必用诸书,深有所得,遂摘录有关内容,铨次成帙。卷一育婴 (附产忌)。卷二饮食。卷三起居 (附诸忌)。卷四处己、睦亲。卷五治家。卷六养老、法语。自婴至老,凡性情所动,饮食起居之节,处己睦亲治家之说悉备,每章条目繁多,井然有序。辑者倡养心节欲,安神蓄志,与人为善。书中所载生活常识较多。有 《格致丛书》 中养生书选录十二种本。
太上灵宝三元三官消愆灭罪忏
太上灵宝三元三官消愆灭罪忏,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分三篇,即〈上元天官消愆灭罪忏〉、〈中元地官消愆灭罪忏〉、〈下元水官消愆灭罪忏〉,皆为元始天尊所说。内称一切众生身处尘劫,久染三毒六情诸多罪业。唯有延请高上道士,修建道场,燃灯烧香,至心归礼本书所列上元一百二十位天尊、中元一百二十位天尊、下元一百二十位天尊名号,忏悔一切罪过,方可消愆灭罪,祈求赦免,解脱灾害。此道法盖源于早期天师道以三官手书为人首过治病之术。《正统道藏》另有《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内容与本书略同。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
古代内丹术书。宋侯善渊(太玄子)注。一卷。实为修炼时颂读的一篇咒词。据称颂读之可“护命养生,神明佑助”。咒词每句均加注解,以显明要义。如“我命著我”句注:“性命俱备,精气神全。颂曰:‘养气全神别有方,安魂定魄不飞飏,丹成已觉心通圣,凿壁穿山透海沧。’”收入《道藏》第五三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