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选集
作者:陆游猜你喜欢的书
庄园迷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石门庄园里正弥漫着一种恐怖的不祥感,作为不良少年收容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危险的人。果然不久就发生了一起少年企图枪杀监护者的意外事件,所幸无人伤亡。然而,与此同时一位神秘的访客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庄园宅邸的另一间屋子里被枪杀了。
修辞鉴衡
诗话与文论汇编。二卷。元王构撰。上卷论诗,下卷论文,采集宋人诗话、笔记、杂记而成,是元人对宋人诗文评价的辑录之作。王理《序》云:“《修辞鉴衡》之编,所以教为文与诗之术也。”又云:“尚辞者义亏,植意者事逸。义亏竭塞,事逸耗枯,皆不足以达辞辅理,于道则眊矣。”王构辑录宋人诗文评语,意在提供一种写作的“鉴衡”,即意与辞之间的谐调、双美。比如卷一,既引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诗以意为主”说,又引葛立方《韵语阳秋》“作诗贵雕琢,又畏有斧凿痕;贵破的,又畏粘皮骨”,即可见全书主旨之一斑。《修辞鉴衡》的另一价值,即宋人散佚诗话,多赖以保存。如《诗宪》,《蒲氏漫斋录》等。《诗宪》据郭绍虞《宋诗话考》,为南宋时书,作者本山谷、惠洪、范温说诗,明确揭示“夺胎”之法与“蹈袭”、“因袭”、“转易(翻案)”的区别与联系,是宋人诗学中极有价值的理论。《蒲氏漫斋录》关于江西诗派的“点化”一法,也有甚准确的评说。对研究两宋诗学颇有裨益。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最初用修辞这个熟语正名本学的,却是元代王构(肯堂)。”认为王书虽不甚精,但可作修辞专书的滥觞。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则认为《修辞鉴衡》不能视为第一本修辞专书,第一本应是《文则》。
晁氏墨经
晁说之撰。制墨之书
海游记
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六卷三十回。全书前七回为故事楔子,记海外归来的 管城子流离失所,目睹人间“善人”逞凶作恶, 祸害无辜,因世不容身,下海去无雷国。后二十 三回叙无雷国“海下奇闻事”。在其所辖紫岩岛 上,乐善好施的大户徐家迭遭官司,倾家荡产, 公子被迫背井离乡。而人间“善人”在此改名换 姓为神仙活佛,假行善信,勾结官府,谋财害 命,无恶不作。书中托名海外异邦,实为中土现 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是清代后期民风、民俗的 艺术再现。作者以“最荒唐处不荒唐”的笔法, 彰善瘅恶,情节荒诞不经。孙楷第《中国通俗小 说书目》称其“似仿《希夷梦》,而文拙”。为中国 小说史上荒诞小说的先声。有清刊巾箱本,约 刊于嘉庆间,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 集成》本。
诗词格律概要
王力所写的关于诗词格律基本知识的书。原是作者应北京出版社编辑 《语文小丛书》 之邀而写的。此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且系统性强,很便于读者深入学习和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编入 《文集》 第15卷,据《丛书》 本1979年第10版。本书分上、下两卷。卷上为 “诗”,分4章: 第1章是 “诗的种类和字数”; 第2章 “诗韵”,讲“平水韵”、“今体诗的用韵”、“古体诗的用韵”、“一韵到底和换韵”、“首句用邻韵,出韵”、“柏梁体” (句句用韵的七言古诗); 第3章“诗的平仄”,讲“四声和平仄”、“今体诗的平仄”、“平仄的变格”、“对和粘”、“拗句和拗体”、“拗救”、“古体诗的平仄”、“入律的古风”、“古绝”; 第4章 “对仗”,讲 “今体诗的对仗”、“古体诗的对仗”。卷下为 “词”,也分4章: 第1章是 “词牌和词谱”;第2章 “词韵”,讲 “词韵 (诗韵的合并)”、“上去通押”、“换韵”; 第3章“词的平仄”,讲 “律句”、“拗句”; 第4章是 “词的对仗”。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编号一一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