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要义
作者:魏了翁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在靖州建鹤山书院。着有《九经要义》、《经外杂钞》、《师友雅言》、《鹤山全集》。《仪礼要义》是《九经要义》之一篇。《仪礼要义》每篇名物条目,以西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为主,并以保持《注疏》之原为宗,进行删繁取精,录于下方,体例与《周易要义》略同。《仪礼要义》可视为郑贾注疏之提要,为读郑贾注疏之门经,于初学者最为有功。版本有宋淳祐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刊本;清补罗书屋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振绮堂景宋钞本;江苏局本;清初汲古阁钞本;《五经要义》本。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贾氏谈录
又名《贾黄中谈录》《贾公谈录》。笔记。五代张洎撰。一卷。洎字思黯,后改偕仁,全椒(今属安徽)人。初仕南唐,任知制诰中书舍人。人宋为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淳化中,官至参知政事。是书为洎任南唐使臣朝宋时,记录宋左补贾黄中所谈唐朝台阁轶闻三十余事。成书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南唐未亡。清修《四库全书》,采自《永乐大典》本,盖取《说郛》本九事,《类说》本十七事,共二十六则,近于原卷十分之九。又补录《说郛》本之序,冠于卷首,大体恢复原貌。虽篇幅简短,对研究中唐牛李党争之初始,以及有关兴庆宫、华清宫、含元殿等礼制,它如淡墨题榜、院体书、百衲琴之类文化典实,皆足资考核。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乃洎为李煜使宋时录所闻于贾黄中者,故曰《贾氏谈录》。前有自序,题庚午岁,为宋太祖开宝三年。”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代唐慎微撰著的本草著作。简称《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大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等。共32卷。成书于元丰六年(1083年)。此书系将《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共载药1748种。药物分类大体沿袭《新修本草》旧例,仅将禽兽部细分为人、兽、禽3部。各药先出《本草图经》药图,次载《嘉祐本草》正文及《本草图经》解说文字,末附唐慎微续添药物资料。约成书于元丰五年至元符元年之间(1082—1098)。艾晟于大观二年(1108)予以校补,首刊于昆陵 (今江苏武进),此即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政和六年 (1116) 医官曹孝忠奉诏校勘 《大观本草》,更名 《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简称 《政和本草》)。《大观本草》和 《政和本草》形成了本书两大系统的版本 (共40余版次)内容大同小异。
轰天雷
中篇小说。孙景贤(署名藤谷古香)著。大同印书局1903年刊印。十四回。书叙常熟翰林荀北山事。北山迂傻,进京纳监,因友人之助,成就一名宦家之亲事。正筹备喜事,夫人以喉疾死,遂束装南归。回常熟,友人再为其介绍苏州贝太史之女为妻。然入赘之夜,又被贝女看作疯人,避而不出。后又经种种磨难,使之失去生活勇气,遂决心做一番轰轰烈的大事业后死去。到北京后, 见友人正拟上书请太后归政,杀荣禄、刚毅、李连英三凶。北山窃友人拟稿,易己名投《国闻报》发表。轰动全国,被诩为不怕死的忠臣。被官方拘禁后,又在狱中大作忠君爱国诗,名声益振。此时北山自知目的已经达到,死而无憾。未料辛丑六月,议和告成,竟被释放。故事并非虚构,乃叙当时沈北山事,实有所本。而第四至第九回又叙另外一故事:浙江衢州华府被罗姓霸占二百余年之经过。实乃影射清室入关直至戊戌政变之历史,暗示华氏子孙已在进行复仇,流露出作者宣传种族革命思想之倾向。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大同印书局本。1904年海虞文社本。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卷(下)》,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四月版。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一卷,清宽量集并序,俞樾序并题词,夏震武记。
草堂耨云实禅师语录
清真实说、寂讷等编。二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保宁府草堂寺语录;卷二收示众、机缘、拈古、颂古、牧牛颂、分灯、像赞、行由;卷末附题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咒小儿经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