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诗集

作者:白居易
白香山诗集

唐诗别集。40卷。白居易撰。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此书是清人汪立名编纂。汪立名号西亭,婺源人,康熙时官工部主事。全书分为前后两集。前集20卷,分讽谕、闲适、感伤、杂律诗四类;后集17卷,分格、律两类;别集1卷,收其应制及试作诸诗;补遗2卷。前有宋荦序,朱彝尊序,汪立名序,凡例,新著年谱,陈振孙作年谱,元稹序,《旧唐书》本传等。此书参校了明代各本《白氏长庆集》和《唐音丁签》等。经过考证编排,除原注外号增笺释。书中字句,用万间堂校改本,苕溪草堂本、憩间堂所藏泰兴李侍御依宋刻手校本等参校,对错误颇多纠正。《四库全书》据内府藏本收录,其《总目》说:“立名此本,考证编排,特为精密。其所笺释,虽不能篇篇皆备,而引据典核,亦胜于注书诸家漫衍支离。徒溷耳目,盖于诸刻之中,特为善本。”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 (1702),由汪氏 一隅草堂刊刻。《四部备要》据此排印。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用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纸型校订重印。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上清派道士所作。《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上清佩文诀五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五篇,即《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五种符文咒诀合为一卷,收入洞玄部玉诀类。此书为上清派道士书写佩带符文咒诀之汇编,五篇券诀共辑录符文百余条。因书写符文所用卷帛纸板材料的颜色不同,故有青、白、绛、黑、黄之分别。书中分别解释紫文、赤符、隐音、灵幡、真符、上符、内文、真书、玉符、玉文等各种上清符文之名称、神主、形制、佩法、祝词、神效等。其佩带符文之法包括祈禳、供奉、存神、引气等辅助程序。据说依法佩符,可以延福禳厄,受赐仙药,役神制鬼,飞行变化,以至于仙众接引,成仙登真。

大事记续编

大事记续编

明王祎撰。七十七卷。系继吕祖谦《大事记》而作,体例全同吕书而将解题附各条之下,不另作一书。俞恂谓本书起自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迄于宋德祐二年(1276),计一千三百六十五年。传本虽始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却止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可能抄写时有所遗佚。本书纪年及褒贬,与朱熹的《纲目》有所不同。对史实考订同异,较为认真。而于前人的议论,引述颇多,优劣互见。宋庠《纪年通谱》久无传本,刘羲叟《长历》仅《通鉴目录》用以纪年,且亦已散佚。以上二书本书有所引用,可备参考查核。

醴泉笔录

醴泉笔录

两卷,北宋江休复(一○○五~一○六○)撰。该书皆记北宋之杂说杂事,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据清刻本首次整理。

般若心经疏诒谋钞

般若心经疏诒谋钞

般若心经疏诒谋钞,一卷,宋智圆撰,日本智空刊行跋。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唐代僧百丈怀海(720~814)撰。据全唐文卷四六六陈诩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谓,百丈语录之编集者为门人神行梵云,然百丈语录曾一度散轶,至明代始再行编印,而编者姓名不详。本书今分别以语录、广录等名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四家语录卷二、卷三),及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一、卷二。内容皆系长文之垂示,百丈引用报恩、涅槃、迦叶、宝积等经,及宝志、傅翕、僧肇等人之语句,并论述华严、金刚、般若等经之说,由此诸说可略窥百丈思想之一斑。

达摩多罗禅经

达摩多罗禅经

原名《禅经修行方便》或《修行方便禅 经》,亦作《修行道地经》《不净观经》。佛教经典。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义熙六年(410)或七年(411)译出。介 绍罽宾高僧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佛陀斯那)的禅法,而以佛 大先的禅法为主。佛大先受禅法于婆陀罗,婆陀罗受学于 来罽宾的天竺僧达摩多罗,而达摩多罗所传属上座部禅 法。主要讲五门禅,或称五停心,指不净观、慈悲观、界分 别观、因缘观、数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