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鹤山人词话

作者:郑文焯
大鹤山人词话

郑文焯撰,龙沐勋辑。大鹤山人郑文焯为近代词学大家,批校宋人词集甚多,朱黄满纸,颇具新意,然散落海内藏家。1933年龙沐勋附记:“友人唐圭璋君,方议汇刊词话,属为搜辑遗佚,因拟汇录先生批校各集,兼及遗札中之有关于词学者,为《大鹤山人词话》若干卷,以报唐君,并先揭载本刊(《词学季刊》),为海内治词者之助云。”是编辑录《东坡乐府》(据《彊村丛书》本)批校语二十五则,如《永遇乐》(天末山横)一首,文焯按:“此词又见《石林词》,元刻既无之,毛本又以意题作‘眺望’,当据元刻及叶梦得词,删去此阕。”有的则用评语,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评语云:“煞拍画龙点睛,此亦词中一格。”另有附录“郑大鹤先生论词手简”五通、“大鹤山人词集跋尾”十一则、“大鹤山人论词遗札”二十四则,还有戴正诚辑“大鹤先生手札汇钞”十九则等,对研究郑文焯词学观点皆有助益。《词话丛编》据《词学季刊》辑入。

郑文焯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道园学古录

道园学古录

诗文集。元人虞集(1272—1348)撰。五十卷。集字伯生,号道园,祖籍四川仁寿,迁居江西崇仁。历官国子助教、国子祭酒。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卒谥文靖。以编《经世大典》负有盛名。有《虞文靖公诗集》、《道园遗稿》。虞氏为元著名学者、诗人。当时宗庙朝廷典册、公卿大夫碑版,多出其手。是书为其门生李本等整理,于至正六年(1346)刻印行世。全书分为四篇。包括在朝稿、应制稿、归田稿、方外稿。总计收各类诗七百余首,各类文八百余篇。诗以应酬赠答及题画之作居多,辞丽韵雅。后期诗转沉郁,表现厌弃官场生活,向往归老田园。虞集词在元代为上品。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将虞集与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曾巩相比,则为过誉。有明景泰、嘉靖刻本及《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民国间中华书局铅印本较为通行。

天禄阁外史

天禄阁外史

《天禄阁外史》包括《宾韩》、《宾鲁》、《宾齐》、《宾魏》、《宾秦》、《宾晋》、《宾蜀》、必宾楚》八卷,共104篇。旧本题汉黄宪撰。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而冠以王鏊之序。词旨凡鄙,显出一手。朱国桢《涌幢小品》载徐应雷《黄叔度二诬辨》曰:黄叔度言论风旨,无所传闻。入明嘉靖之季,昆山王舜华名逢年,有高才奇癖,著《天禄阁外史》,讬於叔度以自鸣。舜华为吾友孟肃诸大父行,余犹及见其人,知其著《外史》甚确。自初出有纂入东汉文者,时舜华尚在。而天下谓《外史》出秘阁,实黄徵君著,则後世曷从核真赝乎?又李诩《戒菴漫笔》曰:《天禄阁外史》乃近年昆山王逢年所诡讬者。迩有馀姚人御史某(案:即刻《两京遗编》之胡维新,)沾沾以文学自喜,杂此文於左、国、司马诸篇中刊行,颁於苏常四郡学官,令诸生诵习之,殆亦一奇事也。据其所记,则此书出王逢年,明人巳早言之。考张孔教《雲谷卧馀》,所言亦合。而流传之本仍题黄宪,殆不可解。王铖《读书蕞残》曰:其宾秦文中有《党锢》一篇,考《後汉书》本传,陈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是党祸未起,宪巳谢世矣。又宾晋文有《董卓篇》,益不相见,辨其伪迹甚明。惟谓传自谢安,或者即其门下士及子弟所为,则仍为伪序所欺,失考甚矣。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此篇为钟离权《破迷正道歌》后半首,《正统道藏》单出为一篇,收人洞真部玉诀类。诗言内丹修炼法。认为修炼之道,须采合先天二炁,聚真炁于太空,以乾坤为鼎器,「拨得阴阳归掌内。顷刻中间造化生」,此即「混沌凝神神仙道」。

鸟语

鸟语

鸟语,中篇小说,徐訏著。全书15小节,完稿于1950年11月30日,香港夜窗书屋出版。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一个传奇唯美的故事。「我」由于患了严重的精神衰弱而去乡下回澜村休养。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子,这个被世人称为「白痴」的女孩子不通世故无法融入尘世,她无法弄懂国语、算术、自然、地理等知识,却有着一颗与自然贴近的心,她能听懂鸟语,能够理解诗中的情趣,并且透过文字进行诗意的赏析……

金刚錍显性录

金刚錍显性录

凡四卷。宋代孤山智圆(976~1022)集。全称金刚錍论显性录。收于卍续藏第一○○册。本书系唐代僧荆溪湛然所著金刚錍论之注释书。天台宗山外派孤山智圆,于书中公然对四明知礼之山家派挑起论争。古来山外派学者之论著中所谈义理较为偏谬,向为山家派所驳斥,然本书对于金刚錍之释义,堪称优越,甚至山家派亦屡加引用。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

西晋录失译人名,唯首品即犯戒罪轻重,并目连所问二经,下诸品,与五部律,及诸律论,俱多矛盾。曾于毗尼集要卷首稍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