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辛词说
作者:顾随
词论,顾随著,顾随先生一生留存下来的诗词论著仅有两部,一是《稼轩词说》,一是《东坡词说》。《稼轩词说》作于1943年夏,后因弟子吴小如之约,1947年始连载于天津《民国日报》,这期间,多在友朋、弟子间传看。《稼轩词说》为其诗词评论的经典之作,相比于理的阐释,顾随更倾向于情的流露。他的文风如小品,散澹纯朴,于或谐谑、或平易、或风致款款、或余音袅袅的评述中,字字生出光辉来。其文章“文笔华赡、金句密集”,得辛词之高义,间或夹杂《老子》《庄子》《诗经》《离骚》《史记》《六祖坛经》《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及种种杂家之言、词话妙语,儒、道、禅、诗、词、文无一不通,引用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其思想之凝练、学问之渊深令读者感佩。本书将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合二为一,而顾随针对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进行了见解独到的解说,说辛精警,令人振奋而激动,说苏深婉,令人叹喟而感怀,具有浓厚的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意义,使本书文章篇篇珠玉,精义名言,络绎奔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启迪与享受。
猜你喜欢的书
地球杀场
《地球杀场》是一部英雄史诗般的科幻小说。故事发生在公元三千年的时候,地球已被外星入侵者——塞库洛统治了若干个世纪。塞库洛用毒气毁灭地球人类,对捕获到的幸存者施以暴虐;他们依靠庞大的星系矿业公司,主宰着银河系。在洛基山脉的一个贫瘠荒凉的小山村,幸存的人类过着野蛮人的生活。乔尼·泰勒决定出走山庄,去寻找乐土,不幸落入塞库洛的魔爪。在其他幸存者:苏格兰人、中国人、俄国人的帮助之下,乔尼巧妙地与宇宙间邪恶势力周旋,并运用人类的智慧,战胜了塞库洛和别的企图瓜分地球的外星入侵者。
皇霸文纪
十三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鼎祚字禹金,安徽宣城人。守德子,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尝称之,申时行欲荐于朝,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著述其中。有《才鬼记》、《青泥莲花记》、《梅禹金集》、《历代文纪》、《汉魏八代诗乘》、《古乐苑》、《书记洞诠》、《宛雅》诸书等。此书共十三卷,为梅鼎祚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 《文纪》,以配冯惟讷 《诗纪》,此编上起古初,下迄于秦,故曰《皇霸文纪》。此书虽然网罗繁富,周秦以前之作莫备于斯,不乏菁英,但多辑录多疏,不可据为典要。如屈原《楚辞》,只载三篇,则删所不当。杨慎之伪石鼓文,并出近代,漫无考证。又如 《穆天子传》诗序之类,本各自为书,亦登文集,则录所不当录。但芜杂之中,不乏菁英。陆机所谓: “虽榛楛之勿剪,亦蒙茸于集翠者也”,故病其滥而终取博焉。有 《四库全书》本。
长恨歌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12月。诗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对它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从作者的构思看,旨在讽谕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玄宗为戒,不要因“重色”而荒淫误国,造成“长恨”。全诗分为两大部分。从开头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1部分。写安史之乱前的玄宗和贵妃,着意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2部分写“长恨”本身;着意表现他们的相思。前一部分重在写实,后一部分重在虚构,二者紧密结合。全诗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流畅,抒情气氛浓厚,具有和谐美,是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后代戏曲《梧桐雨》和《长生殿》等皆受其影响。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史通削繁
四卷,清纪昀撰。唐代刘知几所著《史通》内外共四十九篇,论史家体列,辨别是非,述古籍之源流及杂评古人得失,贯穿古今,洞悉利病,为史家之圭臬。但该书是非任情,往往有意护圣贤之所短,前人中有黄叔琳撰《训故补》、浦起龙撰《通释》对此予以纠正。纪昀即在前人基础上,根据浦氏本逐一加以评点,认为可取之处就用朱笔记下,而纰缪之处就用绿笔点之,其中冗漫之处又用紫笔标示出来。然后删去绿、紫所点部分,将剩余部分排比成文,是为《史通削繁》四卷。全文删除的有《载言》、《表历》、《疑古》、《点烦》诸篇,全文抄录的有《载文》、《补注》、《邑里》、《品藻》、《直书》、《曲笔》、《鉴识》、《核才》、《烦省》、《杂述》诸篇,其余的皆按其精华、芟其芜蔓,阐幽决奥,理正词明,文皆相属。书中亦有删削过当之处。涿州卢氏在广州刊刻此书,浦起龙的评注也同时附于书中。有清道光十三年刊本。
百可漫志
本书所录明代人物逸事,朝章典故,风尚民俗等,有补史缺,但也有不经之语。本书有纪录汇编本,今据此标点整理。
韩诗外传
汉初的一部征引《诗经》诗句以证事的著作。韩婴作。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韩诗》的创始者韩婴,曾“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汉书·儒林传》)。据此则《韩诗内传》与《韩诗外传》皆为阐述《诗经》旨意的著作。《韩诗内传》于南宋时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其内容。但现今流传的《韩诗外传》的内容,并不是阐释经义的,它的每章都是先讲一则故事,尔后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加以证实。这种引《诗》以证事的方法,早在《论语》等先秦诸子散文中即已运用。汉代除《韩诗外传》外,刘向的《说苑》、《新序》、《列女传》也用此种体例。可见《韩诗外传》虽然关乎到《诗经》,但它并不是一部研究《诗经》的学术著作。《四库全书总目》说:“《韩诗外传》引《诗》以证事,非引事以明《诗》”,它并不是关乎《诗》义的著作,因此,《四库全书》只把它附在《诗经》类的最后。关于《韩诗外传》的流传与版本,据《汉书·艺文志》说共6卷,《隋书·经籍志》作10卷,今本也是10卷。清人赵怀玉有《韩诗外传校》,周廷寀有《韩诗外传注》,吴棠合刊为《韩诗外传校注》,一般被认为是善本。现代学者许维遹有《韩诗外传集释》,有中华书局1980年初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