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类释
作者:顾栋高
二十一卷,清顾栋高著。此书成于乾隆壬申年(1752年)。序文、案语都称臣,可能是进呈皇帝的著述。分二十一类,在《序》中叙及自得的内容:如于《释地理》类,提出邶、鄘、卫是三个地名,而不是三个国家的名称;于《释山》类,提出“崧高维岳”是吴岳,而不是五岳的中岳;于《释水》类,提出《吉日》里的漆沮,不是《緜诗》、《周颂·潜》中的漆沮;于《释时令》类,提出刘公早以建子(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于《释祭祀》类,提出褅飨明堂是周公首创;于《释官职》类,提出司徒、司空、司马之设立皆在《周官》之前;于《释兵器》类,提出古代兵士的甲都是皮革所作;于《释宫室》类,提出《君子阴阳》是伶官所著,而非妇女所作;于《释草》类,提出麻有两种;于《释鸟》类,知桑扈也有两种;于《释马》类,提出《卫风》的、《鲁颂》的牧马,都是用来准备战争用的,《司马法》的“马牛车乘俱出于民”,是王莽伪托之文,所言多出于前人所说,如邶、鄘、卫为三地名说出自顾炎武:《崧高》“维岳”为吴岳之说出自阎若琢;漆沮之说出自许谦;公刘建子之说出自毛亨;古甲用革之说出自陈祥道;麻有两种之说出自蔡卞;桑扈两种之说出自陆佃等。但此书博采众说严谨, 不以名物训诂炫博,而以阐发经义为重。
章节列表
升序↑顾栋高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文化史导论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北梦琐言
笔记。五代孙光宪(约900—968)撰。原本三十卷,今本二十卷。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唐末任陵州判官,后唐时避地江陵,入宋为黄州刺史以终。博通经史,好为著述,有《荆台集》、《笔傭记》、《橘斋集》、《蚕书》等书,多不传世。鉴于唐末战乱,典籍亡佚,为存一代轶闻遗事,对后人有所“希仰”或“劝戒”,作者寓居江陵时撰此书,以江陵居云梦之北,故取义为书名。多记唐末五代杂事,初成三十卷,流传至今剩二十卷,凡三百二十七条。清缪荃孙刻本时,又辑自《太平广记》佚文一百八十九条,成四卷,共五百一十六条,约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广泛,对皇室、宰辅、酷吏、藩镇、科举、门阀、士习、民风、僧道等皆有记述,可据以参证补史,亦可研究文学民俗。《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多所征引。所记亦有失实之处,杂有怪异,因果报应等。流传版本甚多,主要有《稗海》、《雅雨堂丛书》等本,上海图书馆藏吴氏拜经楼旧钞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以缪荃孙《云自在龛丛书》为底本断句出版,一九八一年林义园据此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方剂辞典
本书原名《方苑》,又被称为处方集,日本水走嘉言所著。文化八年(1811)刊行,共收载1044首处方,按片假名顺序排列。陈存仁将此书收入《皇汉医学丛书》出版时,题名为《方剂辞典》,并按处方首字画多少重新排序,且编有病证用方索引,以方便临床用方时快捷检索。本书涵盖临床各科,收录古今较多方剂,切合日常应用,可称得上是一部临床实用方剂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临床极好的参考书籍。 本书亦有单行本刊行。现存《皇汉医学丛书》本、单行本,1955~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重印本。系一部由国外学者编纂的早期中医方剂学辞书。
全宋诗
诗总集。收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的全部诗作。
白云樵唱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闽县(今福建闽侯)人,生卒年不详。王恭自称皆山樵者,为“闽中十子”之一。成祖初,以儒士被荐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旋投牒归。著有《白云樵唱集》、《凤台清啸》、《草泽狂歌》。王恭没后,其诗湮晦不传。成化十九年(1483),南京户部尚书黄稿搜王恭遗稿,始得此集于吏部郎中黄汝明家。黄汝明编次分为前后二集。卷首有永乐三年(1405)林环旧序。序中所列次第,以此集为首。知其诗成于《草泽狂歌》以前。卷末又有永乐中林蕙诸人所作《皆山樵者传》、《赞》、《辞》、《说》,系此集刻成之后,又续为增入附于卷末。王恭与同邑高蕙齐名,同以布衣征入翰林。然高蕙出山以后之诗,皆应酬潦倒,无复清思。王恭则历官未久,投牒递归。其性情喜爱徜徉山水丘壑。而此集又作于田居之时,时人评曰:“故吐言清拔,不染俗尘,格韵远在高蕙之上。”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
拙著‘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于民国五十七年初版后,十七年间,颇蒙各界谬誉!已有两万五千余本,流通各界。据各方反应,悼嫌文字太长,一者请起来很吃力;二者丰富的内容,非耐心细读,不能了知;若能层层标以‘子目’,不但文短易读,且如商品说明,吸引读者,不请而请。读后复查,按照目录,亦易寻找。余甚以为然,今增标‘子目’一百四十余条,经千华出版公司重新排印,发行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