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园词评

作者:黄苏
蓼园词评

清黄苏撰。黄氏所著《蓼园词选》选录唐宋词人八十八家,共二百十三首。每首词下,大多先择录名家词话或宋人词选、笔记等作笺,然后加以按语。如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下先引《古今诗话》、《林下词谈》和沈际飞评语,后按云:“柳绵”自是佳句,而次阕尤为奇情四溢也。有的径自评述,如张元幹《石州慢》(寒水依痕)。所作按语,或笺释词语,或结合作者身世以阐明词旨,或分析章句结构、用笔炼字等以显示其词学见解,或借评述古人词作以抒发其忧国之心和抨击时弊之意。所写评语虽详略不一,但能用不同词家的同调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题材进行比较,言之有物,剖析恰当,诚为初学词者有益之选本。是书有1920年惜阴堂排印本,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重印。唐圭璋《词话丛编》辑录其词评,更名为《蓼园词评》,题作“清黄氏撰”。1988年齐鲁书社出版《清人选评词集三种》,尹志腾校点。第一种即本书,经考证作者为黄苏。

章节列表

升序↑

黄苏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沉沦

沉沦

短篇小说集。郁达夫著。1921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被列为“创造社丛书”第三种。收小说3篇: 《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借对一个中国留日学生的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的刻画,表现了“弱国子民”在异邦所受到的屈辱和冷遇,以及渴望纯真的友谊与爱情而又终不可得的失望与苦闷,同时也表达了盼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的热切心愿。《南迁》写留日学生伊人在C夫人处疗养时发生的故事,他的苦闷、追求及变态心理。《银灰色的死》写留日学生Y君与酒馆侍者的一段感情纠葛,最后Y君因脑溢血而死于室外。郁达夫的这三篇小说,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体现着他所主张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文学观,因此有很强的自传性,从小说主人公的身上都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内容一般是表现主人公内心的悒郁和苦闷。但是小说集《沉沦》之所以在当时取得那样大的影响,还由于他利用这种“身边小说”写出了他那个时代,突出了“时代病”,具有普遍与广泛的意义。这三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变态心理的刻画和爱情与性苦闷的描写,表现了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受时代窒息的青年的内心呼唤,表现了青年们的苦闷与彷徨,表现了他们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尤其是小说中大胆、坦白的描写,更是表现了对旧的制度和封建道德的背叛。正是因为《沉沦》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情绪,“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郭沫若)。《沉沦》一书第一次销售了两万余册,甚至在深夜里,还有人自无锡、苏州专门坐火车到上海来买这本书。

假黎婆

假黎婆

作者钟理和为屏东客家人,早期客家人因生活空间、地缘的关系,山脚下的客家族群与原住民的往来互动及尖锐对峙状态,很早就存在。客家移民必须武装拓垦,原住民也经常以猎头的方式仇视对方,双方的互斗,屡见于文献上。不过,本篇小说却生动刻画了一位嫁到汉人家庭的原住民女性--假黎婆,小说中男孩的奶奶,一位平静、清明、恬适,与人安详宁静的「假黎」。就台湾文学的发展看,战后台湾作家描写原住民族的作品,最早的可能就是钟理和这一短篇小说「假黎婆」。

鸾鎞记

鸾鎞记

传奇剧本。明叶宪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杜羔妻寄外二绝,甚有致。曲中颇具愤激。……插合鱼玄机事,亦具风情一班。温飞卿最陋,何多幸也!”清姚燮《今乐考证》记明郑仲夔《冷赏》说:此剧“传事巧,遣词俊。至春闱分韵、替人作妾,与考试之以马命题,尤为篇中奇绝。斯亦张伯起之流亚也。”清焦循《剧说》说:作者“古澹本色,街谈巷语,亦化神奇,得元人之髓,如《鸾篦》借贾岛以发二十余年公车之苦,固有明第一手。”清《曲海总目提要》说:“盖作者之意,以庭筠有才而沦落,玄机有才色而飘零,以为二人相偶,庶几无憾耳。”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事情分三面,关目虽稍嫌散漫,登场人物不多,布置整顿,中间点出贾岛,破情节之平弱而收效果.亦可谓一佳构之作也。”此剧写唐末诗人温庭筠与女诗人鱼玄机的故事。剧中对科举制度的黑暗有比较深刻的暴露,表达了作者久不得第的愤激之情。作品情节比较简单,结构也较为松懈。

史记疑问

史记疑问

三卷。清邵泰衢撰。《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如说《高祖本纪》里,解纵罪人,坦然回沛,与情理不合;李陵得里言杀匈奴万余人,太夸大了,等等。《疑问》参审勘察,比较准确。《史记疑问》原来本与《檀弓疑问》合编,而今《檀弓疑问》编入经部。《史记疑问》属史,编入史部。有钞本、康熙刊本。

己酉避乱录

己酉避乱录

一卷。宋胡舜申(详见《乙巳泗州录》)撰。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时胡舜申之兄舜陟举家避难。本书即记此事。书中颇有对韩世忠不满之词。近人陈懋恒为本书作《校勘记》一卷。有《京口掌故丛编初集》本。

水沫所漂经

水沫所漂经

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泡沫焰蕉幻之五喻。与五阴譬喻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