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阁词选 五
一九七六年作
北海屡乖携手 ② ,西涯最羡比邻 ③ 。欲邀燕子迓春人 ④ ,拦路飞花不肯。 小病亦培诗意,尺书奈阻知闻。数枝秾艳映芳尊,想见天机衮衮 ⑤ 。
注释
①丛翁:伯驹先生一字丛碧。
②乖:违背、隔阻。
③西涯:明诗人李东阳,号西涯,旧居与丛翁居处相连。
④迓:迎接。
⑤天机衮衮:谓牡丹盛开,生机无限。
以词代柬。先言不能携手赏花的遗憾。不说有病,而言飞花拦路,未能成行。措语偏涩,即所谓“陌生化”的技法。“小病亦培诗意”,此亦罕见之硬语。夏公偏于白石清刚一路,不避槎枒骨鲠,此词是也。结拍二句以“天机衮衮”收尾,则槃槃大气,全章为之生色。
得冷生噩耗 ① ,京洛道上作。
一九七六年作
滩声七里 ② ,牙旷知音今已矣 ③ 。旧梦低回,白月烟篷访钓台。
江湖迟暮 ④ ,不分邯郸寻梦路。莫话黄粱 ⑤ ,绕枕风雷过太行。
注释
①冷生:梅雨清字。作者少年时之诗友。
②滩声七里:富春江有七里泷,与严陵相连,风景绝佳。
③牙旷:俞伯牙与师旷,皆妙解音律的著名音乐家。
④江湖迟暮:指晚年奔走道途。
⑤黄粱:黄粱梦,亦名邯郸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
⑥叱咤:呼叫,指挥。“咤”字出韵。当是方言。
⑦祝融:湖南衡山最高峰。
此词上片述古。一起二句推崇敢于突破经典而应时变的王船山。并将其与博通古今之顾、黄并称,是对船山思想学术贡献的充分肯定。用笔庄严隆重。下片述今,是对“四人帮”垮台以后生机满眼之形势之赞美与歌呼。“开卷光芒见祝融”,气象高奇,令人振奋。
一九七七年作
太华终南走百层 ① ,年年梦路一枝藤。这回却负懒残僧 ② 。 脱手一诗随处写,何须绝顶倚崚嶒?片云来往想仪型 ③ 。
注释
①太华、终南:即华山与终南山,皆陕西名山。
②懒残:唐代高僧明瓒禅师之别号。性疏懒而好食芋。李泌往见,正拨火煨芋,取其半与泌,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③仪型:榜样,此指南岳与华山。
此为题画之作。字字着力,有如亲历。首言年年梦登天险百层之华山与终南。这回观赏南岳,却不能亲访懒残的遗迹,只好用诗笔以代攀登,从画中欣赏衡岳之片云与灵气了。脱手为诗,自成高逸。
甡翁归自邢台,偕晓川兄过访 ① 。
一九七七年作
抛却长筇登叠阁,共惊脚力如仙。暂同杯茗亦前缘。迎风为禹步 ② ,踏雪过尧年 ③ 。 他日京华耆旧传 ④ ,几人名氏相联。梦中卵色五湖天 ⑤ 。烦君横帚笔 ⑥ ,画我峭帆船 ⑦ 。
注释
①甡翁:黄君坦号,已见前。
②禹步:本道家修炼之步法,此指散步。
③尧年:太平岁月。
④耆旧传:品德高卓人物的传记。
⑤卵色:青色。
⑥横帚笔:大笔如椽之意。
⑦峭帆:风帆。
夏老居京时与君坦翁诗书来往甚多,交谊深至。此次探访,余陪侍在侧。谈及彼此故乡逸事颇多。后三句寄托了对雁荡家山之思。愿借君彩笔,画我归船,笔致空灵而寄情要眇,是其特点。
一九七八年作
峥嵘头角,犹记儿时初放学 ② 。池草飞霞,梦路还应绕永嘉 ③ 。
百编名世 ④ ,十载京华携手地。杰阁秋晴,遥指层霄是去程 ⑤ 。
注释
①西谛:郑振铎之字。郑为文化名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出访开罗,以飞机失事去世。
②儿时初放学:作者七八岁时与西谛同为温州塾师黄筱泉先生的受业弟子。
③池草飞霞:谢灵运的春草池塘与飞霞洞,皆在温州城内。永嘉:温州之古称。
④名世:知名于世。
⑤层霄是去程:指郑以飞机失事而去世。
头两句起得很有奇彩,写七八岁时同向黄筱泉夫子问学情况。一位私塾先生门下,出了这样卓越的两位文学家,是非同寻常的。旋又以“池草”“飞霞”烘托,更强化了此词的灵光异彩。
一九七八年作
尊前试听,门头啄剥 ① ,醉把梅花共嚼。终南太白枕函边 ② ,记过眼万千丘壑。 须髯方薙,齿牙欲豁 ③ ,筋力犹堪行脚。要看人物造承平 ④ ,梦同驾巾车入洛 ⑤ 。
注释
①啄剥:敲门声。
②终南太白:终南山与太白山,在陕西,皆作者早年经行之地。枕函:枕头。此指卧室。
③薙(tì):通“剃”。剃去须发。豁:齿豁,掉牙。
④造承平:造就太平局面。
⑤入洛:邵雍要看天下人物,晚年来到洛阳。其时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皆退居洛中,与邵雍游从甚密。
前三句言京中高客盈门,固已气象不凡。末言垂老入京,想追步邵雍之高蹈,与造就承平的英才相结识。真乃奇气干云、横绝八方之作。
一九七八年作
突兀一松高,百丈横撑铁骨。夭矫风前月底 ② ,学龙蛇飞跃。 年年共守岁寒心,何物是冰雪 ③ ?昨夜新开红萼,报春来消息。
注释
①海粟:即刘海粟。朱笔:用朱砂画出。岁寒三友:松、竹、梅之别称。
②夭矫:联绵词,便捷貌。
③何物:什么东西。犹言冰雪对松、梅、竹来说,又算得了什么?语带贬意。
1978年2月,隆冬之中,海粟翁以朱砂笔绘成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索所题。夏公激赏之。乃以“突兀”言其高伟,“夭矫”状其健捷,“龙蛇飞跃”赞其神态,并揭示了在岁寒高操面前,冰雪微不足道之意,因为新开的红梅正报道着春天的到来。一气呵成,而有凌厉冰霜的奇气。
一九七八年作
且莫道寻常,一别灯楼去路长。拭目滔滔东去水,长江。本是家乡莫断肠。 小别又何妨?北海残荷剩冷香。背得阿男诗句否 ② ?琅琅。斜日栖鸦树几行。
注释
①萧湄:四川女诗人。与夏公、鹭山先生有诗词交往。
②阿男:明末清初女诗人纪映淮之小字。其《咏秋柳》诗曰:“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王士祯激赏之,有句云:“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
萧湄清才秀质,深得老人器赏。此词拟之纪映淮之诗句,可知评价之高。鹭山先生在《山花子·寄酬萧湄》词中亦云:“梦中玄解有丁香,须信江湖元未隔,是心光。”则其人可知。
己未春,与北京诸词友游西山大觉寺。
一九七九年作
吟人尽道江南好,江南人却天涯老。客路看青峰,千峰晓霭中。
绿杨芳草地,伴作寻春计。同唱醉花阴,花深杯更深。
此词作于1979年4月。与伯驹翁、任中敏、药眠、敬文、邦达、钟美、汝昌诸老八条手杖同游阳台山大觉寺,一时传为美谈。瞿老赏花北国,却引起了无尽的家山之思。“江南人却天涯老”“同唱醉花阴,花深杯更深”,纯用白描之语,将一缕乡思寄情于深杯浅盏之中。韦、冯客旅之情,子山乡关之思,不过如此。
己未夏,与二北、丛碧、君坦、李庵、晓川诸词友北海观荷 ① 。
一九七九年作
吟人联袂凌空下,碧眼苍髯杯共把 ② 。亭亭翠盖叠千幢,灼灼风裳开数朵 ③ 。 扶筇昨梦清无价,老去还能歌叱咤。函关驴背少年游 ④ ,红旭当头看太华 ⑤ 。
注释
①二北:任中敏先生字。李庵:徐邦达先生号。
②碧眼:英国留学生培蒂亦参加雅集。
③翠盖:荷叶。风裳:荷花。姜白石咏荷有“水佩风裳无数”之句。
④函关:作者21岁曾过函谷关入陕西。
⑤太华:华山。
豪情巨笔,令人倾倒。“吟人联袂”二句足以凌盖一时。“函关驴背少年游,红旭当头看太华”尤为杰特。气势之雄伟,意境之高远,当推独步。
一九七九年与无闻合作
箫声剑气 ② ,谁识骅骝千里志?力挽狂澜,翠鬓挥戈上将坛 ③ 。
拚将颈血,荡涤膻腥心如铁。花发西泠,慷慨高歌风雨亭 ④ 。
注释
①秋瑾:号竞雄,绍兴人,杰出的女革命家。1907年发动反清起义,兵败,被杀。
②箫声剑气:箫声,文雅。剑气,雄杰。亦文亦武之谓。“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句。
③翠鬓挥戈上将坛:用秋瑾题董榕《芝龛记》诗中“翠鬓荷戈上将坛”语。原为称颂秦良玉语,此喻女侠秋瑾烈士。
④风雨亭:在西泠桥畔,秋瑾烈士就义处。
以箫声烘托剑气,足见儒将风采。“翠鬓挥戈上将坛”,尊之为秦良玉一辈女杰。用典庄严确切,恰称其题。
一九七九年作
展翅鲲鹏千万里,归来云水双筇 ② 。几回徙倚画图中,海雨天风迎送。 赠我长松霜雪干,能教户牗生风。安排单枕矮灯红 ③ ,夜夜龙蛇飞动 ④ 。
注释
①刘海粟:著名画家,1979年曾在北京举办画展。
②云水双筇:指海粟夫妇归自海外,云水偕游。
③单枕矮灯:独枕低灯,写卧室陈列。
④龙蛇飞动:形容长松鳞甲宛如龙蛇。
以鲲鹏变化形容海翁之书画人生,可谓形神毕肖。单枕矮灯下欣赏龙蛇飞动的长松,铺垫有力。妙于立意,令人叹服。
寿丛翁八十,步君坦翁韵。
一九七八年作
雁语来天外。落江城 ① ,几行醉墨,灯前光怪。词苑长城千万仞,兀立金刚不坏。欲俯视高楼湖海。红萼一枝人并倚,闹元宵,灯烛春长在。酒可饮,画休卖。 风仪如旧流光改 ② 。看鸥波,霜眉照影,耄期初届 ③ 。百曲霞觞赓金缕 ④ ,想像衣冠罗拜。更不必,尊前寄慨。五岳归来燕关坐,算平生还了看山债。临湖好,胜登 ⑤ 。
注释
①江城:此指长沙。1977年夏老曾旅居长沙。
②风仪:风度。
③耄期:八十、九十曰耄。此指伯老八十寿辰。
④赓金缕:步韵《金缕曲》寿词。赓:连续。
⑤ :山之别称。
1978年元宵,为伯老八十寿辰。黄君坦先生首作《金缕曲》词为贺,海内词家纷起响应。夏公步韵和之,以“词苑长城”“金刚不坏”高度肯定伯老之词宗地位。“红萼一枝人并倚”指伯老与画家潘素夫人生日相连,同期共庆。最后以五岳归来、临湖高咏作结。气象高华,寄情深远,不愧照世名篇。此后不久的1980年,二老联名上书中央,吁请成立中国韵文学会,迅获批准。对于弘扬当代诗运,功不可没。
一九八○年与无闻合作
轻舟浮渡,六次功成临彼土。愿力无边 ② ,招手冯夷看海天 ③ 。
高坛讲律 ④ ,盏盏禅灯明暗室。杖锡千家 ⑤ ,环海都开友谊花。
注释
①鉴真:俗姓淳于,于扬州大明寺出家。唐天宝年间东渡日本传法,第六次始成功到达。对彼方佛学与医学贡献巨大。
②愿力:佛家语,指发大心愿所获致的力量。
③冯夷:河神名。
④讲律句:指鉴真在日本传授佛家的仪轨与戒律,有如暗室之明灯。
⑤杖锡:拄着锡杖,指行脚僧手持的法器。
1980年日本僧众送鉴真大师塑像来华,供养于北京法源寺。赵朴初先生嘱写诗词为贺,乃成此措语高奇、意境宏远之作。余问“愿力”笔意,无闻师母云:荡开用笔,比较空灵,诗词不宜太实。余亦作小词应命。附录于后:“一棹沧波东渡,天花法雨纷纷。扶桑赤县证前因。心灯开别派,仁术济劳民。弹指一声今古,山花涧水长新。万家空巷礼金身。清凉看故国,唇齿结芳邻。”师门家法,不知悟得一二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