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书
作者:唐甄
清初唐甄著。为议论时势,褒贬世事,究理明性的论文集。分上下2篇,凡97目。初名《衡书》:“志在权衡天下”(王闻远:《西蜀唐亭先生行略》)。后困蹇不遇,政治抱负无法伸展,遂更名《潜书》。康熙18年,唐甄怀《衡书》拜见宁都魏禧,受魏氏赏识并于刊刻,始行于世。初刻时仅13篇,署名唐大陶。后逐渐增至97篇,更名《潜书》,改署唐甄。康熙44年,唐甄卒后,由其婿王闻远聚集付印。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50,论学术,下篇47,论政治。其道德观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紧密相联。有1703年王闻远刻本、1883年李氏刻本、1905年邓氏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出版标点排印本。
唐甄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是茨威格早期作品之一。一位年迈的画家受人委托,需要完成一幅圣母的画像,用来装饰教堂的祭坛。在寻找作为圣母的模特过程中,老画家遇到年轻的犹太少女艾斯特。孤苦无依的艾斯特,在与老画家的相处中逐渐被种种温情融化,慢慢卸去了曾经的尖锐棱角,两人彼此都成为了对方最深的依赖。然而现实中年龄的巨大差异,以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让他们只能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当艾斯特把对老画家的眷恋转移到对一个婴儿的身上去时,母性被激起,最后为了保护那幅自己抱着婴儿的画,被尖利的匕首刺穿胸膛。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在今天看来,特别是联系林语堂个人后来发生的变化,既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历史的局限性,也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反动的阶级实质。本书收入作者所写主要散文作品共102篇。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平淡中见深长,在现代散文中独树风格。
思玄庸言
一名 《桑子庸言》一卷。明桑悦撰。桑悦,字民怿,常熟 (今江苏省常熟县) 人。成化元年 (1465)举人,官至柳州府通判。桑悦以才名吴中,为人怪妄,敢以大言以欺人。书看过之后旋即焚弃,说:“已在吾腹中矣。”尝以孟子自比。并自夸地说:举天下文章,惟有桑悦。后丁外艰归,不复出。桑悦居家其间更加狂诞,乡人虽很看重他的文采,但对其所为却很不以为然。著有《桑子庸言》、《思玄集》等,其所著之书,颇盛行于世。此书是桑悦居长沙时所作。只一卷,二千字左右,自以为穷究天人之际,而实际上却没什么精奥之处。有《学海类编》(道光本、影道光本》本、《娄东杂著全集》本、《百陵学山》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 《百陵学山》本补印 《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均题名为 《思玄庸言》。
华严经感应略记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略记》。佛教感应集。明袾宏辑录。一卷。记述印度和汉地从晋至元有关传持《华严经》的灵验感应事迹。分为二十八段,每段四字为题,如“双童现瑞”、“天地呈祥”等。所述事件大多未标明出处。不少内容为周克复的《华严经持验记》所采用。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佛在祇园于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众,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为说文殊之生缘及观文殊之法。
生经
凡五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生经之一种。系由叙说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缘之小经集辑而成,凡有五十五经。其中,最后一经题为譬喻经,乃叙说八种事缘;又卷二舅甥经与希腊人希罗多德(Herodotos)之历史故事中关于埃及王雷色斯(Ramses)三世之记载,二者内容相同,或谓由此可推知二者间应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