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注

作者:高闶
春秋集注

四十卷。高闶撰。高闶字抑崇,鄞(今浙江宁波)人,宋代着名经学家。高闶八岁即通经史大义,宋高宗绍兴初赐进士第,累官至国子监司业。时兴太学,闶奏宜先经术,高宗然之。南宋初学制多为其所创建,官至礼部侍郎。后因忤执政,一斥不复,家食累年,中寿而卒。学者称之“息斋先生”。此书为高氏晚年家居所着,大旨以程颐《春秋传》为本,故仍冠以程颐原序。其说则杂采唐宋诸家,以己意折衷,不复注明引者姓名。南宋古文大家楼钥《序》称:“自顷王荆公废《春秋》之学,公独耽玩遗经,专以程氏为本,又博采诸儒之说为之集注,其说粹然一出于正。”此书虽宗程颐,但却时有从违。如程颐据汉薄昭与淮南王书有“齐桓公弟”之语而谓公子纠为桓公弟,而高氏则依据三传、《史记》、《荀子》之文,谓公子纠为桓公之兄。但其大义则全主程氏。程氏《春秋传序》云:“后世以史观《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之大法则不知也。”高氏发挥其说,认为孔子“惧先王经世之法坠地莫传,欲立为中制,俾万世可以通行,故假周以立法,而托始于隐公焉。且以文武之道期后王,以周公之事业望鲁之子孙也。以此推之,《春秋》固非一王之法,乃万世通行之法也。”主旨虽谬,然于考证亦有所得。如解“向戌盟于刘”云:“凡因来聘而盟者,必在国内。刘,王畿也,岂有来聘鲁而远盟于刘者

高闶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队列之末

队列之末

《队列之末》是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的代表之作。写于1924―1928年间,故事跨越一战前后十年,讲述十年间男女情事的纠葛、战争前后的社会图景、人心动向,以及战争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作品不仅绘制出恢宏历史画卷,也勾勒出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恶意的艰难。当个人坚持的原则遭到全世界背弃,内心的纯净与无私遭到全世界的误解和中伤,是缴械投降,是奋争到底,还是坦然接受?包括《有的人没有》《再无队列 》《挺身而立》《最后一岗》四部。

北方的奥德赛

北方的奥德赛

《北方的奥德赛》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收录于伦敦的第一个中短篇小说集《狼之子》。 小说讲述白人入侵阿留申群岛后,一个名叫阿克赛尔·冈德森的欧洲人抢走了当地酋长纳斯的妻子恩卡,纳斯在海洋和陆地上紧迫不舍,四处搜寻,历尽艰辛,终于复仇,但他的妻子却不愿跟他回去而宁可跟他的仇人一同死去。纳斯在心灰意冷之时将他的故事告诉了曾经帮助过他的马尔穆特·基德。

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

宋代最大史料性类书。字数比《太平御览》多一倍。 初拟名《历代君臣事迹》。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辑。景德二年(1005年)始编,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编成。共1000卷。“册府”即收藏典册的秘府,“元龟”即以灵龟占卜未来。“册府元龟”即可借鉴的文献宝库。本书体例严谨,条理井然。偌大一部类书,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别类排列,有条不紊。31部。1104门。部有总序,门有小序,将几千年史实联成一体。体例与一般唐宋类书迥然不同。后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 采集范围不及《太平御览》广泛,所采以史籍为主,兼采经、子,不收说部,未注明出处,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代前的史籍辑佚和校勘颇有价值。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影印本,后附《类目索引》,可据要目查找有关资料,查 阅本书可参考陈鹏飞《册府元龟索引》,也可参考日本人宇都清古、内藤戊申《册府元龟奉使部外臣部索引》。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

北宋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作法和工料定额的专著,我国古代第一部建筑法规。由北宋李诫于1100年编纂而成,1103年刊行。全书三十四卷,三百五十七篇,三千五百五十五条。书前有“看详”、目录各1卷。“看详”说明若干规定和数据,如屋顶坡度曲线画法,计算材料所用各种几何图形之比例等。“总释”、“总例”二卷引经据典地注释各种建筑物和构件的名称,力求统一;各作制度十三卷,是研究古建筑最有价值的部分,记载宋代的楼殿厅堂等屋宇之形,对古代的宫室制度考据颇有价值。所附插图极为精细,具有宋代版画特点。[无法显示的生僻字和图片,请参阅PDF电子版]

郴江百咏

郴江百咏

诗别集。宋人阮阅撰。一卷。阅有《诗话总龟》已著录。此编为阮氏宣和中知郴州时所作,有宣和六年(1124)自序。作者“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旨在“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百首诗全为七言绝句。以100首诗分咏郴州地方风物。诗人咏人物古迹,往往涉于议论,此为当时风气使然。每题之下不注本事源流,不熟悉郴州文史的人难以理类。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原缺8首。《四库全书》用厉鹗家藏本收录。另有《宋人集丙编》本,民国十年李氏宜秋馆据《四库》本刊行。民国二十一年,陈九韶著《郴江百咏笺校》一卷,铅印行世。

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

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

本书集钱穆先生几十年来阅读《论语》心得之大成。所选文章既有根据钱穆先生20世纪50-60年代在新亚书院讲课记录而成的文章,也有钱穆先生发表在港台学术杂志上的文章。这些文章集中阐述了阅读《论语》之意义、朱子如何阅读《论语》、今人应如何阅读《论语》,如何看待古人对《论语》的不同理解及其出发点,以及钱穆先生对古人阅读《论语》之评点和他本人对《论语》的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