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记

作者:无心子
金雀记

传奇剧本。明无心子作。二卷三十出。叙晋时潘岳貌美,每出,妇人必投之以果。元宵灯市,井王孙之女文鸾遇潘岳,以一对金雀投之。井王孙为女择婿,甚爱潘岳诗,以女许之。潘岳以金雀为聘礼,两人成亲。后潘岳往河东谋职,临别,两人各执一金雀。潘岳慕青楼女子巫彩凤美貌、贞节,又以金雀为聘。晋武帝得见潘岳赋,甚喜,令其往河阳任职。文鸾往河阳寻夫,途遇出家为尼的彩凤,又见金雀,劝其为潘岳妾。文鸾至河阳,佯装不容,却将彩凤接来。潘岳终与一妻一妾团聚。潘安掷果事,《晋书》本传有载,亦见《世说新语》。青木正儿评此剧,“秾艳之中,颇有滑稽风味,写晋代文士之风气,稍得神似,为典雅之喜剧中成功作品”(《中国近世戏曲史》)。有明崇祯间白鹤山樵校刊本、明末汲古阁原刊初印本、《六十种曲》本。

无心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再婚的女人

再婚的女人

《再婚的女人》(1948年)写一个再婚的女人,她先前的婚姻如死人的阴影投射在再婚后的夫妻之间,然而作为母亲,她忍辱负重,怀着强烈的诚挚的爱子之心,终于盼来了女儿的长大、嫁人。作品歌颂了一位普通的、受尽生活磨难的母性的不屈不挠的坚韧品德。虽然作品中一直笼罩着压抑的调子,却让人深味人性的伟力。

东岳大生宝忏

东岳大生宝忏

元代加封东岳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本忏当出自元。述忏仪,包括净坛咒、归依、敬信、步虚及忏词等。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经学著作。春秋卜商(子夏)撰。是 现存最早的《易经》。已佚。《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及 李鼎祚《周易集解》因引其部分佚文而得已留存。此 书所辑留的只有对《易经》原文进行注释的部分。所 注极为精辟,虽保留下来的不多,但对春秋时代的易 学水平也可窥见一斑,故价值极为珍贵。该本载《汉 魏二十一家易注》卷首。清代辑本有孙堂辑《子夏易 传》1卷,载《汉魏二十一家易注》。黄奭《子夏易 传》,见《汉学堂丛书》。马国翰《周易子夏传》,收 入《玉函山房辑佚书》。张澍《子夏易传》,载《二酉 堂丛书》及孙冯翼《子夏易传》1卷本。

蜜柑

蜜柑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初版。收《初八那日》、《晨》、《早餐》、《蜜柑》、《乾生的爱》、《看爱人去》、《草绳》、《猎野猪的故事》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小说或记叙乡村生活的情趣,或描写下层人民的不幸,或反映都市中上层阶级生活的空虚与无聊。《猎野猪的故事》记述了宋妈小时候奋力捕捉钻进窝棚的小野猪的趣事。《初八那日》描写家中为他“定亲”时,不幸死于场里被大风刮坍下来的黄松木下。《蜜柑》和《晨》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了中上层人士的无聊与空虚。前者通过某大学S教授家的一次聚餐,表现了大学生们热衷于谈情说爱的庸俗心态。《晨》记叙岚生太太精心烫发时,报上一则“为烫发,闺范女子大学的学生烧死一对”的新闻将她吓得魂不附体。作品在幽默的笔调中,曲尽鞭挞和讽刺。

风雪之夜

风雪之夜

连载于南京《中央日报》副刊《中央公园》,1936,8/1-1937,9/10,作者已去世,本书未完成。《风雪之夜》讲的是大将军的五个儿子在家族没落后与其母亲在生活困境中的一系列故事。北平的冬天,没落后的邓家住在租的四合院里,天寒家中绝粮。五个儿子在经历各种来自生活和世人的蹂躏和白眼之后,齐心协力努力工作。

尔雅

尔雅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解释词义和名物的词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词典之一。成书于约公元前2世纪。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今本共3卷,19篇。内容分为19类,以“释某”为标题,其中首3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词语,并将古书中与此有关的同义词分别归并成若干条目,用当时通行的词语作解释, 集中保存了古词和古义,成为后世训诂的重要依据,是研究上古词汇,阅读古籍和了解上古社会的重要资料。唐宋时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专著有晋代郭璞《尔雅注》、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近人陈玉树《尔雅释例》等,这些注本大多取材广博,各有创见,为研究《尔雅》较有成就之著作。另外,仿照、补充、增广、辅佐《尔雅》的训诂书也应运而生,有汉代《小尔雅》、三国魏张辑《广雅》、宋代陆佃《埤雅》、罗愿《尔雅翼》、明代朱谋讳《骈雅》和方以智《通雅》等。今存善本为明景泰刻本。有1983年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