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 姓名:魏了翁
- 别名:字华父,号鹤山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
- 出生日期:1178年6月25日
- 逝世日期:1237年4月14日
- 民族族群:
魏了翁(1178年6月25日-1237年4月14日),南宋理学家、心学家。字华父,号鹤山,学者称鹤山先生。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开禧二年(1206)知嘉定府。次年,韩侂胄被杀,史弥远擅权。他不满时政,力辞召命,居白鹤山以讲授为业。嘉定(1208—1224)时,历知汉州、眉州,为潼川路提刑兼提举常平事等,关心民间疾苦,不避权贵,深得民心。十五年(1222)为兵部郎中,后改司封郎中兼国史院编修。理宗赵昀即位,论事直言不讳,被劾降职,居住靖州。绍定四年(1231)复职。次年,进宝章阁待制,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任职期间筑城修武,大兴学校。曾上奏论述时政十弊,召还,权吏部尚书兼直学士院,请明君子小人之辨,以为进退人物之本。后擢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并任江淮督府。旋改资政殿学士。嘉熙元年(1237)为福建安抚使。一生致力改变社会风气,矫正士习。《宋史》有传。在哲学上,先推尊理学,后倾心心学。曾奏请为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定爵赐谥,表彰他们开创理学之功。起初学习张栻、朱熹学说,崇尚理学。后来钻研儒家六经,力主心学,与陆九渊思想相接近。认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常使此心明白洞达,观感而无所惑”。斥责道家学说,主张“虚无,道之害也”。反对佛、道“无欲”之说。颤长儒家经学,多有所获。提倡细读经书原著,学习不应承袭前人,贵在自得,“读书虽不可无注,然有不可尽从者”。其对读书的认识和方法,颇有见地。
魏了翁生平著述颇丰,遗稿由其子魏近思、魏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109卷、《九经要义》263卷、《国朝会典》200卷、《古今考》20卷、《经外杂钞》3卷以及《周易集义》、《易举隅》、《周礼井田图说》、《蕉窗杂录》、《豳风考》、《正朔考》、《师友雅言》,以及大量题跋、奏议、铭文辑录等。他的诗词作品被辑录为《鹤山诗集》、《魏了翁词》、《鹤山长短句》等。《全宋诗》、《全宋词》亦收录有其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智慧书(中英双语)
《智慧书》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著作,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推崇,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起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三部奇书”。此书汇集了300余则绝妙的处世箴言,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智慧与谋略。这些宝贵箴言历经数百年仍煜煜生辉。其文字言简意赅,对人性剖析深刻,在谈论道德问题方面更是极为精妙,显示出葛拉西安超越时代的智慧。它以一种令人感到惊异的冷峻、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尴尬、困顿与邪恶的种种妙策。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格言,人们不仅获得了克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良方,更能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智慧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它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艰险、提升自我的良策。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这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是一位终身伴侣。在人类的处世哲学书中,此书是绝对的独一无二。”
盘洲文集
宋代诗文别集。80卷。洪适著。《四库全书总目》谓“适以词科起家,工于俪偶”,“其内外诸制,皆长于润色,藻思绮句,层见迭出”,“至于记序志传之文,亦尚存元祐之法度,尤南宋之铮铮者矣”,“其他表、启、疏、状诸篇,亦多足与宋史参稽”。说明其文章工于俪偶,富于文采,并与朝政密切相关。集中诗歌作品亦如其文。《拟古十三首》仿“古诗十九首”题目,但讲求雕琢,无古诗之清新。另有一组《咏史诗》,借古喻今,时有警句。写景诗间有佳作,如《晓发泰安驿》:“秋梦不能晓,起行山径迷。小车惊宿鹭,列炬误鸣鸡。冷怯霜华重,光瞻斗柄低。金庭有佳处,芳桂想幽栖。”词作以婉约言情为主。〔长相思〕一曲,缠绵悱恻,令人神伤:“朝思归,暮思归,塞雁三年不见飞,断肠天一涯。 千思归,万思归,梦到窗前拂淡眉,觉来双泪垂。”有《四部丛刊》等本。
南阳集
宋代诗文别集。6卷。赵湘著。此书是赵湘生平著述的汇集。赵湘的作品起初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其孙赵抃收集成册,由宋祁作《序》,欧阳修作《跋》。其后又一度失传,至清代已无法考其目次。《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成,重新分类,编为6卷,计赋3篇、雅2篇、颂1篇、诗111首、序6篇、论4篇、说4篇、解辨铭箴及杂著11篇。赵湘为文不涉骈偶,上承唐代古文遗风,颇为时人推崇,宋祁称其文恢动沉蔚,不减于诗,然而赵湘以诗知名。其诗运意清新,风骨苍秀,如《秦淮晚泊》诗:“晚泊秦淮上,无人独倚樯。遥峰平积水,别浦露残阳。往事随天望,新蝉聒树黄。渔翁有深意,不语自鸣榔。”《题国清寺》、《华顶峰》等诗,皆有晚唐诗风而又不琐碎僻涩。因此,欧阳修《跋》称其“文至于抑扬驰骋,辩博宕远”。“其诗清淑粹美”。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路史
南宋罗泌撰。论述远古传说和史事。罗泌,字长源,庐陵 (今江西吉安县) 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完成此书。凡47卷,计前纪9卷,后纪14卷,国名纪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该书内容侧重于记述我国远古时代传说中的帝王言行和有关重大事件,所涉及的帝王包括:初天皇,初地皇,初人皇,叙四大,天皇氏,地皇氏,泰皇氏,叙十纪,钜灵氏,句疆氏,谯明氏,涿光氏, 鉋阵氏, 黄神氏, 狃神氏, 犂灵氏, 大騩氏,鬼騩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沌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狶韦氏,有巢氏,遂人氏,庸成氏,史皇氏,柏皇氏,中皇氏,大庭氏,栗陆氏,昆连氏,轩辕氏,赫苏氏,葛天氏,尊卢氏,祝诵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阴康氏,无怀氏,大昊,女皇,共工,炎帝,蚩尤,黄帝,帝鸿,帝魁,小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氏,夏后氏,帝启,帝太康,帝仲康,帝相,夷羿,寒浞,帝少康,帝杼,帝槐,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帝廑,帝胤甲,帝皋,帝敬发,帝履癸。堪称首部远古帝王大全,旁征博引,文采瑰丽。因 《尔雅》训 ‘路’ 为 ‘大’。故‘路史’,即 ‘大史’ 意也。”远古帝王事,本属渺茫虚事,而罗泌取材多采纳 《纬书》,并择录道家言论,故某些史事纯属传说,不足为据。明、清两代均有刻本。而民国二十五年 (1936) 中华书局缩印的 《四部备要》本,更便于查阅。
冥报记辑书
《冥报记辑书》七卷,系日本人佐佐木宪德所辑,仍收于《卍续藏经》第一四九册,内容与《冥报记》性质相同,都是善恶因果报应的事迹,年代属于晋、宋与齐、唐之间。
金刚经订义
金刚经订义,一卷,清俞樾着。以上二种,出春在堂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