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论

作者:李清照
词论

宋李清照著。她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与词的关系。苏轼主张“词为诗裔”,偏于以文学观点立论。而李清照和他不同,偏于以音乐的观点立论,强调“尊体”,主张词“别是一家”。她要求词要“协律”、“铺叙”、“典重”、“文雅”、“故实”,又要求“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注重词的“可歌”性,音乐美。在诸多要求中,“协律”是《词论》的总纲。她对“不协音律”之词予以批评,对“能协律”者予以肯定。

章节列表

升序↑

李清照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剧作。写于1939年,1941年第一次上演。大胆妈妈原来是17世纪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布莱希特在剧中仅仅借用了这个人物的名字。安娜·费尔琳是一个随军女商贩,绰号“大胆妈妈”。她把自己的命运同战争联系在一起,靠在战争中做小买卖为生。她曾先后嫁过几个不同国籍的丈夫,身边有三个孩子: 儿子埃里夫、施伐兹卡斯以及被士兵击伤后变成哑巴的女儿卡特琳。小儿子施伐兹卡斯后来成为瑞典军队中的一名出纳员。一次,大胆妈妈一家被俘,她的女儿和篷车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她的小儿子因提着装有二百块金币的钱箱无处躲藏,不得不把它扔到河里,被一个上士发现,随即被处决。大儿子埃里夫一时成为军队里的英雄,但因为在战乱中抢劫和杀死一个妇女而被处死。她的女儿卡特琳则因向哈勒城击鼓鸣报军情而被士兵枪杀。大胆妈妈在失去三个孩子之后,孤身一人拉着篷车,继续跟着军队,靠战争为生。布莱希特坚持认为大胆妈妈是个消极人物,她唯利是图,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在剧中,布莱希特写出了大胆妈妈的愚昧、麻木和不觉悟,以期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理性的否定认识。然而,这部戏剧的演出效果可能出乎作者的预料,因为观众谁都会为她的悲剧性命运所感动,从而对她产生同情。从这一点来看,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排斥情感共鸣的。

高常侍集

高常侍集

诗文集。唐人高适撰。十卷。适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少贫寒,潦倒失意。后客游河西,为哥舒翰掌书记。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本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原集二十卷,已佚。今有《四库全书》所收影宋钞本,存诗二百余首。或反映个人早年坎坷遭遇,如《别韦参军》、《蓟中作》等;或反映人民苦难,如《封丘县》、《东平路中遇大水》等;而最为世人称道者则为边塞诗,虽为数仅占十分之一,却能深刻揭露唐代边防政策的弊病,表现出对士兵的同情,对将帅的讽刺,对战争的评价。代表作为《燕歌行》。诗多为古体,尤以七言歌行擅胜。殷璠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或“岑高”,同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此编有诗八卷,分一百八十九题,二百二十五首,不分体;文二卷,其中一卷为赋、赞、记、序、祭文七篇,一卷为表九篇。该本比较精审可靠,但缺《塞下曲》(“结束浮云骏”)、《酬庞十兵曹》、《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哭裴少府》、《赠杜二拾遗》、《逢谢偃》等七首。另有明代刻本亦为十卷。卷一至卷四为赋、五言古诗,卷五为七言古诗,卷六为五律,卷七为五言排律,卷八为七律、五绝,七绝,卷九为表,卷十为赞、记、序、祭文。该本系明人在影宋钞本基础上增补而成,混有伪作七篇,另少一首真作《淇上别业》。又有明刻《唐十二家诗》本,八卷,即割取该本前八卷而成,篇目次第别无二致。又有明铜活字本八卷,明张逊业辑二卷本,杨一统辑一卷本等。适诗文向无注本。一九八一年,中华书局出版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书前有刘所编《高适年谱》,书后附有《论高适诗》。校勘精审,较可信赖。

女论语译注

女论语译注

唐代女学士宋若莘撰,其妹宋若昭注释订正。古代妇女道德的通俗读物。宋若莘、宋若昭两姐妹,性素洁。仿《论语》,以韦宣母文君宋氏比孔丘,以东汉班昭等比颜渊、闵损,用问答体,四字一句,推明妇道所宜。前有自序。主要篇目为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管家等。清王相编入《女四书》,成为是闺闱中进行女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典籍之一。《旧唐书》卷五十二有女学士尚宫宋氏传。版本有明末多文堂刊本、《说郛》本。注本有明王相笺注《闺阁女四书》。

卜筮全书

卜筮全书

《卜筮全书》为明代的卜筮圣典,是周易爻辞文化的最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吉凶卜筮的巅峰之作。全书辑录了明代以前纳甲筮法的经典作品,传承了《京氏易传》和《火珠林》等早期的筮法的真谛。

小尔雅

小尔雅

一卷,旧题汉孔鲋著。《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小尔雅》一篇,无作者名姓。《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载有李轨注《小尔雅》一卷,其书早佚。今传《小尔雅》系《孔丛子》第十一篇钞出别行,分《广诂》、《广言》、《广训》、《广义》、《广名》、《广服》、《广器》、《广物》、《广鸟》、《广兽》,再益以度、量、衡,为十三章。其中的有些内容,是杜预注《左传》时才征引,故此书当是汉末晚出之书,晋时才通行的,非《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小尔雅》。宋《馆阁书目》始题孔鲋著,后人因以为说。经清戴震等考证,才知其误。清宋翔风有《小尔雅训纂》五卷;葛其仁有《小尔雅疏证》四卷,附王宝仁《辑佚》一卷,最详备。收入清《四库全书》中。

续清凉传

续清凉传

佛教史志。北宋张商英撰。二卷。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四川新津人。参与王安石变法,后与蔡京不合,被贬。大观四年(1110)为相,次年罢。商英广泛涉览儒、道、释之书。而最后归心于佛。元祐二年(1087)出任权发遣河东路提兵刑狱公事,游五台山金刚窟,次年遍游五台,观圆光圣灯,四年上山求雨,归作此传,以为所见皆文殊菩萨之化现。此与峨嵋宝光相似,可供科学家研究之用。五台山之灵异传播久远,其成为万民朝拜的圣地也当与此有关。传中叙及太宗灭北汉时,尽免五台寺院租税,至神宗、哲宗间边臣夺其良田,置弓箭手等,也为研究宋后期五台山佛教史提供了新的资料。书后有附传,记元祐四年本路其它官员观圣灯的经过。附录记元祐五年侍其灌、建中靖国元年(1101)钱盖在五台目睹圆光诸事。此外有崇宁三年(1104)李师圣《题五台真容院》、皇统元年(1141)朱弁《台山瑞应记》,文珫《后序》,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性彻之偈,均为后人陆续附入。有:①清光绪蒋氏刊本。②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校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