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湖遗老集
作者:贺铸
诗别集。一作《庆湖遗老诗集》、《庆湖贺遗老集》。宋贺铸撰。铸自七岁起,即学诗,日以章句自课,至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凡著之稿者,约五六千首。然以为妄作,三数年一阅,屡焚之。以后,拾其馀而缮写之,至绍圣三年丙子(1096)成集,止于元符二年己卯(1099)前,为九卷,自作序,凡收诗四百七十二首。是为《前集》。徽宗政和三年(1113),程俱为作序。宣和七年(1125),铸卒,程俱为撰墓志铭,称铸有《鉴湖遗老前、后集》二十卷,知《后集》为十一卷。其书未刻,南宋高宗建炎(1127—1130)间,金人占据铸寓居地毘陵。铸“所著文编,悉为虏酋携去,独巾箱有别录庆湖诗《前集》在”(乾道丙戌寇翼序),于是《后集》散佚。南宋光宗绍熙四年癸丑(1193),胡澄刊《前集》九卷,并得古风一首,近体长句五十八首、七言绝句二十首,为《拾遗》一卷(一作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有著录。《宋史·贺铸传》谓有集二十卷,盖袭墓志铭之旧。《宋史·艺文志》谓有集二十九卷,疑有刊刻讹误。《四库全书》本唯收《前集》九卷。1916年,李之鼎据开有益斋朱述之本校刊,较《四库全书》本多拾遗一卷、补遗一卷,附杨时、寇翼、胡澄诸人序跋及程俱所撰墓志,其书在《宋人集》中。墓志称铸“它文数十百篇”,周煇《清波杂志》
猜你喜欢的书
禹贡论
五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二卷。宋程大昌撰。《禹贡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五卷,与 《宋史·艺文志》卷数相合,然今所见宋刻本及文渊、文溯、文津、文澜四阁库书均著录为二卷,《总目》沿袭《宋史·艺文志》,与库书卷数不合。宋淳熙辛丑 (1181)刻本于《山川地理图》后有彭椿年序,序称程书 “辨证经旨者,著之于 《论》,《论》凡五十有二;《论》尝指事说理,而当证以山川实地者,则为之图,《图》凡三十有一; 至其事不隶《虞》、《夏》,而源流本出此经者,则又为 《后论》八篇”。此程书之概貌。大昌喜谈地理,长于论辩,《禹贡论》于江水、河水、淮水、汉水、济水、弱水、黑水皆纠旧传之误,《后论》则专论河水、汴水之患。《山川地理图》系将前人旧说绘制成图,详加辨正,另制新图以纠旧说之误,原图三十一幅,亡三幅。此书论证有据,翔实博洽,于后世诠解《禹贡》、研求宋以前历史地理均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版本有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有《通志堂经解》本,宋刻本近年由中华书局影印,辑入 《古逸丛书》三编中。
广温疫论
温病著作。四卷,附方一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病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尤其重视早期症候的鉴别。 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卷二列表症候32条;卷三列里证症候41条;卷四叙述汗、下、清、和,补等治法,并辨别由于温热余邪未尽所引起的种种后遗症等。所附《佛崖验方》一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瘟疫明辨》,内容并无改动;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综合印证,内容又有所补订,并将原书并为二卷,书名《重订广温热论》,1949年后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红石山
杨朔著。作于1945年。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写龙烟铁矿矿工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故事。在日寇统治下,矿工遭受非人的痛苦和压迫。面对敌人的残暴统治,矿工的态度不一。作品着力描绘三类人物。董长兴只对敌人痛恨而缺乏反抗的勇气,最后在痛苦中牺牲。殷冬水既仇恨敌人,又敢于反抗,但只凭个人力量去自发地作斗争,结果被敌人惨杀。胡金海是个勇敢而又富于反抗的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在斗争中逐渐认识组织起来的力量,参加了游击队,组织地下军,最终胜利地解放了矿山,也最后解放了自己。小说通过红石山工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的描绘,说明工人阶级要求解放,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的真理。作者在刻画人物、组织故事、运用语言等方面力求为工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晁无咎词
六卷。宋晁补之 (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钜野 (今属山东)人。是集又名 《晁无咎词》、《琴趣外编》。《书录解题》则作一卷,称《晁无咎词》。原本为毛晋所刊,题曰 《琴趣外编》,其跋语称诗余不入集中,故名 《外编》,分为六卷。但与《书录解题》皆不合,未详其故。晁补之之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受苏轼影响很大。此书还有影宋刊本;明人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收词一百五十五首;有《四库全书》本。今人龙榆生有校点本,并附有传记、词话等材料。
法界图记丛髓录
法界图记丛髓录,四卷,佚名,编号一八八七。
即非禅师全录
《即非禅师全录》,清如一说,明洞等编,二十五卷。卷首收像、道影赞、序;卷一收圣寿山崇福禅寺语录;卷二收广寿山福聚禅寺语录;卷三收升座、小参、秉拂;卷四收法语;卷五收举古、拈古;卷六收颂古、代古、答古;卷七收机缘、答问;卷八至卷十一收赞;卷十二收自赞;卷十三至卷十五收书问;卷十六至卷二十三收诗偈;卷二十四收铭、序、跋、祭文、杂著;卷二十五收佛事、末后事实、行业记、塔铭、舍利塔铭;卷末附佛祖正印源流图像赞——自序、道影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