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问题
作者:老舍
现代3幕话剧。老舍著。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4月初版,列入“建国文艺丛书”。1955年日本又新社出版太田辰夫、乌居义靖译注本。曾收入1948年12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版《老舍戏剧集》。1942年2月15日中华剧艺社在重庆首演。该剧写于1940年冬。是一出讽刺喜剧,辛辣地描绘出当时大后方机关中旧官僚的各种丑剧。所谓“世家出身,为官多年”的佟秘书,毕生事业就是争面子。为官20年,至今还是个秘书,为此耿耿于怀,牢骚满腹,科长于建峰则是奉承拍马,见风使舵。听说佟秘书将被免职,转身就变了面孔,工友赵勤,意外地继承了一笔遗产,一夜之间成为小财主,于科长立即对他百般殷勤。佟秘书的女儿已26岁,自称17岁,婚事未成,因面子问题,不敢轻易启齿,但又自作多情,弄巧成拙,洋相百出。一位方心正先生和他妻子单鸣琴,因想发财而破产,靠欺骗吹牛混日子,赖在佟家不走,打肿脸充胖子,自称在集资一千万元办一个实业公司,到处拉人入股。唯有医师秦剑超、护士欧阳雪、女仆徐嫂,不大懂面子,也不肯敷衍面子,便成为他们眼中钉。“《面子问题》是一个讽刺性的喜剧。那些小官僚们是那样爱惜面子,不顾一切地维持体面,是颇堪发噱的。”(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猜你喜欢的书
江西舆地图说
地理图说。明赵秉忠撰。一卷。秉忠字季卿。万历状元,官翰林、礼部尚书。此为《纪录汇编》卷二百八之单编图说并存。分载五道、十三郡、七十七邑、十四卫所,略述其地理沿革、位置、经济状况、设防情况,标明其繁荣、险要程度。文字简练,层次分明,但嫌过略。有《纪录汇编》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中华文化十二讲
这本书汇集了钱穆所做有关中国文化之十二次讲演的讲辞。先生就中国文化之“中心思想”“进退升沉”“终极理想 ”“中庸之道”“前途展望”等内容详加发挥,逐一阐述,指出心性修养乃中华文化传统精要所在,而心性修养之道当上溯于孔孟教义,此诚中华文化精义所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善加体会,善加推扩,方能体会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大义,“惟此最为我中华文化传统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有其大贡献之处。”读此书,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中国文学史略稿
李长之著,是书由五十年代出版社(1956年并入时代出版社,1958年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李长之先生出版并畅销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探索和研究的高校教材,其立足宏阔的世界文学视域,避免了一些文学史著作“只知中国文学,不知世界文学”的弊端,突出文学演进的脉络和线索,并依此标准权衡详略及轻重显晦,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学术品格、较高的学术价值的文学史经典。
太清服气口诀
气功著作。不分卷,作者姓名、成书年代不详。本文主要论述内服元气的方法。①说明服元气的原则,曰:“交结无气于肾鼻之间,分阴阳于脏腑之内,吐纳无爽,持摄不乖。”强调以此原则为基础,习炼各种功法。②介绍具体作法,一是说明常见气功功法的作用,即“久作之,自觉(气)通下至脏……后觉鸠中气出,即能与人疗病”。二是分别外气元气法,认为作功应在子时,法在存神泥丸,能存神泥丸则功夫成就。
三侠五义
原名《忠烈侠义传》。长篇小说。清石玉昆撰。一百二十回。玉昆字振之,天津人。约生活在道光同治年间。著名说书艺人。据唱本《包公案》改编成书。光绪五年(1879)后经俞樾修订,删去第一回“狸猫换太子”,并“援据史传,订正俗说”。在已有南侠、北侠、双侠四人外,加上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补成七人,曾改名《七侠五义》。前半部描写包拯在侠义之士辅助下审案平冤、“除暴安良”故事,后半部描写翦除襄阳王党羽及七侠五鼠间纠葛。书中 “平冤狱”、 “铡庞昱”、“除蕃王”等描写,揭示清代现实社会黑暗,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清官形象,反映出人民的愿望。情节曲折,形象生动,语言流畅,具有浓厚平话色彩。然亦杂有忠于统治阶级、维护封建道德、宣扬因果报应等消极思想。有光绪五年(1879)北京聚珍堂活字本、亚东图书馆本。解放后有广东、安徽、豫章等出版社铅印本。
拟寒山诗
全一卷。元代临济宗僧中峰明本(1263~1323)著。收于中峰广录卷十七。明本仿寒山诗作律诗一○○首,皆系叙说有关参禅之心性旨要,以启发学人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