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

- 姓名:贺铸
- 别名:字方回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卫州(今河南汲县)人
- 出生日期:1052
- 逝世日期:1125
- 民族族群:
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鉴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孝惠皇后族孙。自称唐贺知章之后,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尚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娶宗室女,隶籍武选,历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元丰初,官淦阳都作院。五年,领徐州宝丰监。元祐七年,李清臣、苏轼举荐,监鄂州宝泉监,奏换文职为承事郎。建中靖国元年,通判泗州,移太平州,管勾毫州明道宫。大观三年,以承议郎致仕,退居苏州。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贺铸诗、词、文皆善,就中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刚柔相济,风格多样,张耒谓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袪,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贺方回乐府序》),其词仍以深婉清丽之作为多。他有许多描写恋情别思的词,继承唐五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婉约风格。《青玉案》词描写离愁别恨,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作结,连用三个比喻,形象新颖生动,“兴中有比,意味更长”(《鹤林玉露》乙编卷一)。他也由此被人称为“贺梅子”。《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倾述对亡妻的思恋,情意真挚,悲切哀恸,洋溢着深深的儿女柔情。《捣练子》组词五首,描写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长久的抑郁无法排遣,于是只好借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两地相思的哀痛。贺铸也有一些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畴,而着力于抒写自己的身世经历与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受,由于题材内容另辟蹊径,因而词风也就不同于其他柔媚婉丽之作,而显得豪放刚劲,慷慨激越。《六州歌头》词以“不请长缨,系取天娇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之句,抒发自己有心报国而无路请缨的感慨。《小梅花》词以“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巧妙化用李白、袭用李贺的诗句,畅述自己空有旷世之才而无处施展的苦闷。近代词评家俞陛云称赞这两首词“节短而韵长,调高而音凄,其雄恢才笔,可与放翁、稼轩争驱夺槊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贺铸还善于融炼前人诗词名句入词,他自己也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其融裁名句的技巧使他的词增色不少,像《小梅花》词即典型一例,又如前述《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结句就是化用宋初寇准诗“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而成。其馀如《晚云高》(秋尽江南叶未凋)、《卷春空》(墙上夭桃)、《将进酒》(城下路凄风露)都是借用唐诗名句入词,但又语意联属,天衣无缝。贺铸的词还擅长写景咏物,如“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带栖鸦”(《减字浣溪沙》),“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减字浣溪沙》),“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感皇恩》),都绮丽清新,造微入妙,脍炙人口。贺铸的诗歌创作也很有成就,他曾自称从七岁开始写诗,至元祐时已积至五六千首诗,后来编定成集亦有四百七十二篇(程俱《鉴湖遗老诗序》)。他自述作诗之法云:“平淡不涉于流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义,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诗人玉屑》卷五引《王直方诗话》),表明其对诗歌创作的见地,他的创作也大致遵循着这一原则。《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亦工致修洁,时有逸气,格虽不高,而无宋人悍犷之习”(卷一五五)。《望夫石》、《重游钟山定林寺》诗,在当时即深为王安石等赏识(《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王直方诗话》)。其《茅塘马上》诗有“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之句,突现了诗人志向难酬而产生的归隐情结,既有野趣,而又傲兀不群。其馀如《病后登快哉亭》、《九日登戏马台》、《秦淮夜泊》、《留别田画》诸诗,或是刚劲悲凉,或是清新雅丽,显示出其诗的不同风貌。贺铸的诗有《鉴湖遗老》前、后集二十卷,但南宋初年即仅存《前集》九卷,后来其孙贺廪辑得遗文,编为《后集拾遗》,宋光宗绍熙时胡澄序而刻之。现存《庆湖遗老集》九卷、《拾遗》二卷,有明谢氏小草斋抄本,清乾隆四十四年彭氏知圣道斋抄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三年刘氏味经书屋抄本。贺铸的词在宋代时即已单独刊行,据《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著录有《东山寓声乐府》三卷(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著录为二卷)。今存者多署为《东山词》,现存宋刊本残卷(存卷上)、四印斋所刻词本(一卷本)、《彊村丛书》本、知不足斋抄本、吴氏双照楼抄本。《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二百八十馀首。《全宋诗》卷一一○二至一一一二录其诗十一卷。《全宋文》卷二六七三收其文四篇。事迹见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三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台湾府舆图纂要
地理图说。清佚名撰。一卷。约三万五千字。缺图和表。首为图说,阐绘图原则和具体画法。其内容含疆域、坊里、山水、城池、衙署、铺舍、营制、屯番、道里八目,各目先府、后厅县依次记叙。其中疆域目谓“东不尽山、西不尽海”和“潮流,只分南北”,有助于研究清初该府直辖地域
无根树解
张三丰著,刘一明解。《无根树》是张三丰道长当之无愧的杰作代表。千百年来道家理论玄奥,文字晦涩,不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从而阻碍了道教的深入传播。张三丰采用歌词的体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奥的修真理论化为脍炙人口的曲词《无根树》。这篇无根树共24首,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只要细细领悟他的《无根树》,就会打开通玄路,就能步入仙道门,正如他在《自题无根树词》中所说的那样“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九尾龟
清代白话长篇狭邪小说。十二集一百九十二回。题“漱六山房著”。漱六山房即张春帆,名炎,毗陵(今江苏常州)人。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末点石斋刊本;上海交通图书馆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89年荆楚书社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上海交通图书馆石印本,1993年齐鲁书社“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排印上海交通图书馆石印本。叙常熟书生章秋谷因不满于包办婚姻,混迹于上海妓女中,熟知妓女设圈套骗人钱财之隐秘。无锡乡绅康己生,以关节得中秀才,后步步高升,竟官至江西巡抚。他本人吃喝嫖赌,家中妻妾、儿媳、堂妹均偷人养汉,丑名远扬,人称九尾龟。八国联军进京,名妓赛金花,早年曾结识联军统帅华德生,众多中国官吏竞走赛金花门路,所送礼品,几乎满屋。
白雪遗音
清代民歌俗曲集。4卷。华广生辑。华广生,字春田,历城(今属山东)人。约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不详。本书收辑当时流行的南北曲调,如《马头调》、《剪靛花》、《起字呀呀哟》、《八角鼓》、《南词》等等,总计780首,其中于《马头调》选录最多。卷4后附弹词《玉蜻蜓》9回。集中作品题材非常广泛,既有写男女恋情的,也有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既有写民俗风物的,也有抨击黑暗政治的。但其中也有不少糟粕。初刻于道光九年(1829),卷首有高文德嘉庆四年(1799)序、无名氏序、陈燕序、吴淳道光九年序和华广生嘉庆九年自序。1959年至1962年之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本书与《挂枝儿》、《山歌》、《夹竹桃》、《霓裳续谱》合为《明清民歌时调丛书》分别排印出版,内部发行。本书之前增加了赵景深1959年所作序,对本书作了较为详细的评介。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以上5种书合为《明清民歌时调集》,公开出版发行。
马端肃奏议
十二卷。马文升撰。马文升(1426—1510),明河南钧州(今禹县)人。字负图,号三峰居士。景泰 (1450—1457)进士。授御史,历任山西、湖广巡按,福建按察使。成化(1465—1487)初,巡抚陕西,与总督项忠平定满四起事。成化十二年(1476)以兵部右侍郎整饬辽东军务,上边计十五事。为权阉汪直所诬,谪戍重庆卫。二十年(1484),再度巡抚辽东,次年任漕运总督。弘治(1488—1505)中历任兵部、吏部尚书,严核将校,罢黜贪懦,屡平西北边塞。正德二年(1507)权阉刘瑾乱政,被罢官。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有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卒谥端肃。有《马端肃公诗集》、《马端肃奏议》等。《马端肃奏议》集五十五篇,乃嘉靖丁未(1547)其孙马天琇编次,并以恩命录、行略、墓志等文附之,所载多和明史及本传印证。有《四库全书本》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唐代僧百丈怀海(720~814)撰。据全唐文卷四六六陈诩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谓,百丈语录之编集者为门人神行梵云,然百丈语录曾一度散轶,至明代始再行编印,而编者姓名不详。本书今分别以语录、广录等名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四家语录卷二、卷三),及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一、卷二。内容皆系长文之垂示,百丈引用报恩、涅槃、迦叶、宝积等经,及宝志、傅翕、僧肇等人之语句,并论述华严、金刚、般若等经之说,由此诸说可略窥百丈思想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