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经解

作者:孙觉
春秋经解

北宋孙觉据《左氏》、《公羊》、《榖梁》及历代诸儒所说之长,解《春秋》之义的著作。今本13卷,与《宋史·艺文志》所载15卷不符。清纪昀等认为:王应麟在《玉海》 中所载《春秋学纂》13卷,“注曰: 其说以《榖梁》为本,及采《左氏》、《公羊》历代诸儒所长,间以其师胡瑗之说断之,分庄公为上下云云,与今本一一相合,然则《春秋学纂》即《春秋经解》之别名” (《四库全书总目》) 。《春秋经解》力主抑霸尊王,认为: “幽王遇祸,平王东迁,平既不王,周道绝矣。观夫东迁之后,周室微弱,诸侯强大,朝觐之礼不修,共赋之职不问,号令之无所束,赏罚之无所加,坏法易纪者有之,变乱礼乐者有之,弑君戕父者有之,攘国窃号者有之,征伐四出,荡然莫禁,天下之政,中国之事,皆诸侯分裂之” (《春秋经解·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周麟之云: “莘老 (孙觉字) 发明圣人之奥,举 《三传》以断得失,反复折中,著为通论” (《春秋经解·后跋》) 。邵辑说: “凡先儒之是者从之,非者折衷之,义例一定,凡目昭然,诚后学之指南也” (《春秋经解原序》) 。有《四库全书》本。

孙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彼得堡故事

彼得堡故事

本集子里包括《涅瓦大街》、《鼻子》、《肖像》、《外套》、《马车》、《狂人日记》、《罗马》。表现了作者果戈理的爱憎立场是十分鲜明而彻底的,他对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感到不能忍受的生理的厌恶。果戈理笔下的彼得堡是个充满谎言与假象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幻影,一切都和表面看到的样子不同!”你眼前看到的纯情少女,其实是个卖身为生的娼妓;那个衣冠楚楚的官僚,其实是个脱离了主人身体的鼻子;看似志得意满、功成名就的画家其实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才能;那幅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肖像画其实蕴含着魔鬼的力量,会把所有拥有它的人引入黑暗的深渊……在这个虚伪的世界里,想要诚实地、高尚地生活的人们注定没有幸福的结局。《涅瓦大街》的主人公、高尚的画家庇斯卡辽夫因为爱情理想的破灭而悲惨地死去,而他的朋友,只把爱情当成享乐的庇罗果夫仍好好地活在世上;兢兢业业的小官吏通过节衣缩食买来的新外套被人抢走,而为此受到训斥并付出生命代价的却是他自己。美德不被奖赏,恶行不被惩罚,果戈理颠覆了传统文学中的道德范式,并以这样的情节设定表现了现实的非逻辑性。

顺治潞安府志

顺治潞安府志

二十卷。清杨晙修,李中白、周再勋纂。杨晙字冬可,河北曲周县人,出身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任潞安府知府,后升山东分巡济南道副使。潞志创于明弘治八年知州马暾,时潞安未改府,故称《潞州志》。自明万历四十年 (1612)重修本出,则改名为《潞安府志》。《潞安府志》顺治十六年(1659)刻本。全书二十卷,分六大门,为:天文门:星野、图考; 地理门:疆域、山川、形势、气候物产; 建置门:封建、节镇、郡县、学校、府卫、城池、宫殿、公署、庙学、群纪、里甲乡镇、驿递铺舍、桥梁、关隘、寺观、政事、举人、岁贡、名贤、群材、封荫、流寓、孝义、列女、方伎、玄释、坟墓:纪事门:事迹、谋略、灾祥、异闻、辨疑;艺文门:艺文、荒丘遗碣、盖作目录、金石目录。此编能博考典籍、增补旧志之遗漏,一改旧志体例义法,更趋志体。此志尚有不少可取之处,如考潞安府境,四面皆山,此编以太行为主,依太行山脉,先壶关、次长治、长子等县。水则先叙浊漳,源出长子,而经行诸县。旧志则叙山川,依县分次,皆先述长治,次长子以下诸县,不分脉络源流,致使读者含糊不清。又如旧志疆域志以历代列表,间有与诸史不合之处,这大概是由于一代之中,复有沿革,表不能尽收的缘故。此编则随时直叙,不列表而疆域自明。

幕学举要

幕学举要

清万维翰著。一卷。本书就著者阅历,提纲挈要地论述习幕之道,以供有志于此者参考。内有总论、盗案、命案、奸情、逃人、钱谷、交盘、社仓、赈灾、捕蝗、水利、官牙等二十目。书眉有清汪辉祖所作增注。

银海精微

银海精微

二卷。唐孙思邈撰。“银海”,道家语,指眼睛。《四库全书》在该书《提要》中考证: “银海”指目,在王安石、苏轼之前未见,且此书唐宋志皆不著录,孙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据此断定此书作于宋以后,非孙思邈所作。此书是我国较早的中医眼科专著,分上下两卷。上卷首列五轮八廓总论,把双目比附为五脏,进而与自然界及五行八卦联系起来,反映了我国中医学的整体辩证理论。上卷次列六十四种眼病,加上下卷所列十五种,共阐述了七十九种目疾证治。书中还有各种目疾图八十幅(加上五轮八廓图二幅计八十二幅),列出验方六十一首。既有内服方药,又有洗、点、针、劆等外治法及金针拨翳障法。此书主张区分情况,根据症状,宜内外兼治,补泻并施。此书是研究中医眼科理论及临床实践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有明嘉靖间刊本,万历十五年(1587)陈氏刊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近圣堂刻本,同治九年 (1870) 聚英堂刊本。1956—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醉耕堂刊本影印本。

套不住的手

套不住的手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0年11期。写76岁的“老技术”陈秉正是山区特等劳模,公社化后进了敬老院,但他三天后就闲不住,要求出院,到大队教练组教青年学技术。他的儿孙们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想保护那双劳苦功高的手。他在物资交流会为队里买桑杈,在县招待所里主动打扫环境卫生时,两次丢失了手套。手套找回来,他便还给儿媳妇,并说:“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作品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朴素的美德和全心全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干精神。全篇以手套为中心线索,把一些零碎小事联缀成篇,结构新颖独特。茅盾在《文艺报》1961年第4——6期发表《1960年短篇小说漫评》,其中对《套不住的手》作了高度评价: “几乎没有一般小说所谓故事,全篇的结构(同时也是重心)建立在主人公的两次戴手套而又两次丢手套这样近于插曲的基础上。” “这篇小说的取材,是别开生面的。通过一双与众不同的手,戴不住手套的手,描写了主人公的勤劳朴质的高贵品质。而且也描写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茅盾认为这篇小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整篇是娓娓而谈,谈到哪里就是哪里,布局虽然不拘规格,好在行文从容自如,因而不觉得有拖沓之感”。

观心玄枢

观心玄枢

全一卷。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系延寿由禅宗之立场论述佛教之观心玄旨,谓吾人若欲脱境缚、息分别、具足行施与持戒等之六波罗蜜、护持正法、明法相、了四谛、明三藏、降四魔、辨净染等,皆须由观心之法而得成就;若不观心,则一切错乱颠倒,如九十六种外道。卷末附四六俳偶之偈,抒发愿生唯心净土之念。本书继承天台等观心系之思想,援引诸经典中有关观心之文,阐明‘心即大乘’、‘心即佛性’、‘心摄诸教’等观心之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