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集

作者:纪昀
庚辰集

《庚辰集》是纪晓岚所编纂的一部清代诗歌集,此书编纂缘起在纪晓岚撰写的序文里有说明:“余于庚辰七月闭户养疴,惟以读书课儿辈……日取数首讲授之,阅半岁,又得诗二、三百首,儿辈以作者登科先后排纂成书,适起康熙庚辰,至乾隆庚辰止,因名之曰庚辰集……其初,但有评点,既而,儿辈考询字义,呶呶然不胜其烦,因于及门李子文藻、吴子钟侨、张子天植、孟子生蕙等检阅诸书,为之注……辛已十月十日,河间纪昀书。”可见此书乃纪晓岚赋闲在家养病之时,“为课儿辈”而主持编纂的。《庚辰集》全书共5卷,收录185名作者的诗作251首。卷一至四收录馆阁诗,卷五收录应试之诗。所谓“馆阁”,乃北宋时掌管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的昭文馆、龙文阁等机构。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馆阁中人常须应制作文章,其文体、书体皆力求典重式致,世称“馆阁体”,馆阁诗亦由此而来。

猜你喜欢的书

费德里哥

费德里哥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爵爷费德里哥心地善良、热情机敏,却嗜赌成性,不仅输光了家产,还害他的十二个朋友失去了性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得到耶稣的三个恩典,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他不仅愚弄“地狱的王”和死神,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最终拯救了他的十二个朋友。 《费德里哥》是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梅里美一部小巧精致的短篇小说。梅里美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宗教传说和世俗道德,讲述了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不断的精彩故事。

乾隆环县志

乾隆环县志

清代高观鲤纂修,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高观鲤,浙江仁和人,乾隆戊辰科进士,同年任环县知县,亲自动手编志。全志共十卷。卷一沿革:疆域、山川、古迹、城池、县治、仓库、坊市、桥梁;卷二祠祀:墓道;卷三学校:祭器、乐器、书籍、社学、乡饮;卷四田赋:盐课、杂税、物产、风俗;卷五兵防:烽堠、邮传;卷六职官:仕迹;卷七仕籍:进士、举人、贡生、武科;卷八人物:忠节、孝义、勋业、赠官、流寓、隐逸、方伎、列女;卷九艺文:颂、讲、记;卷十纪事。为环县最早的一部县志,今仅存手抄本两套,存环县档案馆。该志上限自明崇祯间,下限至清乾隆十九年。j

猴刺客

猴刺客

短篇小说。黄翠凝著。载《月月小说》第二十一号后所附的《周年纪典大增刊》,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出版。标“侦探小说”。 小说写的是一起恋爱引起的谋杀案。故事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化学家马伟生与靓女冯宝琴已订婚。又有一美术家林国材爱上了宝琴,求之不得而妒忌马伟生。于是养一猴子,塑伟生泥像,日日令猴子持匕首刺之。练习既熟, 尚不敢立即遣它去行刺,便把一位叫小凤的女子介绍给伟生,希图借此离间马、冯关系。不料马伟生不为小凤所动,至宝琴家解释清楚,两人相爱更笃。于是林国材乃起了杀心,乘他们两人一日晚上听音乐会归时,在宝琴家门口令猴子刺死伟生。但此案马上被侦探王敏卿勘破,林国材当即被捕下牢。 这篇小说名为“侦探”,而侦探过程十分简单,情节也不甚曲折引人。它的特点在于: (一)刺客是一只猴子,较一般谋杀案为新奇。(二) 故事发生的时间定为二十一世纪,作者以为那是自由恋爱已为当然的时代。在马伟生和冯宝琴谈到二十世纪男女婚姻仍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都以为那是“野蛮专制”时代,颇为之惊讶。从这里可以隐约看出些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对现实制度的批判。(三) 作者以林国材离间、谋杀等行为的动机皆出于爱情,因此并没有从道德上把他定为无耻小人,篇末写到林国材在警察长前的朗声自陈时,行文间更带有赞赏的意思。这样,造成悲剧的双方非为正邪善恶之争,这在中国小说中也是一个新的因素,值得注意。

脱了轨道的星球

脱了轨道的星球

长篇小说。张资平著。1931年现代书局出版。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家乡在岭南,高祖父在前清开绸缎庄发了财,但到祖父、父亲这两代家道中落。父亲为谋生曾到过南洋,但回家为祖父奔丧连丧葬费都不够匆中一贫如洗,父亲只得开一蒙塾,“我”也跟在父亲身边读书。17岁时,父亲打听到省城官费的测绘学堂开始招考,于是东筹西借了二十块大洋,送“我”去省城考试,“我”为能在省城学校念书兴奋异常。但在复试时,“我”被一篇史论难倒,名落孙山,怀着沮丧的心情回乡,在一个初级师范学校混了两个多月。后来又去参加清华学校的考试,并取得了复试的资格,但因家中久不寄钱,只得替人代考,最后决定安心在高等巡警学堂学习。当时许多有为青年积极献身革命,而“我”则为保持世家的门面,仍醉心于科举考试。自从顶替别人考试之后,便知道人立足于世应准备几个假面,从此“我”的精神开始向病态方向发展,不仅对蓬勃发展的革命高潮漠不关心,还仍在自己个人的小天地里怨天尤人,真象一颗没有轨道的暗星,完全无目的地在天空中乱碰乱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部自传体小说塑造了一个在大革命动荡年月里,仍一心只求自身荣华而远离时代的青年形象,然而在那样动荡的岁月里,他的理想又不可能实现,因而成为社会的多余人,整天愁眉苦脸,找不到出路,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小说采用第一称手法,富有抒情性,写得情真意切,很有感染力。

自说经

自说经

《自说经》(巴利文:Udana),为佛教典籍,此经在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语《巴利大藏经》中收于小部 (佛经)十五尼柯耶第三部。该经主要是叙述佛陀(释迦牟尼)从证得缘起法至入涅槃的一生游行教化。

镡津文集

镡津文集

凡十九卷。宋代契嵩(1007~1072)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为明教大师契嵩之文集。镡津(广西藤县)为契嵩之生地,故本书名为‘镡津文集’。契嵩属于禅宗云门宗,博通儒佛,对于当时儒家之排佛论力加反驳,而倡儒佛一致论。卷一至卷三为辅教篇。卷四为皇极论与中庸解。卷五至卷七为论原四十篇,系以佛教之立场论儒家礼乐、四端、仁孝等。卷八为杂着六篇与书状。卷九、卷十收录仁宗皇帝之书状。卷十一收录六祖法宝记叙等序文二十三篇。卷十二题为志记铭碑。卷十三收录碑记铭表辞等七篇与述题书赞传评等十二篇。卷十四至卷十六题为非韩,反驳韩愈等人之排佛论。卷十七、卷十八为古律诗一二九首。卷十九收录石门惠洪礼嵩禅师塔诗等诸师之诗文。契嵩儒佛一致之思想影响宋代以后之佛教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