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移居夔州作
〔伏枕〕就是病卧床上的意思。
〔白帝城〕见前《桃竹杖引》注。古城在夔州东五里白帝山上,下临大江。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称帝时,就鱼复县增筑此城,因而有白帝城之号。这里借指夔州,作为夔州的别称。
〔春知句〕见到柳色放青,知道春天的到来,同时杜甫即想离开云安,故而有柳色催别的感觉。
〔江与句〕“与”,给。在春天放船启程,长江给人们以清明美好的风景。
〔农事〕农民春耕的情况。
〔禹功〕据传说,三峡之首广溪峡是夏禹所疏凿。〔饶断石〕“饶”,多。“断石”,断崖、裂壁。指云安到夔州水路所见。
〔土微平〕稍稍平坦的土地。指夔州。
伏枕云安县 ,迁居白帝城 。春知催柳别 ,江与放船清 。农事闻人说 ,山光见鸟情。禹功饶断石 ,且就土微平 。
七六六年(大历元年)春天,杜甫从云安迁住夔州(今四川奉节县)。这诗记述移居的事。
漫成一首
〔联拳〕形容鹭鸟群聚的样子。
〔拨剌〕形容鱼跳跃的声音。“拨”,一本作“泼”。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
从云安到夔州船上所作。
八阵图
〔功盖句〕说诸葛亮有盖世的功业,他辅助刘备,创立蜀、魏、吴三国鼎立的局势。
〔江流句〕八阵图的石,受江水冲激,数百年来,屹然不移。
〔遗恨句〕诸葛亮主张联吴伐魏,后来刘备急于报关羽之仇,发兵征吴,大败于猇亭(在今湖北宜都县北),就在永安宫病故,蜀国从此削弱。刘备急于要吞并东吴是失计的。以后诸葛亮伐魏无功,蜀二世而亡,这是莫大的遗恨。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
杜甫初到夔州时所作。〔八阵图〕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聚石成堆,纵横棋布,夏时水没不见,冬时水退仍然出现,相传是三国时诸葛亮所作的八阵图遗迹。
古柏行
这首诗咏夔州诸葛亮庙的古柏树,当作于七六六年。
〔霜皮溜雨〕树皮作白色而润泽。〔四十围〕四十个人合抱。极言树大。
〔黛色〕青黑色。形容树叶的颜色。〔二千尺〕极言树高。
〔巫峡〕在夔州东。〔雪山〕在四川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这里泛指绵亘在四川西部的岷山。〔云来二句〕形容柏树高大的气象,近接巫峡,远通雪山。另本此二句移在“君臣”二句上。
〔锦亭〕就是锦江亭。在成都。
〔崔嵬枝干〕指成都武侯庙前的柏树。即《蜀相》诗中所谓“锦官城外柏森森”,因这里的古柏而联想及之。
〔落落〕独立貌。
〔万牛句〕极言木重没法运载。万只牛都拉不动而回过头来。
〔不露文章〕柏树没有花叶之美,所以说“不露文章”。这里把树比拟人,语气双关。
〔未辞剪伐〕不避砍斫。〔未辞句〕说这古柏本是栋梁之材,可惜没有人采用它。这里杜甫也有自伤不见用于世的意思。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 宫[1]。崔嵬枝干郊原古 ,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 ,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 ,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这首诗分为三段:从开始到“雪山白”咏夔州诸葛庙中的古柏;从“忆昨”到“造化功”转到成都诸葛祠前的柏树;从“大厦”到诗末是由咏柏而寄寓诗人自己的感慨。
[1] 〔 (bì)宫〕神庙。“ ”,有深闭的意思。〔先主句〕成都的武侯庙祔于先主(刘备)庙。
负薪行
〔不售〕卖不出去。这里借指女子不得及时出嫁。
〔土风〕乡土风俗。〔坐男使女立〕即下句所谓“男当门户女出入”的意思。
〔登危〕攀登高处。
〔死生射利〕冒险去谋利。〔兼盐井〕兼卖私盐。四川有盐井。
〔巫山〕在四川巫山县。这里泛指三峡。
〔此〕一本作“北”。〔昭君村〕王昭君,名嫱,以美著称,汉元帝宫人。竟宁元年(公元前三三年),被遣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参看后《咏怀古迹五首》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有昭君村,相传是王昭君出生的地方。村与巫峡接连。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 ,一生抱恨长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 ,男当门户女出入。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 ,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 ,何得此有昭君村 ?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
写夔州的晚景和自己想望长安的心情。
〔朝晖〕早晨的阳光。
〔坐翠微〕“翠微”,山青缥色。山绕楼前,所以坐对翠微。
〔信宿〕再宿。
〔故〕还,仍。
〔匡衡〕汉时人。元帝初,衡数上奏疏论议时事,升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疏〕读去声。〔薄〕减损。〔匡衡句〕杜甫自比匡衡,他任左拾遗时,也曾抗疏直谏,但是没有建立功名,反被疏远,故云“功名薄”。
〔刘向〕亦汉时人。宣帝初,讲论“五经”于石渠阁。成帝即位,命向领校内府秘书。〔刘向句〕刘向历事汉两帝,亦曾上疏言事,不见重用,但是还能在秘府校书,传授经学。杜甫老病漂泊,要自比刘向,也不如心愿,所以说“心事违”。
〔五陵〕长安、咸阳间有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是汉代帝王的陵墓。已见前《哀王孙》《遣兴五首》注。汉时经营帝王陵墓,又使豪杰名家迁住其地,因而五陵多豪侠少年,传为典故。〔同学二句〕说少年同学现在多置身显贵。含有嘲讽语气。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
写夔州朝景和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似弈棋〕说局面变化很多,好比弈棋的黑白胜负反覆不定。
〔皆新主〕都换了新主人。
〔直北二句〕其时北方回纥,西方吐蕃,并党项羌、浑、奴剌等诸部族,时来寇掠,战事不息。
〔鱼龙句〕转到夔州江边秋景。秋日鱼龙潜蛰,所以说“寂寞”。
〔故国〕可以泛指故乡而言,也特指自己的国都。这里指长安。〔平居〕平时居处。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
人烟生处僻,虎迹过新蹄。野鹘翻窥草 ,村船逆上溪 。
写瀼西野景。
〔万国句〕其时吐蕃入寇邠州(今陕西邠县)、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京师戒严。
〔故园〕指洛阳故居。
〔昔归〕七五八年,杜甫曾自华州回洛阳。〔相识少〕遇见旧日的故交戚友已经不多。
万国尚防寇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胡虏〕这里指吐蕃。
〔闾阎〕乡里。〔小子〕年轻人。指乐有战乱以邀取功名者。
胡虏何曾盛 ?干戈不肯休。闾阎听小子 ,谈笑觅封侯。
指斥贪功生事好开边衅的人。
〔贞观〕唐太宗年号(六二七年至六四九年)。“观”,读去声。〔铜牙弩〕弩弓的一种。“弩”是利用机械来射箭的弓。“牙”是弩上发箭的机栝。
〔开元〕唐玄宗年号(七一三年至七四一年)。〔锦兽张〕大概亦是弩弓的一种。
〔花门二句〕“花门”,回纥的别称。因为回纥的小箭便利,中国的劲弩遂弃而不用。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国家依赖回纥兵收复失地,不再重视自己的武力。此时吐蕃又入寇,杜甫深为忧叹。
贞观铜牙弩 ,开元锦兽张 。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 。
登高
〔渚〕水中小洲。
〔百年〕犹言一生。
〔苦恨〕甚恨。〔繁霜鬓〕“繁霜”,形容白发之多。
〔新停浊酒杯〕时杜甫因肺病戒酒。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大约是七六七年秋,作于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