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集

作者:韩驹
陵阳集

诗别集。或称《陵阳先生诗集》。四卷。宋韩驹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韩子苍集》三卷,并云:“王黼尝命子苍咏其家藏《太乙真人图》诗,盛传一世。宣和间,独以能诗称云。”可知此三卷本为诗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陵阳集》所五十卷,另录诗集《陵阳集》四卷、《别集》二卷。《宋史·艺文志》著录《陵阳集》十五卷、《别集》三卷。这些卷次不同之本,皆轶。现传四卷本之《陵阳集》乃取自黄汝嘉于南宋宁宗庆元(1195—1200)年间所刻《江西诗派》。《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江西诗派》一百三十七卷、《续派》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吕本中《江西宗派诗集》一百十五卷、曾竑《江西续宗派诗集》二卷。因今存韩集乃明末从江西诗派总集中所抄,故卷首次行有“江西诗派”四字,卷中语涉宋帝皆空格,尚存旧式。《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清末宣统二年(1913)沈曾植刊江西诗派韩驹、饶节二家集,刻《陵阳先生诗》四卷、《校勘记》一卷。

韩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父与子

父与子

长篇小说。作者屠格涅夫,俄国作家。小说描写19世纪50年代俄国农奴制废除前夕新旧思想的斗争。主人公巴扎洛夫是个平民出身的青年医生,他随他的同学阿尔卡狄到乡下的家里做客。他们抵达后的第二天,便展开了两代人的对立。巴扎洛夫憎恨阿尔卡狄的叔父巴威尔和父亲尼古拉用自由主义进步的幌子,坚持贵族地主的生活方式,维护摇摇欲坠的贵族特权,致使他们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思想冲突。尼古拉感叹自己已被儿子的时代遗弃,而阿尔卡狄又因父亲以排除偏见的宽大胸怀来包容他,而觉得羞愧,原谅了父亲和女管家的态度。由于巴扎洛夫的平民气质,使佣人们对他产生好感,但他和巴威尔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了。后来,巴扎洛夫离开了乡间,到了省城,应有钱的寡妇阿金左娃的邀请,到她的庄园做客。阿金左娃的美丽与自信,强烈地吸引着一向把恋爱视为愚蠢游戏的巴扎洛夫,他无法抑制心中的热情,向阿金左娃表明了爱意,尽管阿金左娃的心也因他而迷乱,但理智终于战胜了感情,拒绝了巴扎洛夫。巴扎洛夫带着失恋的苦闷情绪,回到了乡下父母身边,但双亲殷勤地呵护,却反而使他更加心烦并再次离开了家,又回到了阿尔卡狄的家,并开始进行热爱的科学实验。但不幸的是,巴扎洛夫和巴威尔又发生了争吵,并差一点决斗,巴扎洛夫再次整装回了老家。回到家乡后,巴扎洛夫开始行医,在一次解剖尸体时,不小心弄伤了手指并感染,患了绝症。就在巴扎洛夫死期将近之日,阿金左娃带着医生来到了他的身边。巴扎洛夫是19世纪60年代的以科学代替神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的典型人物,但他远离人民,思想上实际是个虚无主义者。

圣寿万年历

圣寿万年历

八卷。附律历融通四卷。明朱载堉撰。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皇宗室。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统》、《律吕质疑辨惑》。明代所用大统历实为元代授时历,成化以后推交食多有不合,议改历者日众。载堉因撰《律历融通》、《圣寿万年历》于万历二十三年奏进。自谓《授时》、《大统》二历,考古则气差三日,推今即时差九刻。盖因《授时》减分太峻,失之先天,大统不减,失之后天。因和会两家,酌取中数,立为新率,编制成书。其推步诸法及有关岁余、日躔、漏刻、日食、月食、五纬的议论,颇有可取之处。《明史》称他深得《授时历》之义,且能匡其所失。有明万历刊本,总名 《郑世子律历全书》。

洪氏集验方

洪氏集验方

方书,五卷。宋·洪遵撰。刊于1170年。本书汇集作者本人多年试用于临床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或传闻的验方共167首。共录治痢茱连丸、肉豆蔻散、祛疟散、大交感丹等167方,分列于伤寒、中风、痢、疟、霍乱、虚损等病证。该书对炮制的论述较多,如赤脚蜈蚣:酒浸一宿,焙干。草果:面裹煨,面裂为度。苍术:米泔水浸三日,切,焙干。虎骨:细镑,须用酥炙令酥。大半夏:汤洗七次,用生姜自然汁做饼子,炙。天南星:慢火炮裂,去皮脐。但未分类编次,又无标题。对于病证和治法,缺乏必要的阐述。现存初刻本及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宋人医书三种》排印本。

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

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

《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前后集各五十回,署名“抽丝主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书局出版石印本,有绘图。1937年1月13日至3月6日上海《辛报》转载前集五十回,标“吴趼人遗著”。本次整理,以上海书局本为底本。

曲话

曲话

古典戏曲论著。5卷。清人梁廷枏著。卷1系一部戏曲目录集。卷2、卷3是对戏曲作家和作品的评论。卷4是有关戏曲曲谱格律的论著。卷5专论戏曲音韵。其中以2、3两卷价值较高。1、4、5卷涉及的内容前人多有阐发,2、3两卷系作者独具只眼的创见。他一反论剧只重本事和辞藻的传统,而从剧本的结构、立意与效果着眼进行品评,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他指出在剧情结构上,应“以白引起曲文,曲所未尽,以白补之,此作曲圆密处”。他认为剧中人的唱曲必需紧合剧情,不能“与本事没半点关照,徒觉满纸浮词,令人生厌耳”。据此他批评了乔吉的《金钱记》和关汉卿的《玉镜台》,而盛赞吴昌龄《风花雪月》“带白能使上下串联,一无渗漏;布局排场,更能浓淡疏密相间而出”。他认为元杂剧中的神仙戏“头面强半雷同”,“即其中关目、线索亦大同小异,彼此可以移换”。他认为应使戏剧作为“洵有功世道之文”。在结构上他称颂《桃花扇》“脱尽团圆俗套”。在效果上他称颂《长生殿》“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才人,一齐俯首”。并认为《弹词》一出,“字字倾珠落玉而出”,“其感人一至于此,真观止矣”。象这些见解都是作者研磨而得,绝非蹈袭他人之论,深为治曲者所愿闻。

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北凉高昌沙门释法盛译,佛游干陀越国,说法垂毕,微笑放光。阿难请问,乃说往古栴檀摩提太子,广行布施,卖身为奴,得栴檀,医他国王病。及出家山中,以身饲虎,余骨起塔事。与舍身品事义相类,故附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