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古楼词话

作者:夏敬观
忍古楼词话

词学著作。夏敬观著。凡八十三则。记录近现代词人轶事及其作品,并略加评论。论词以自然、意境新颖、词境空灵、俊丽雅切、精婉有致、诗笔不为词伤、词笔不为曲伤、不失天然之美等为上。唐圭璋《词话丛编》据《词学季刊》收录。是书以词人为纲目,然不按年代先后排列,而依《词学季刊》发表的次序编排,所记清末民初至近代词家名流有王鹏运、文廷式、郑文焯、陈衍、王闿运、徐珂、吴湖帆、叶恭绰、张尔田、杨铁夫、邵瑞彭、严复、易孺、潘兰史、吴梅、冒广生、汪东、夏承焘、卢冀野、赵尊岳、龙榆生等近九十家,大多为作者昔时相从或共游唱和之作,极有文献资料价值。

夏敬观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灾难之城

灾难之城

莱特镇原本是个安详和睦的市镇,并以莱特国家银行总裁约翰·莱特为首的家族为中心,直到莱特家族出现了崩毁…… 莱特二女儿诺拉与银行积极上进、独立自主的银行首席出纳员吉姆·海特有了婚约,约翰特地送给小俩口一栋新装潢的房子,作为结婚礼物,吉姆却在此时无声无息的离开莱特镇。婚礼取消,小屋也不住人了,其他住进小屋的人也都心脏衰竭致死,因而被冠上“灾难之屋”的称号。 埃勒里·奎因来到莱特镇,租下“灾难之屋”,也踏进莱特家族的生活,甚至偷偷喜欢上莱特家的三女儿帕特里夏。就在此时,吉姆回来了,诺拉欣喜若狂,在众人怀著既惊讶又喜悦的纷杂心情下,两人当众决定立刻结婚。悲剧的开幕铃声响起了……

她为什么死

她为什么死

《她为什么死》将作者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都囊括其中。早期小说是有关“爱与美”的,表现了作者从开始追寻“爱与美”的理想到最终幻灭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和博爱思想。中期小说是忧患深沉、凝重宏阔的农村小说,体现了作者由起先的关注理想人生,到逐渐对人生的伤感甚至一度消沉,但最终作者走出了困境,进入了现实世界,开始转向关注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后期是政治高压下的悲感情怀小说,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投身民主运动的热情。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五代后蜀道士彭晓撰。南宋《秘目》、《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彭晓撰《参同契明镜诀》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以此书附录于《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之后,收入太玄部。书中有《鼎器歌》,歌咏炼丹所用鼎器制度。又有《明镜图》,其图由八圈同心圆组成。依次标举八卦、二十八宿、月象、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十二地支及四时、五行之名。旨在图解《参同契》所述,卦爻天象阴阳消长变化之说。

萍踪寄语

萍踪寄语

现代通讯报告集。邹韬奋著。本书分初集、二集、三集,分别于1934年6月、9月和1935年6月由生活出版社出版。1933年,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鲁迅和蔡元培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执行委员。同年6月民权保障同盟的负责人之一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邹韬奋也被列入“黑名单”,被迫于7月14日流亡欧洲进行考察,先后到过意、法等国,后住伦敦,研读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次年2月,又去比、荷、德诸国考察,7月从伦敦回到莫斯科。这3部作品就是作者根据自己考察学习的见闻写成。初集记述作者离开祖国后,在旅途中和到达意、法、英等国后的见闻,其中关于英国情况的报道占大部分。在离开祖国的半年中,作者在英国考察就占去了4个月的时间。在考察中,作者特别注意华侨在国外的命运,深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民族的“贱视”,同时也感到英帝国已经走向没落。第二集和第三集主要报道德国和苏联的情况。其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作者考察的重点。他看到德国希特勒纳粹政府统治下的失业和种族歧视特别严重,深感欧洲“列强”国家,“一方面是少数人的穷奢极欲,生活异常阔绰;一方面是少数人的日趋贫困,在饥饿线上滚!”而苏联在完成农业“集体化”后,正在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方面都出现生气勃勃的现象。对苏联现实中的缺点,如官僚主义、工作效率低等,他也严正指出,但确信他们的目的“是要造成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作者通过考察,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崭新的社会主义苏联进行对比,注意让事实说话,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评论。作品文笔朴实、通俗易懂。

祖英集

祖英集

诗别集。北宋释重显(980—1052)撰。二卷。重显,俗姓李,字隐之,遂宁(今属四川)人。居明州(今浙江宁波南)雪宝寺,僧人。皇祐中赐号明觉大师。此集为其弟子文政于天圣十年(1032)辑成,卷首有文政序。收诗二百二十首。其诗多涉禅宗,与道潜、惠洪诸人蹊径稍别。五言诗“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草随春岸绿,风倚夜涛寒”等句皆天然拔俗。七言绝句《自贻》、《送僧喜禅人回山》诸篇则风致清婉,琅然可诵。有《四库全书》本,《宋人集》丙编本,《四部丛刊续编》本。

建炎笔录

建炎笔录

杂史。南宋赵鼎撰。3卷。上卷自建炎三年(1129)起至绍兴二年(1132)十一月止,称《己酉笔录》。中卷自绍兴六年八月起至同年九月十七日止,称《丙辰笔录》。下卷自绍兴七年九月至同年十二月十二日,称《丁巳笔录》。是书按年系日,详记朝廷大事,于皇帝迁播、平定苗刘之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