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楼词话

作者:施蛰存
北山楼词话

八卷,施蛰存著。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大师,他一生的学术成就,涵盖甚广,举凡古典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的与现代文学、翻译,乃至金石碑版的研究等,都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钦佩。本书辑录词学名家施蛰存历年撰写的独具创意的词学论文与他的词学研究名著《词学名词释义》、《花间新集》、《王修微集》等,对研究中国词学发展史与历代著名词人极有启示。

猜你喜欢的书

钦定西清古鉴

钦定西清古鉴

清梁诗正等编撰。本书是梁诗正等奉乾隆皇帝之命,模仿《宣和博古图》体例,于乾隆十六年(1751)编撰而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由内府刊刻。全书凡40卷,卷首列有奉旨办理诸臣,分为监理、编纂、摹篆、绘图、缮书、校刊、监造7类,各类列办理诸臣的职名。本书共收彝器1436件,镜93件,另附钱录16卷。所收大都为殿廷陈列和内府储藏之器,其中伪器颇多,大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三,去伪存真实得千器。本书正文一般先摹绘古器图形,次列拓摹款识并附释文,最后对该器形制、尺寸、重量、铭文等略加说明,例如卷一“商祖鼎”条:“右高七寸一分,深四寸八分,耳高一寸六分,阔一寸九分,口径七寸四分,腹围二尺二寸七分,重一百四十三两。铭只一字曰‘祖’。商人尚质,其词固应尔。按《书》称‘用命赏于祖’,《周礼》‘左祖右社’,故许慎《说文》谓:‘祖,始庙也。’鼎为祭器,用于庙中,铭‘祖’宜矣。”由于本书是敕撰,所以图形摹绘逼真、准确,摹录铭文清晰、严整,使本书不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有较高的保存观赏价值。但本书真伪杂糅,考定不精,是一大缺憾。本书有乾隆二十年(1755)内府刻本、光绪十四年(1888)迈宋书馆铜版影印本和鸿文书局石印小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集成图书公司仿殿本等。

景德镇陶录

景德镇陶录

古代瓷器专著。十卷。清蓝浦著,郑廷桂补辑。蓝浦(生卒年不详),字滨南,号耕余先生。江西昌南(今江西景德镇)人。素善文博学。郑廷桂(生卒年不详),字问台。蓝浦门人。卷一图说,卷二清御窑厂恭记、镇器原起,卷三陶务条目,卷四陶务方略,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卷六镇仿古窑考,卷七古窑考、各郡县窑考、外驿窑考,卷八陶说杂编(上),卷九陶说杂编(下),卷十陶录余论。陶务方略详述了景德镇的十七工与十八作,对研究、了解清代窑业分工有重要文献价值。仿古窑考详列了各种釉色的配方及彩色料,对瓷土、釉料、青料的出产地与精粗记录甚为详尽。历代窑考简单介绍景德镇唐宋至明清各期的瓷窑。杂论则汇辑了唐宋以来有关景德镇的文献记载。此书是反映当时窑业状况和生产实践的专著,是研究景德镇瓷业发展历史颇具价值的文献资料。成书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通行版本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及同治九年(1870年)刻本。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一卷,收人《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主要讲述内丹炼养理论,全书分二十七章。首先论述大道自然无为,化生阴阳五行、天地万物之理。认为圣人法则自然无为之道。故能超凡入圣。其次论述炼养形神炁精之道。认为长生不死之道在于养神炼形,使阴阳配合,坎离交媾,精神不散,形炁不离。修道者能全形保精,神圆炁正,即可返老如婴而成真人。经文最后 论述定神守心之法。认为定神之道在守心,守心在绝念去欲。无欲则心正,心正然后神定,故能不老不死。全书主旨在教人清静无为,炼炁养神,绝念寡欲,以求长生不死。

白蛇传

白蛇传

民国44年(1955)1月北平通俗文艺出版社初版单行本。《白蛇传》是《新白娘子传奇》蓝本原著,该书是张恨水根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的一部经典小说。故事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美丽女子白素贞,与凡人许仙相识相恋,并结为夫妇。然而,这段人妖之恋却不为世俗所容,法海和尚的出现,更是将两人的命运推向了风口浪尖。张恨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素贞与许仙之间深厚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与勇敢。同时,书中也展现了人间百态,描绘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张恨水的《白蛇传》不仅保留了传统故事的精髓,更在其中注入了现代人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这部经典之作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集诸学颂

集诸学颂

集诸学颂,一卷。亲教师寂静菩萨造,民国赴藏学法僧超一译。大藏经补编,第10册。

法华经疏

法华经疏

法华经疏,二卷,宋竺道生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