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乾隆甘肃通志
又名《敕修甘肃通志》。甘肃巡抚许容监修。李迪、张能第、甄汝翼、郑铎、樊初荀、田吕叶、曹最编纂。清雍正六年(1728)奉敕纂修,乾隆元年(1736)成书。吏部尚书署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刘於义刊行。全志五十卷、三十六册,为《四库全书》本。该志体例、取材、编纂格式虽以《陕西通志》为范本,但考证、补漏、增加内容约占一半以上。把甘肃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矿产资源、工农业、林牧业、水利、军事、政治等均载入志书。全志包含:图考、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关梁、祠祀、贡赋、兵防、水利、驿递、蠲恤、盐法、茶马、物产、风俗、古迹、祥异、陵墓、封爵、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忠节、孝义、隐逸、流寓、仙释、方伎、烈女、艺文、杂记。内容多系抄录前志,不加考证,错讹较多;职官志甚为繁琐,文职直至州官、武职直至游击;全志经多人之手,缺乏统一编排,记事多有重叠,笔法不统一,详略甚不一致;取材于“正史”者多不录全名,任意简略为“元和志”、“方舆纪要”、“寰宇记”、“汉书”、“唐志”、“隋志”等,易引人误解;志书所用年号如“光宅”、“靖康”、“皇庆”、“弘光”、“隆武”等不记朝代,使读者难以稽考。
乾道四明图经
南宋地方志。知明州张津等以《大观明州图经》为蓝本纂修。十二卷。乾道五年(1169)成书。四明是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市)的别称。原书久佚。今本乃清咸丰四年(1854)徐时栋自李孝谦《四明文献录》中辑出,已非足本,图亦亡佚。篇首总叙全州,次叙各县的风土、物产、人物、寺观、祠宇、场镇、江湖、河堰、古迹等,殿以古诗赋与太守、进士的题名记,为现存最早的四明志。
痰疬法门
清·李子毅撰。子毅字庆申,楚北斩水人,是书首列痰疬总论。大致谓轻微易治者,痰子也,迟重难愈者瘰疬也。次述痰疬鉴别法,外治法门,内治法门,禁用须知。如灯火,禁戒须知。如饮食、服药,宜忌物品。痰疬医案,末附杨梅验方、喉蛾捷诀等类。皆从先生平时所得经验,先辨原因,次详治法,终述医案,末附验方。文义简当,不感艰涩,与《疬科全书》合一刊行,相得益彰,诚医家之宝筏也。
中日兵事本末
清罗惇曧撰。记叙清同治元年(1862)后中日关系及日本侵略朝鲜,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过程。并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斥责清政府腐败昏庸及其将帅的贪鄙无能;认为中日战争的结果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念佛警策
念佛警策,二卷,清彭际清纂,出彭居士法集,见新编续藏。
长老偈经
巴利名Thera-ga^tha^ ,音译涕罗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收集佛世时弟子中长老所吟咏之偈颂。初有序偈三颂,本文之颂数自一偈集之一二○颂乃至大集(七十偈集)之七十一颂,共有二十一集(nipa^ta),一二七九颂。各集各品及末尾皆附有摄颂(uda^na),总计说偈之长老有二六四师。其中,一偈集之第四品与七偈集之 Sopa^ka,一偈集之第五品与十四偈集之 Revata ,一偈集之第六品与二偈集第一品之 Valliya,一偈集之第十二品与二十偈集之 Adhimutta等系同一人所作,亦有若干虽系同名然不确定是否为同一人所作。各偈颂之内容,以说者自身之经历或信仰剖述居多。又于同一偈颂中,或为不同长老所说,或有思想与本经其他长老所说大异其趣者。然大体言之,全经之辞藻高雅,大多相应于佛弟子之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