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李清照
  • 姓名:李清照
  • 别名:号易安居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 出生日期:1084年3月13日
  • 逝世日期:约1155年
  • 民族族群: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母亲王氏,都是博学善文之士。李清照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培养了浓厚的文学兴趣。少年时就开始写诗,并小有名气。她不仅诵读经史子集,而且诗词小说、趣闻佚事也不放过。18岁时嫁于太学生赵明诚(宰相赵挺之之子)。丈夫喜欢金石之学,夫妇收集的图书文物极多。她不仅帮助丈夫,而且拿起笔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1127年,金兵南侵,黄河南北沦陷。她举家南迁,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赵明诚病死,图书文物也大多散佚,她投亲靠友,寄人篱下,过着孤独愁苦的飘泊生活。之后又被诬以文物通敌卖国,她将仅剩的文物献于朝廷表明心迹,而剩余几件又被盗,这使她极端悲苦,又在兵荒马乱中挣扎了十几年,抑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流传下来的只有四五十首,但首首精湛,字字珠玑。不但如此,她还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关于词的专论——《词论》,文中强调词“别是一家”,主张协律,崇尚典雅、情致。她的词内容以金兵南侵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多描绘大自然,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艺术上以造语新丽见称;后期多描写南渡后的痛苦生活,抒发内心深沉的爱国思想,风格上以情调悲凉为主。她的词继承的是婉约派的风格;她的诗却笔力雄健,情辞慷慨。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李清照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尤比克

尤比克

科幻小说,菲利普·迪克著,初版于1969年,乔·奇普为格伦·朗西特的反超能咨询公司工作,保护人们免受通灵师和先知的心灵窥探。在一次前往月球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朗西特的行动组遭遇埋伏,朗西特身亡。行动组成员迅速将朗西特的遗体送往苏黎世的亡灵馆冰冻冷藏,并试图与他的大脑取得联系。然而,不仅没有成功联系上朗西特,行动组成员还发现,钱币、香烟等物品均在发生退转,时光似乎在往回倒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孝经学

孝经学

七卷。曹元弼撰。是书分七卷:一,明例;二,要旨;三,图表; 四. 会通;五.解纷;六.缺疑;七. 流别。明例卷又分三目:一、孝经脉络次第说;二、孝经微言大义略例;三、陈氏澧说孝经要略。要旨卷述《中庸》、《史记》、《汉书·艺文志》、郑玄《六艺论》以及陶渊明、黄道周、阮元诸家孝经说,另就书中某句某节加以阐释。图表卷分今文各本表、古文各本表,认为日本所传郑注孔传为伪本。会通卷以群经证本经,而见其相通。解纷卷为孝经述典礼部分,认为阮元据《周诰》说《郊祀》“后稷宗祀文王”一事间有语病,由陈澧删节而成。缺疑卷、流别卷只是虚立其目。关于孝经注、解、传、述人考正,认为“闺门”一章出自刘炫伪本,此说难以成立。证郑注确为郑玄所作,最为详尽,可息群疑。述孝经各家撰述所举过于简略,唐玄宗注疏后,仅举阮福《孝经义疏补》。是书体例较为完备。现存光绪三十四年(1908) 江苏存古学堂刊本。

婆薮槃豆法师传

婆薮槃豆法师传

全一卷。南朝陈·真谛译。婆薮槃豆,为梵语vasubandhu 之音译,又作婆薮槃陀、筏稣槃豆、婆修槃驮等。婆薮译为天或世,槃豆译为亲;意即天亲、世亲。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此书内容记载:古代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国师憍尸迦有三子,皆称为婆薮槃豆,长子别称阿僧伽(译为无著),第三子别称比邻持跋婆,中子(世亲)独以通名而著称。三兄弟皆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无著、世亲转宗大乘,而成为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之创始人,本传主要为无著、世亲之传略。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佛典注疏。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二卷。是《金刚经》各家疏注的辑要。书首序文略述《金刚经》成书缘起及大义。正文分为二:初解经题、后释经文。“释经文”又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疏解时先举经文原文,下列释文。见载于宋《崇宁藏》、明《永乐北藏》、《嘉兴藏》及清《龙藏》。

初分说经

初分说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即是度三迦叶,及舍利弗,目连事。与他经大同小异。

西藏度亡经

西藏度亡经

又名《中阴得度法》,本书是一部西藏佛学名著,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它蕴含着一套丰富的临终、死亡及死后世界的知识和图景。此外,基于《西藏度亡经》的藏传佛教“临终关怀”具有终极关怀的性质,它既是死亡救助,又是生死教育,涵盖人从生至死的一切人生课题的智慧,这也是现代临终关怀需要借鉴和发展的。这些内容具有强烈而广泛的心理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