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作者:钟泰
中国哲学史

钟泰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3月初版。全书分上下两卷,凡四编七十二章,通过介绍自周至明清百余位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叙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第一编上古哲学史共13章,对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名、阴阳、兵家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作了精赅的分析;第二编中古哲学史共13章,对两汉时期的今、古文经学之争,魏晋时期的有无之辩,南北朝时的神灭、神不灭辩和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争论和融合作了系统、明晰的阐述;第三编近古哲学史共30章,对宋明道学的师承渊源、思想流变作了简洁的梳理,对周、张、陈、朱的理学派和陆、王心学派的旨趣异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四编近世哲学史共35章,对清初至光绪以前的哲学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整理,对清初三大家和乾嘉汉学诸派的分析均有探幽发微,阐前人之未发的地方,特别是作者对一些以前不被人重视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如唐甄等作了肯定的评价,并专章列论。作者立论严谨,对各家各派学说力图作客观的述评,不轻易褒贬;同时作者的视野较为开阔,全书收论的哲学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特别是作者对光绪、宣统以后的近代哲学自谦“虽关蹊径,未睹旨归,编录之责,让之来者”体见了“多闻阙疑”、“多见阙殆”的存疑、求真谦逊、朴实的学风。全书以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

钟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贞素斋集

贞素斋集

元代诗文别集。8卷,附录2卷。舒頔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数种清抄善本,又有1种清抄本,仅残存10卷,现藏安徽省图书馆。8卷本《贞素斋集》卷首有明洪武四年(1371)舒頔自序,《贞素斋自传》。在自序中,舒頔说:“虽居离乱中,艰难险阻千情万状,独于诗未尝忘情。”自传中进一步说自己“喜为文章,人求记述,则欣然命笔,未尝以事辞”,“又喜咏歌,或古风长律,取意而足,不蹈袭,不求奇,务在理胜”。足见舒頔对于写作是十分认真的。卷1为记,卷2为序,卷3为辨、碑、跋、文,卷4为传、赋、说、墓志铭等文体,卷5-6为古体诗,卷7为五七言近体(包括1首六言绝句),卷8为七言长律、词。附录卷1为《贞素斋铭》,《贞素斋记》等资料及明洪武十二年张梓撰《舒公行状》。附录卷2为舒远的《北庄遗稿》(卷首有8世孙舒孔昭写的题识)及舒逊的《可庵搜枯集》。舒頔在《贞素斋自传》中说:“三为教官,遭时抢攘,遂退处教授私塾,所居曰贞素斋。”因此,舒頔把文集题为《贞素斋集》。本集为舒頔后裔舒旭、舒孔昭辑刊于明嘉靖年间,由当时的绩溪知县赵春出资刻印。舒頔的诗以七言古体最为擅场,他的文章比较讲究法度,但成就不如诗。

茗笈

茗笈

二卷。明屠本畯 撰。是书杂论茗事。第 一卷分溯源、得地、乘时、揆制、藏茗、品泉、候火、定汤八章进行论述。第二卷分点瀹、辨器、申忌、防滥、戒淆、相宜、衡鉴、元赏八章进行论述。每章大多数均引各种书中论茶之语,前引以赞,后系以评。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八年 (1610)。有明代喻政 《茶书全集》本、毛晋汲古阁刊 《山居小玩》本、《美术丛书》本。

南岳九真人传

南岳九真人传

南岳九真人传,北宋奉议郎廖侁撰。《通志‧艺文略》着录一卷,不题撰人。《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玄部谱录类。卷首作者自序称:道士欧阳道隆以家藏《南岳九仙传》求廖侁作序,侁削其重叠,正其谬误而成本传。篇内详记六朝时南岳衡山道士陈兴明,施存、尹道全、徐灵期、陈慧度、张县要、张始珍、王灵舆、邓郁之等九一人修道升仙事迹,皆注明其名号故里,升举日期。篇末称后世在九真人升仙处建宫,至唐咸通间(860-874)衡州刺史张觌陈请赐号紫盖峰九仙石坛。按唐末李冲昭撰《南岳小录》,亦载九真传记及九仙宫事,其内容与本书略同。

曹溪一滴

曹溪一滴

曹溪一滴附梦语摘要一卷,明周理编,一滴陶珙序,戈允礼序,摘要戈允礼序。前为传记,后乃笔记。依驹目增入。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又作八大摩拏罗经、大乘八大曼拏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属于八大菩萨法,内容系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曼殊师利、除盖障、地藏等八大菩萨之根本心大明。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简称《续灯录》。禅宗史书。北宋云门宗禅僧惟白集。30卷,另有目录3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六册。书成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故冠以此年号。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之后,依禅门法脉相续之次第,编列师资略历、机缘语句、古则公案、偈颂等而成,全书大别为正宗、对机、拈古、颂古、偈颂等五门,而于临济、云门诸师之语所录较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