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欣赏

作者:夏承焘
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唐宋词欣赏》所收三十九篇小文,都是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这三十九篇小文,大半是怀霜同志当年记录整理的。夏先生的说词,潇酒从容,举重若轻,能入而能出,能放复能收,如东坡这作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有水流云起、触处生春之妙。

猜你喜欢的书

平屋杂文

平屋杂文

散文集。夏丐尊著。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12月出版。收作者三十年代的作品。《怯弱者》写街头一青年因腐化堕落而惨死,对目击者的麻木精神予以谴责。《白马湖之冬》记作者创办上虞春晖中学时的生活情趣。《猫》借怀念一只家猫抒发家道中落的哀伤和对亲人的悼念。《命相家》写中学教师沦为江湖术士的坎坷命运。《整理好了的箱子》记抗战搬家的一场虚惊,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钢铁假山》写“一二八”战役后作者在立达学园废墟上捡得一块日军炸弹的碎片,把它当作“惨痛历史的证物”,抒发爱国情怀。作者多取个人日常琐事,但在貌似平淡朴实的文字中散发出浓郁的情致,给人深远的遐想。构思曲折精巧,描述多用白描手法,颇见艺术功力。

红楼余梦

红楼余梦

绮缘之草《反聊斋》已三万言,才及全稿四之一。而此三万言者,皆所以写众生之幻象耳。众生既有幻象,则绮缘胡独而无幻象;众生之幻象既尝述之,则绮缘之幻象又何可独付阙如耶!于是濡我秃笔,砑我残笺,以写绮缘之幻象焉。嗟乎!文字有限而哀感无穷,愿阅者尽作痴人说梦观:而视为《反聊斋》之赘疣可也。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清周济撰,亦称《宋四家词选自序》。自“浙派”朱彝尊编的《词综》问世以后,“常派”张惠言曾编《词选》,以严拣精取、独立旗帜而称著。周济则继张惠言之后,编有《宋四家词选》,更进一步立派别作家数来取两宋词人作品,令人颇难理解。周氏这篇自序,发展了张氏《词选序》的看法,提出“词非寄托不入,非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申之,触类多通”的观点,这是常派论诗的见解。“入出”之说,在诗论、文论、画论中早就谈过,周氏移植于词论并予以阐发,表现了新义。他把填词家的思想修养、才识、艺术造诣和读者体会联系起来,强调了词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观点是相当精辟的,它纠正了过去把词看作是“娱宾遣兴”的工具这一陈旧观念,故谭献赞周氏“入出”说是“千古辞章之能事尽,岂徒填词为然!”周济这篇序文,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作家创作时形象思维的过程和读者欣赏时的种种感受,对后代文学理论影响颇深。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郭廷以编著。四册。依台北“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图书馆所藏图书报刊及其他资料辑录而成,记1912年元旦至1949年12月31日间史事。逐日编排,条列大事。所辑史事,依年区划,分别列举要目,另摘子题,注于页旁,并于卷首冠以年月简表,以为目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大事。上与编著者所编《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清季之部)相衔接。虽间有不准确之处,然不失为研究中华民国史重要工具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1985年出版。

墨辩注叙

墨辩注叙

中国西晋鲁胜著。鲁胜,字叔时,据《晋书·隐逸列传》载,他曾有《墨辩注》和《刑名》两部逻辑学著作,但皆已散佚。现存有《墨辩注叙》一文,是中国自秦汉至清以前2000年间仅存的研究先秦逻辑史、阐述古代逻辑思想的著作,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墨辩注叙》首先阐述了名学的作用,“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广泛的逻辑研究的定义。关于先秦名学的发展,鲁胜这样阐述:“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刑名显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卿庄周,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也。”这里一反史家的传统主张,将墨子学说作为名家的核心和源头,并高度评价其作为逻辑学客观规律的科学意义,鲁胜还十分精当地阐述了先秦逻辑学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指出自秦汉以来500年中,这种传统的正名思想渐已亡绝。他认为在当时儒、佛、道、玄诸家论争的混乱情况下,有必要重新明确逻辑研究的主题。

孟子音义

孟子音义

经书注释。北宋孙奭撰。2卷,卷首 1卷。孙奭奉敕校定,东汉赵岐注。当时因与王旭等 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孟子手音》二书, 并兼引了陆善经《孟子注》以成本书。《孟子音义》能 推究本文,参考旧注,采诸儒之善,删减不同说法之 烦。同时证以字书,质诸经训,疏其疑滞,略其阙遗。 今流传有清嘉庆十八年(1813)日本东都书肆翻刻宋 本、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安邱韩氏岱云刊本、续 《粤雅堂丛书》本、《抱经堂丛书》本、道光二十三年 (1843)许氏影宋一卷本、黄荛圃翻蜀大字《三经音 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