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

黄遵宪
  • 姓名:黄遵宪
  • 别名:字公度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
  • 出生日期:1848年4月27日
  • 逝世日期:1905年3月28日
  • 民族族群: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近代诗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出身于几代经营典当的大商人家庭。父亲黄鸿藻,咸丰六年(1856)举人,曾任户部主事、广西知府。黄遵宪于光绪二年(1876)中举,后随何如璋使日本,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启示。又历任清廷驻日本使馆参赞、英国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等外交官。在国外生活长达十六七年之久,使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有所了解,同时也受到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为其学习西方及变法维新奠定了基础。光绪二十年(1894)从新加坡调任回国,在上海会见了康有为,遂即参加了强学会,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并捐金1000元与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湖南盐法道、旋拜按察使,助湖南巡抚陈宝箴、谭嗣同创行新政,次年八月,戊戌变法失败后,隐居乡里,以诗人终。他是一个外交家和改良派的积极活动家,也是一个努力向西方寻求真理,企图改革腐朽内政,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者和诗人。


黄遵宪是梁启超极力赞扬的“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是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中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反对拟古主义,要求诗歌反映现实和当代人的思想感情。他现存的诗歌,多写于光绪十五年以后,描写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描写甲午战争的诗,不仅记述了战争的经过,而且揭示了战争失败的原因。此外, 对西方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民主的虚伪性、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封建文化也有一定的批判。戊戌变法失败后, 他带着悲愤的心情, 作《感事诗》,揭露顽固派的残酷愚昧,悼念维新党人。他以昂扬的爱国热情, 用通俗形式, 写《军歌》24首, 大力鼓舞抗敌情绪。


他的诗大都以叙事为主,善于运用讽刺、对比以及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壮丽雄浑。特点是:善于状物写事,刻画鲜明的形象;善于写景,也善于写场面,如《纪事》,写美国总统竞选,以杂耍招徕看客。《冯将军歌》、《聂将军歌》都能以精练的语言勾勒出人物面貌。他还善于铺展恢张,写作汪洋广博的宏篇。如《锡兰岛卧佛》全诗2000余字,和古典诗歌比起来,规模和容量都大为扩充。他也善于运用散文的特点写诗,参差错落, 伸缩自如。他的诗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和意境, 有时气势磅礴, 有时恬淡自然, 有时雄辩滔滔, 有时幽默诙谐。他的诗敢于创新,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表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写新事物、新思想,保持旧体诗的格律,如《今别离》分别咏轮船、火车、电报、相片、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等。有的诗打破旧格律, 但又保持了诗歌应有的韵律和节奏, 如《幼稚园上学歌》,三、五、七言相杂。通俗而不用典。


黄遵宪的思想和创作存在着严重的局限, 他仇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不敢彻底反对帝国主义, 力图用改良来代替革命, 在保存封建主义的前提下, 发展资本主义, 他的爱国主义有时表现为错误的大国主义。


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己亥杂诗》、《己亥续怀人诗》、《朝鲜策略》、《治法》、《人境庐集外诗辑》、《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


猜你喜欢的书

动物寓言集

动物寓言集

1947年左右,科塔萨尔创作了短篇小说《被占的宅子》,由博尔赫斯推荐刊登在杂志《布宜诺斯艾利斯编年史》上。1951年,该小说与其他几篇作品结集出版,标题为《动物寓言集》。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1984),阿根廷作家,拉美“文学爆炸”主将之一,短篇小说大师。在这些早年的小说里,复杂性停留在病理学的层次上。作品所描写的是畸变,是脱离常规的特例。这些短篇中的奇幻轶事远离正常的生活环境,只会发生在百万分之一的人身上。小说中展现了各种离奇的野兽。《剧烈头痛》中的“芒库斯皮阿”仿佛是病痛本身的化身、《奸诈的女人》中黛莉娅对动物女巫般的支配力量令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动物寓言集》中影射人性的虎、以及《给巴黎一位小姐的信》中,令“我”最终崩溃的兔子……在这些故事中,既有真正的动物,也有像人的动物,仿佛一场荒诞离奇的梦境,其中动物执行着既定的使命,它们都是象征。

林公辅集

林公辅集

又名《天台林公辅先生文集》,三卷。明林右撰。林右,字公辅,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中官中书舍人。奉玺书行边有功,进春坊大学士,命其辅导皇太孙。后以事谪中都教谕,遂弃官归里。永乐帝即位,召之不至,以械缚至京欲官之,不屈,割其鼻至死。著有《林公辅集》。是集凡三卷,中多记、序酬应之作,有数则记、序题后间涉史事,记行边事尤详。但其文字功力则没有特殊超人之处,因而文名平平。有四库本。

明太祖文集[四库本]

明太祖文集[四库本]

文集。 明朱元璋(1328—1398)撰。二十卷。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东)人。为明代开国之君,尊为太祖。1368—1398年在位。出身贫苦农家,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他先后击败陈友谅,杀韩林儿,俘张士诚。攻克大都(今北京)灭元建明。力主强化皇杈,分封诸王,并大量赐田,而加强了土地的兼并。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兴修水利,加强屯田,办学校、兴科举。是集初刻于洪武七年(1374),翰林学士乐韶凤编录。此本刻于万历十四年(1586),姚士观、沈铁同校勘,十五万六千余字。正文含诏二卷,制、诰二卷,书一卷。敕命四卷,策问、论一卷,乐章一卷,乐歌一卷,文、记二卷,序、说一卷,杂著一卷,祭文二卷,古诗、歌行一卷,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一卷。收有《即位诏》、《农桑学校诏》等,反映其治国之大政方针,颇具史料价值。有万历十四年刻本,《四库全书》本。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此篇节录南宋何守澄《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盖为宋元净明道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以神印及服炁之术炼形护神,伏魔治病之法。全篇文字甚简略。

金台全传

金台全传

章回小说。作者不详。六卷六 十回。据弹词《金台传》改写。叙贝州少年金台 武艺高强,在县衙当马快,以孝义闻名遐迩。好 友张其、郑千于江口劫掠财物,捕首王则命金 台寻捕。金台寻至扬州,劝二人弃邪归正,结为 兄弟。三人入兰花院与三妓共饮,太师之子澹 台豹闯入,仗势欺人,金台杀之。官府悬赏捉 拿,三人遂携三妓往江西避居。金台结识七十 二家英雄造反,被总兵澹台寿擒获,发配淮安。 后因杀吏部尚书子方佳帮凶周通,又被下狱, 为王则所救。当王则起事攻下贝州之时,上命 金台为平阳大元帅,起兵讨则。金台致书劝降, 王则不从,战败后自刎身亡。金台礼葬之,凯旋 回朝,受封为王。书中多有斗法描写,为侠义与 神魔合流之作。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中 西书局石印本,前有二序。另有民国十四年 (1925)上海沈鹤记书局石印本,有删节。

五宗原

五宗原

全一卷。又作五宗源、五宗元。明代汉月法藏撰。崇祯元年(1538)刊行。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密云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由于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花一事,故评之为室中密授之死法,乃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为纠正曹洞宗之误而着此书。书成之后,其法弟木陈道忞著「五宗辟’,呵骂汉月。其门人潭吉弘忍则撰‘五宗救’非难木陈,极力为师辩护。此外,汉月之师密云圆悟,斥其为名利之徒,撰‘辟妄救略说’十卷。清雍正帝亦著「拣魔辨异录’,破斥潭吉之五宗救。故五宗原遂成为卷起师徒法眷间论争之书,可见明代禅风之一斑。其内容有临济宗、两脉合宗其来有据、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曹洞宗、总结、传衣法注等八章,并附录济宗颂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