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词谱 三

离亭燕·怀古oCt中华典藏网

宋·张升oCt中华典藏网

题考:《全唐诗话》:“黄颇,宜春人;与卢肇同乡,颇富而肇贫。同日尊路赴举,郡牧宴颇离亭,肇驻蹇十里以俟。”唐时人喜欢将科举故事入词,因为此故事在当时流传甚广,故以之为调名。又名《离亭宴》,燕、宴两字相通。oCt中华典藏网

作法:本词调共72个字。上阕起首为两个六字句,但并不要求对偶。第三句为七字,为仄起仄收的七言句。第四句为六字,入仄声韵。第五句要求上二下三。最后一句的句法与第二句相同。下阕与上阕要求基本相同,只是起首两句要求对偶。oCt中华典藏网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⑴。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⑵冷光相射。oCt中华典藏网

⊙●⊙○○▲ ⊙●⊙○○▲ ⊙●⊙○○●● ●● ⊙○○▲oCt中华典藏网

蓼屿⑶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oCt中华典藏网

⊙● ●○○ ⊙●⊙○○▲oCt中华典藏网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⑷。多少六朝⑸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oCt中华典藏网

⊙●⊙○○▲ ⊙●⊙○○▲ ⊙●⊙○ ○●● ●●⊙○○▲oCt中华典藏网

声声慢·秋情oCt中华典藏网

宋·李清照oCt中华典藏网

题考: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宋蒋捷赋《秋声》,俱用‘声’字收韵,故名。”但是蒋捷在李清照之后,因而此种说法并不可采信。至于“慢”字,乃是指的慢曲,以曲调舒缓而得名。据张炎《词源》载:“有法曲,有大曲,有慢曲;……惟慢曲,引、近,名曰小唱。”oCt中华典藏网

做法:本词调共97字。首句四字,其他人所填《声声慢》均不起韵,与第二句四字对偶。第三句六字起韵。第四、第五句既可作上六下四如本词,皆可作上四下六。第六句为六字,其中第五字可平可仄。第七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八句三字,作仄仄仄。第九句为九字,本词作上三下六,其他人所填《声声慢》均作两个四字句前加一字豆。下阕换头。首句六字协韵,也可以不协韵。第二句九字,句法上要求上三下六。第三至第七句,与上阕第四至第八句相同。最后一句为七字,句法上三下四。oCt中华典藏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⑴。三杯两盏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忺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⑵,只一个、愁字了得。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注释:oCt中华典藏网

⑴ 将息:休息,休养。唐王建《留别张广文》:“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食约同行。”oCt中华典藏网

⑵ 这次第:这种种情形,这种种光景。oCt中华典藏网

评析: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晚年,全词通过描写深秋时节的见闻与感受,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篇目。oCt中华典藏网

上片起首用七组叠字,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意蕴深远、手法高妙,是历来被广为称道的名句。它无一字用“愁”,却字字含愁,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深受巨变创痛后的愁苦心情,营造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接下来写当时的天气状况,已至深秋、气温骤变,最是让人难以调养身体的时候。这里描写天气状况,其实也是在写作者生活中的巨大变迁与伤痛。南渡之后,作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深爱的丈夫又去世了,与丈夫一起致力搜集的金石资料也大多散佚,真可谓是晚境凄凉。在这凄凉之中,只得借酒消愁了。可是这三杯两盏淡淡酒,怎么能够抵御得了深秋凄凉的晚风呢?这里说“淡酒”,其实并非酒淡,只是作者的愁太浓罢了。在这伤心时刻抬眼望天,却看到了旧时相识的大雁。这大雁曾经为作者传过书信,曾经承载着作者的爱恋和希望,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不在了。正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家破人亡、孤苦飘零,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则令人更觉悲凉伤感。oCt中华典藏网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深秋景象的具体描写,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愁苦之情。起首三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是爱花的,可是如今山河破碎、丈夫丧亡,早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富贵闲适生活,哪里还会有折花的兴致呢?现在作者自己坐在窗前,看着这满地的黄花,内心充满哀愁,只觉得时光难捱、何时才能熬到天黑呀!词到这里来了一个特写:快到黄昏的时候,深秋的雨水打在梧桐叶上,发出响亮的滴滴答答的声音。这响亮的滴答声,更加衬托出此时的寂静凄凉,也更感人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哀愁。在此时此景之中,作者的心中饱含着家国之痛、身世之悲以及触景生情的种种心绪,这是一个愁字所远远表达不了的。oCt中华典藏网

双双燕·本意oCt中华典藏网

宋·史达祖oCt中华典藏网

题考:我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鸳鸯燕子等禽鸟来比喻有情男女,从而抒发情爱、相思之意。南朝梁萧纲《金闺思》诗:“日移孤影动,羞睹燕双飞。”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李白《双燕离》诗:“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元稹诗:“各各人宁宇,双双燕贺巢。”南宋吴文英有词《双双燕》:“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因此,该词调或许是吴文英所最先创制的。oCt中华典藏网

做法:本词调共98字。首句四字,不起韵。第二句五字,句法要求上一下四,也可作上二下三。第三句四字,起仄韵,语气须与上一句连贯。第四句为四字,其中第一、第三两字平仄不拘。第五、第六两句都是六字,皆须协韵。第七句为七字句,要求上三下四。此处“不”字,即以入声作平也。最后为两个六字句,上句为平收,下句须仄协。下阕换头。首句为两字,协仄韵。第二句句四字,也需要协韵。以下各句,与上阕完全相同。oCt中华典藏网

过春社⑴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⑵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oCt中华典藏网

⊙○● ●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藻井⑶,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oCt中华典藏网

●▲ ●⊙● ○○○▲ ○○●●○○ ●●○○○▲oCt中华典藏网

芳径,芹泥⑷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是oCt中华典藏网

○▲ ○○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⑸。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oCt中华典藏网

○○●▲ ●⊙● ○○⊙▲ ○⊙●●○○ ●●⊙○⊙▲oCt中华典藏网

注释:oCt中华典藏网

⑴ 春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日期大致在春分前后,燕子于此时从南方飞来。oCt中华典藏网

⑵ 差池:形容燕子飞翔时羽毛舒展的样子。《诗经·邶风·燕燕》云:“燕燕于飞,差池其羽。”oCt中华典藏网

⑶ 相:读去声,细看的意思。藻井:宫殿或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又称绮井。一般成圆形、正方形或多边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或彩画。古人用藻井装饰,据说能镇压火灾。oCt中华典藏网

⑷ 芹泥:燕子筑巢所用的草泥。杜甫 《徐步》诗:“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oCt中华典藏网

⑸ 天涯芳信:古人认为燕子能传信。《太平御览》卷九二二:“少昊氏之时,赤燕一衔羽而飞,集少昊氏之户,遗其丹书。”江淹《杂体》诗:“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oCt中华典藏网

评析:这是一首咏物词,善于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的诗词成句,工整典丽,将燕子描写得形神兼备,历来是为人们所称道。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有所寄托的,作者意在讽刺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纵情享乐而不思恢复失地。这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香草美人、难成定论,故而这里还是把它作为一首纯粹的咏物词来评析。南朝梁诗人沈君攸有一首《双燕离》:“双燕双飞,双情相思。容色已改,故心不衰。双入幕,双出帷。秋风去,春风归。幕上危,双燕离。”这首词大概即由此诗化来。oCt中华典藏网

上片写燕子归来。晏殊有一首《破阵子》云:“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首词首句“过春社了”,与晏词燕子归来的时间相同。第二句“度帘幕中间”写燕子归来,也是由晏殊词中的“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化用而来的。燕子归来一般是住旧巢的,也就是去年所住的地方。现在这一对燕子飞回来了,停在去年的旧巢旁边,可是旧巢已经蒙上了灰尘、冷冷清清的。它们看着雕梁画栋、藻井绘饰叽叽喳喳个不停,似乎在商量如何修复旧巢穴。商量完之后,它们就飘然飞去,轻快地掠过花枝,在红花中留下一道翠影。oCt中华典藏网

下片写燕子修复旧巢的活动。在花草遍地的小径上、迷蒙如烟的细雨中,它们有时紧贴地面横飞,显得飘逸、轻快,衔着湿润的新泥,要修复自己的旧巢。它们这样欢快地飞来飞去,在美好的春光中流连,等回到红楼深院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刻花昏柳暗了。接下来这首词写到人,一位在寂寞中哀叹燕归人未归的思妇。她埋怨起燕子:你们只知道自己双宿双飞、尽情欢乐,却连为我的情人捎封信的事情也忘了。这位思妇有信难寄、有情无诉,只能眉黛日减,含情伫立,日日凭栏守望了。这最后几句写到人物,便摆脱了咏物词容易出现的单调的毛病,而使得燕子似乎也充满了感情。整首词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深入理解这首词的高妙。oCt中华典藏网

昼夜乐·忆别oCt中华典藏网

宋·柳永oCt中华典藏网

题考:本词调调名中的“乐”字,是快乐之“乐”,与出于乐章的《齐天乐》《永遇乐》中的乐府之“乐”不同,词调名称的意思。南朝齐梁间吴均“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即是此意,唐李白诗“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也是此意。本次调名称,大概来源于此。oCt中华典藏网

做法:本词调共98字,上下两阕完全相同。第一句为七言句,用仄韵。第二句为六言协仄韵,于中间略有停顿。第三句为六字平收,第四句六字协仄声韵。第五句为仄起仄收七言句,协仄声韵。第六句为七字句,句法上要求上三下四。结尾处为十字,而分作两段,万树说此处:“上句如五言诗,下句上一下四。”另外,下阙的第五句也可以不协韵,与上阕略有不同。oCt中华典藏网

洞房⑴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况值阑珊⑵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⑶难拌,悔不当初留住。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⑷千度。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注释:oCt中华典藏网

⑴ 洞房:深邃的内室。oCt中华典藏网

⑵ 阑珊:将近时分。oCt中华典藏网

⑶ 恁地:如此,这样。oCt中华典藏网

⑷ 攒眉:皱眉。oCt中华典藏网

评析:柳永是一个风流落魄的才子。仁宗时柳永参加科举考试,成绩本来已经过关了,可是自己写的一首《鹤冲天》却惹恼了仁宗。这首词里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于是仁宗便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满腹才华的柳永落了第。于是柳永自命“奉旨填词”,浪迹江湖,出入于秦楼楚馆,为歌妓写下了大量的词曲。这些词曲多写歌妓的爱情,虽然没有什么重大的社会意义,但是写景抒情较为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此,柳永的词在当时非常流行,以至于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oCt中华典藏网

这首词写的就是一位歌妓的爱情。词中的这位女子欢会未已、离愁相继,生发出许多刻骨伤魂的相思,读来令人感动。这位女子与情人在洞房幽室中欢会,自是两情相悦缠绵不已。此时虽然有山盟海誓,要地老天荒永远相爱,可是“算前言、总轻负”,情人离开了,留给这位女子的只有离情别绪和刻骨相思。何况情人离开她的时候正是暮春时候,落红满地、柳絮纷飞,更是让人伤心不已。从今之后,所有的欢悦幸福、所有的春光美景都随着情人一去不回了。到现在,无尽的相思与寂寞又能向谁去倾诉呢?女子想,早知道寂寞相思如此难捱,真后悔当初没有把情人留下来。柳永在另一首词《定风波》里说“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后悔也没有用,寂寞依然在,相思依然浓,只好靠回忆来排遣寂寞、慰藉相思。她想到自己的情人,不仅仅是模样俊俏风流倜傥,还有其他许多许多让她割舍不下、系心于斯。最后写道,即使哪一天不思念自己的情人,她也会愁肠百结攒眉敛黛,这更加表明了这位女子无日不有的刻骨相思。oCt中华典藏网

琐窗寒·寒食oCt中华典藏网

宋·周邦彦oCt中华典藏网

题考:该词又名《锁窗寒》。有镂花雕纹的窗棂,称为琐窗。鲍照有诗云:“玉钩隔琐窗。”唐人独孤及有诗:“中庭桃李映琐窗。”杜牧首先将“琐窗”作“锁窗”,如其咏村舍燕诗:“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锁窗。”元稹有诗云“暗风吹雨入寒窗”。该词调名称,盖由上述而来。oCt中华典藏网

做法:本词调共99字。起首三个四字句,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至第三句起韵,平仄要求严格,不可更变。第四、第五句实际上是一个十字句,只是在第四字后略有逗断而已。第六句七字,句法上要求上三下四。第七句协仄韵。结尾是三个四字句,只是在第一句前有一个一字逗。下阕换头。首句二字,次句三字,皆须仄协。第三、第四句实际上是一个八字句,前面加一字豆。从第五句起到第八句,与上阕第四句到第十句基本相同,只是倒数第三句上阕为五字,下阕此处为三字罢了。oCt中华典藏网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⑴,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更oCt中华典藏网

●●○○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阑⑵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⑶。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oCt中华典藏网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⑷。旗亭⑸唤酒,付与高阳俦侣⑹。想oCt中华典藏网

○▲ ○○▲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⑺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樽俎⑻。oCt中华典藏网

○○ ○⊙●○ ●○●● ○●▲ ●○○ ⊙●○○ ●●○○▲oCt中华典藏网

注释:oCt中华典藏网

⑴ 伫立:长久地站立。oCt中华典藏网

⑵ 阑:尽。oCt中华典藏网

⑶ 故人句: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oCt中华典藏网

⑷ 百五:指寒食节。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oCt中华典藏网

⑸ 旗亭:酒楼。oCt中华典藏网

⑹ 高阳俦侣:指酒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郦生自称高阳酒徒。高阳,地名,故址在今河南杞县西。oCt中华典藏网

⑺ 秀靥:漂亮的酒窝。oCt中华典藏网

⑻ 樽俎:盛酒盛肉的器皿。oCt中华典藏网

评析:这首词以叙写羁客思归为主题,围绕着一缕思乡忆人的幽思展开,把作者浓郁的情感寄托在娓娓的叙写之中。作者采用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oCt中华典藏网

上阕开始先写庭院小帘朱户之地、柳暗桐阴鸦啼之时、单衣伫立独对春雨之事 ,是对雨起兴。此情此情,让人不禁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也让人想起了曾经的少年羁旅。下阕转入当下。这时作者已是迟暮之年,还在羁旅京华。纵然有“旗亭唤酒”“高阳俦侣”,那也只是别人的事情罢了,作者还是一样的凄清寂寞。他想到故园桃李,不知道家乡的美人是否还在。作者多么愿意回到家乡啊,因为那里有枝头的落花,有亲人和朋友一起欢畅地饮酒。oCt中华典藏网

这首词的感情复杂微妙,既有对羁旅生活的厌倦,也有对年华流逝的痛惜,还有对故友情人的怀恋。而它的结构又特别巧妙,地将现实、回忆和设想结合起来,既含蓄而又细腻,意虽淡而气却厚。oCt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