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事诗
作者:黄遵宪猜你喜欢的书
九个明天
九个明天(Nine Tomorrows)是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集,选录九篇科幻小说。本书最早的名称是“退件书”(Rejection Slips),1959年首次在美国发行,1963年在英国出版。收录的小说中有阿西莫夫最喜爱的两篇小说《最后的问题》《丑小孩》。
中国书画入门
本书集结了三位文化大家——诸宗元、叶鋆生、陈师曾关于书法绘画的经典篇目。全书系统讲述了书学中书体、笔法、字之结体及运用、学书之次第,画学中画体、画法、用笔、设色等基础内容,并梳理了中国文字、书道及历史上一些中国画派的传承等知识,最后一章的“陈师曾讲中国绘画史”部分,则重点讲解了清代山水、花卉的派别,中国人物画的变迁等专题性文章。全书行文浅显,知识丰富且通俗易懂,是书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茶解
明代茶书,1卷,罗廪撰。廪字高君,浙江慈溪人,生平待考。卷首有屠本畯万历己酉(三十七年,1609)序,介绍其书内容为:“凡十目:一之原其茶所自出,二之品其茶色味香,三之程其艺植高低,四之定其采摘时候,五之摭其法制焙炒,六之辨其收藏凉燥,七之评其点瀹缓急。八之明其水泉甘冽,九之禁其酒果腥秽,十之约其器皿精粗。”序又称其书: “其论,审而确也;其词,简而考也。”核之全书,确有独到见解。正如《茶解·茶论》所述,作者少年时就喜茶,亲自从事茶之栽培、采制、烹饮,这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因而多有创见,非明代杂抄前人论述拼凑成篇的茶书可比。但书中也偶有疏失。如《茶经·禁》载:作者认为茶有真香,不应掺以花果杂物。而误驳蔡襄主张以茉莉等花入茶之论,实际蔡襄力主茶有真香,切不可入龙脑之类,见其《茶录》。以花入香始见于明人,实作者误以钱椿年、顾元庆《茶谱》之说误系于蔡襄,乃张冠李戴,偶误记而已。此书又有龙膺万历壬子(四十年,1612)跋。此书当成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屠本畯序可证。仅有《茶书全集》本,《续说郛》及《古今图书集成》均仅节录数条,且编次错乱。
闽中纪略
本书不分卷,题“野史氏落帽生许旭撰”原书无序,末有吴江沈楙惠跋;今本改跋作序,移置卷首。清康熙十二年十月,作者以幕友身分,随福建总督范承谟(觐公)由浙之闽(范由浙抚擢闽督);次年适逢三藩事变,范以身殉,旭以先归幸免。所纪闽中情况,均在事变之前;但范、耿(靖南王耿精忠)间之猜忌及变乱之形象,已显而可见。书中颇多涉及台湾郑氏(经),例如:‘郑氏虽在海外,然制府亦有间谍在彼,时时驰至’。又如:‘余一日偶见一小册,内书:东宁国,……文武宥陈永华、冯锡范、薛进忠、柯平、洪磊诸人,俱材能知干。新建天兴、万年二州以及各县城郭濠堑、军器储偫,事事修整、时时讨练,势非一日忘中国者。明室子孙崇养在彼者甚众,而无一人任事权;年号至今尚称“永历”’。凡此当年记载,极具史料价值。
庚申夷氛纪略
清赘漫野叟撰。稿本。成于咸丰十年(1860)。时作者居京城,根据目睹及传闻记述了英法联军入侵的某些情况,对清朝官员文恬武嬉及外国侵略者的抢掠有所揭露,然颇有虚饰夸张之处。作者站在主和派一边,诋毁林则徐等,吹捧伊里布、穆彰阿之流。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乘密严经
大乘佛教经典。简称《密严经》、亦称《原严经》。全书共分8品,第1密严会品,讲述佛在密严国,为金刚藏等诸菩萨讲如来法身常住不变,不生不灭,色、受、想、行、识等一切诸法“但有假名,初无实义”;第2妙身生品,阐述五法、八识、三性、二无我,说明一切世间之物皆非实有,而是众生“习气”覆遮心识而生的种种戏论;第3胎生品,讲述众生生死轮回的缘由,认为欲生密严佛国当修真实三昧(禅定),善调其心,且不为三昧所缚,使心无所执著;第4显示自他品,讲述世间皆心所现,而密严佛国则本采常住,不坏不灭;第5分别观行品,讲述修行密严佛国的方法;第6阿赖耶建立品,阐述阿赖耶识本来圆满清净,同于涅槃,众生的迷悟皆以阿赖耶识为因;第7自识境界品,认为诸法无我,亦无“我所”,批判外道对有无的执著;第8阿赖耶微密品,说明一切诸法皆阿赖耶识所变现。本书主要阐述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思想,是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的“六经”之一。主要汉译本有唐地婆诃罗译3卷,唐不空译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