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栋高

顾栋高
  • 姓名:顾栋高
  • 别名:字复初,一字震沧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无锡(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679年
  • 逝世日期:1759年
  • 民族族群:

顾栋高(1679年~1759年),清代学者、诗人。字复初,一字震沧,又自号左畬。无锡(今属江苏)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授内阁中书。雍正时,以奏对越次被罢官。乾隆十五年(1750),授国子监司业,以年老未就任,赐司业衔,后又加祭酒衔。少时即与蔡德晋、吴鼎等人潜心研读经术。曾排比春秋列国诸事,成《春秋大事表》50卷,又对旧说详加考证辨伪,成文凡131篇。《清史列传·儒林传》称它“条理详明,议论精核,多发前人所未发”。他能文,多为序跋、碑志、祭文、书札等,可惜文采不足。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说:“栋高长于治学,而短于属文,长篇者尤病芜冗。殁后逾二百年,而无人为刊行是集,非无故矣。”他的诗词,稍有特色,如〔金缕曲〕《题菊圃种药图为干侯先生作》下阕:“相逢更得疏狂友,共天涯,高歌拍案,放怀诗酒。岭海风波经历遍,人似菊枝吹瘦。算输却、虎头痴透。廿载编摩成老蠹,任花开花谢消磨久。同床梦,醒还久。”写得疏狂豪宕,笔力雄健。著有《万卷楼初稿》、二稿。

顾栋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是德国思想家尼采于187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与尼采早期的另一部杰出作品《悲剧的诞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民族甚至文化体系的生命。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历史的用途与滥用》具有十分典型的尼采式的文风:热烈、有力,痛快淋漓的批判,看似偏激的措辞,读来却给人以一种振奋感。

再见,吾爱

再见,吾爱

一个刚出狱的亡命之徒四处打听爱人的下落。他不在乎爱人八年间从没探过监,从没写过信。出狱的那天他买了身新衣服,到处去找她,他想见她, 他只是爱她, 但是爱人…… 侦探马洛不是心碎故事的主角,他更像一个旁观者,即使这样,他也被卷入了这场心碎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中。“麻烦”是马洛永远躲不掉的词,就像钱德勒一篇短篇小说的标题写的那样“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再见,吾爱》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秃头旅馆的七把钥匙

秃头旅馆的七把钥匙

作家马吉为了寻找新的创作灵感而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来到了冬季停业。一片死寂的秃头旅馆,打算孤身一人在这荒凉可怖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然而,他错了,他非但不是孤身一人,还有风度的绅士、迷人的小姐、居高位的市长、失意的商人竞争先恐后出现在秃头旅馆,最后,死神也来了……

华阳集

华阳集

唐人顾况(725?—814?)撰。三卷,附补遗一卷。况字逋翁,晚自号悲翁、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进士,曾为校书郎,转著作郎。因诗中讽嘲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阴真逸。原集二十卷,已佚。明万历间辑所佚成书,收诗、赋二卷,文一卷,另附补遗一卷。其诗重内容,不以文采华丽求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皆为讽刺劝戒之作,《彩枝词》为学民歌之作,色彩甚浓。《公子行》、《行路难》等作品艺术风格奇特,为李贺诗风之先声。有《四库全书》本,道光中浙江黄山庄刊本。

万灵灯仪

万灵灯仪

万灵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燃灯供奉万灵。所谓「万灵」,并非特指某位天神,而是指一切神灵。凡能显灵降世,护国救民,利人济物,有求必应之神,皆可供奉。修道者可根据自己需求愿望,选定某位神灵燃灯供奉,礼赞启告,祈求消灾降福。

白话魏书

白话魏书

《魏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北齐魏收撰。天保五年(554)成书。一百三十卷,其中帝纪十四卷,志二十卷,列传九十六卷。载北魏建国(386年)至东魏孝静帝亡国(550年)间一百六十五年历史。此为《魏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