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辛词说

作者:顾随
苏辛词说

词论,顾随著,顾随先生一生留存下来的诗词论著仅有两部,一是《稼轩词说》,一是《东坡词说》。《稼轩词说》作于1943年夏,后因弟子吴小如之约,1947年始连载于天津《民国日报》,这期间,多在友朋、弟子间传看。《稼轩词说》为其诗词评论的经典之作,相比于理的阐释,顾随更倾向于情的流露。他的文风如小品,散澹纯朴,于或谐谑、或平易、或风致款款、或余音袅袅的评述中,字字生出光辉来。其文章“文笔华赡、金句密集”,得辛词之高义,间或夹杂《老子》《庄子》《诗经》《离骚》《史记》《六祖坛经》《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及种种杂家之言、词话妙语,儒、道、禅、诗、词、文无一不通,引用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其思想之凝练、学问之渊深令读者感佩。本书将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合二为一,而顾随针对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进行了见解独到的解说,说辛精警,令人振奋而激动,说苏深婉,令人叹喟而感怀,具有浓厚的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意义,使本书文章篇篇珠玉,精义名言,络绎奔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启迪与享受。

猜你喜欢的书

岁序总考全集

岁序总考全集

陈三谟撰,历法和天文学的全集。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法体系、节气规律、星座运行等知识,并提供了相应的考证和解读。这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历法和天文学的重要资料,对于深入了解古代时间观念和科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外官新任辑要

外官新任辑要

凡新选官员在京即写本省各上司禀帖及本属书役头谕一道或借州县官封发逓此谕发后必有书办头役茶房前来名曰头接并红示湏知事宜宪纲舆图志书册籍等项先将红示红批标发传接手本必湏回明官府派定经理接到手本之时可即细看各房各班各姓逐一查明

洞玄灵宝河图仰谢三十六土皇斋仪

洞玄灵宝河图仰谢三十六土皇斋仪

洞玄灵宝河图仰谢三十六土皇斋仪,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原书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施行「三皇中元祈请大斋」之科仪。依次向东、南、西、北四方九垒三十六地(每方九地)皇君礼拜忏悔,启告祈祷社稷之尊隆、庶民物之康阜,希望土皇君「降大慈之恩、流罔极之泽、垂救度之福、赐更造之仁,使道达神气、和合灵官卫护某身,原赦宿新无量罪咎,矜奖即今,改悔丹诚」。并希望:「以是功德,归流某七庙之灵九玄七祖,一切先亡同得离幽苦、上升福堂、转轮成真、利祐见在,使陵庙坟基肃宁,殃注断绝,官宅安稳,怪梦消除,二仪交泰,则七曜调明风雨,以时暄凉应节,黎庶咸安,兵戈止息,天下太平,丑虏归降,某所苦某病即蒙差愈,或官司盗贼即得免过,众灾度脱寿命延长。皇家道德日盛,四海灾消祯祥云集。八节安和,一切群生咸蒙福庆,俱服正教。同归自然得道之后,与皇合真。」按本书所载科仪及上启文辞,与《洞玄灵宝河图仰谢三十六天斋仪》几乎完全相同,唯有三十六地皇君名号尊讳与三十六天帝君不同:两种斋仪原本当合编为一书,《正统道藏》编者误分为二。

重阳分梨十化集

重阳分梨十化集

道教著作。金代王喆撰,门人朱抱一编,二卷。卷首有宁海州东牟乡贡进士马大辨序,撰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癸卯(1183年),述马丹阳夫妇入道本末甚详。谓分梨十化者,乃王重阳初化马丹阳时,令其弃家学道,马丹阳夫妇未肯轻从,王乃锁庵百日,每十日索一梨分送马丹阳夫妇,自两块至五十五块。每分送皆作诗词歌颂,隐以内丹性命双修微旨,令其断妻子缠缚,脱家庭樊笼,断酒色财气,调和神气,返照心性,以求神仙之乐。丹阳悉皆酬和,由是达天地阴阳奇偶之数,明性命祸福生死之机,遂屏俗累,改衣冠,焚誓状,夫妇并出家从师。此集原为 《重阳教化集》之中集,《道藏》编者将其分出单行,共载王重阳与马丹阳夫妇唱和诗词八十余首。其中亦有见于《重阳全真集》、《渐悟集》、《神光粲》中者。载《道藏》第七百九十六册、《道藏辑要》 胃集。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二卷,清续法集并跋。戴京曾序,前附日诵。简称《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势至疏钞》。佛典注疏。清康熙十八年(1679)续法集。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注释书。作者在《刻势至疏钞缘起》中称:“康熙十七年冬,一夜梦本师和尚为讲《势至章》,比晓细研清凉《疏钞》,遂于腊月八日开释,历己未(1679)元宵搁笔。”书前有般刺密帝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并含有续法之述劝文。注释大分为三:(1)通序大意;(2)开章释文;(3)结答圆通。本书于康熙十九年刻印流通。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佛典注疏。唐昙旷著。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唐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的注疏。本书认为修道必须“从浅向深,从分向满”,“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入道次第”。正文前有作者自序,对研究法相宗的传承、智周的生平及著作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