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唯心论简释
作者:贺麟
贺麟著。1942年6月重庆独立出版社印行。为作者1932—1942年间所发表的论文合集,包括《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近代唯心论简述》、《时空与超时空》、《辩证法与辩证观》、《宋儒的思想方法》、《知行合一新论》等论文。作者明确宣称该书是以唯心论观点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各派“特点要义和异同,作提要式的简略叙述”。充分反映了作者力图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主观唯心主义“新心学”思想体系的努力和探索。作者认为“所谓物者非他,即此心之用具,精神之表现”。把“心”看作物的主宰和物的本质。用陆王心学融会康德的时空学说,提出“时空是自然知识和自然行为所以可能的心中之理或标准”。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引申和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否认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地位,而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当作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对直觉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与矛盾思辩法、形式分析和推论等方法同是任何哲学思考所不可缺少的方法。并且声称他自己的责任是“把直觉从狂诞的简捷的反理性主义救治过来,恢复其正当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作者认为研究哲学史应该坚持融合贯通中西哲学的方向,在西方文化的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古希腊罗马哲学
商务印书馆1961年5月出版,古希腊罗马哲学,指欧洲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哲学。古希腊哲学是随着希腊奴隶制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世纪中叶,希腊被罗马征服,在希腊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古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哲学派别有: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他们都肯定处于永不停息流动变化中的宇宙万物同出于统一的物质本原。奠定了古代素朴的自发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基础。(2)公元前5-4世纪城邦奴隶制繁荣时期的哲学。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念论唯心主义两派哲学的对立。在柏拉图之后,出现了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它对后来的西欧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公元前3世纪—后5世纪城邦奴隶制没落时期的希腊哲学和罗马哲学。这个时期社会矛盾复杂,哲学思想也呈现繁杂局面。出现了琉善的无神论和伊壁鸠鲁与卢克莱修的哲学。和期多葛主义(分早期、中期、晚期的尚有某些唯物主义思想)西塞罗的折中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等各派唯心主义哲学。在罗马后期,还出现了为基督教服务的“教父哲学”。
西河词话
词学专著。二卷。清毛奇龄撰。成书于清初。多记明末清初词坛见闻,论述词韵和体制,间附自己所作词、以及同时诸人唱和的词。书中材料,大都是当时词坛实录,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卷一云:“予少不检,曾以度曲知名,凡坊曲使人争相请教,且尝以己词令唱,故云间徐西厓赠词有云:‘晨消魂,一曲新词,雪儿争唱神仙句。’……皆是实赋。”卷二又云:“建平吴博士送予之江宁,有《念奴娇》词,尝藏之袖间。暨十年后重过其庐,出词读之,则已漫灭不可认矣。其词曰:‘五更初起,装成未,把酒送君烛下。挥手出门正月落,满屋光流如泻。此去江南,他时江北,回首无多话。驱车行矣,可怜独步归舍。 试看地荆榛,君今卜何处?能超罟获。无节望门去路远,天下朱家皆假。田舍粗安,壶浆堪掩,意气长相藉。天涯何限,一时去此秋夜。’”毛奇龄精通音韵、工于度曲,所以书中有许多关于词韵问题的论述,兼以具体例证,对于研究词的音韵颇有参考意义。卷一云:“词本无韵,故宋人不制韵,任意取押,虽与诗韵相去不远,然要是无限度者。予友沈子去矜,创为《词韵》,而家稚黄(毛先舒)取刻之,虽有功于词甚明,然反其古意。”随后,他举出苏轼《念奴娇》调与张孝祥《念奴娇》调,加以具体说明。《西河词话》还记载了笛色谱,如《锦缠道》、《普天乐》、《古轮台》、《尾声》等,因极少见于他书,故很可贵。该书的缺点在于,所记条目,不按时序,不分细目,颇难检索;同时,考证亦有失误之处,如云“宋末有安定郡王赵令畤者”,其“宋末”二字即不确。因为赵令畤生于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绍兴四年(1134年),并非“宋末”。有《西河合集》本、《词话丛编》本。
安龙纪事
一卷。明江之春撰。《安龙纪事》记永历帝自广西南宁移跸贵州安龙府,有马吉翔者,原为北京内监长班,复为书办,冒功受宠,逢迎内监,官至文安侯,与内监庞天寿谋逼永历禅让位于孙可望,事发,求于太后得免。时孙可望恃兵自重,挟制明帝,马吉翔、庞天寿为之耳目,日夜谋禅位。永历亟发密敕予李定国军,被马吉翔探知,报于孙可望,遂兴大狱。与谋诸臣十八人,以欺君误国,盗宝绍诏罪连翩被戮。《安龙纪事》记密敕之狱事颇详,惟十八人姓名传闻不一。张鉴《冬青馆乙集》卷七记为吴贞毓、徐极、蒋乾昌、李元开、周元吉、杨忠、李顽、朱议、郑允元、赵庚禹、张镌、蔡縯、朱东旦、易士佳、任斗墟、胡士瑞、太监张福禄、全为国,而无林青阳、刘议新。朱希祖有《永历十八年先生记事》,考证尤详。《安龙纪事》有《记载汇编》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象山语要
南宋陆九渊(1139—1193)讲学言论汇编。由门人傅子云等编录。陆九渊在讲学中提出了与朱熹格物穷理相对立的主张,他认为心即理,万物由心生,理在心中,应以“立心”求理。在治学方法上提出“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等。
漆园指通
禅宗公案众多,无不以“直指本心”为极则。明末清初的俍亭净挺禅师著有《漆园指通》二卷,以禅宗公案会通《庄子》,从而使《庄子》成为“见性成佛”的典。对当时明朝遗儒流行的庄学思想提出不同的认识,将庄子学术定位为"释家教外别传",并以禅学思想全新注解《庄子》,对《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等篇章都作了符合禅学思想的新阐释。俍亭净挺同大多数逃禅遗儒不同的是,他在精神上完成了由儒而禅的内在心灵转化,并以禅为生命的最终归宿。这种心路的巨大转变既是世变的‘不得已’所造成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反映,也是儒释道三教思潮合一倾向在明清学术思想上的反映。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一卷,失译。与幻师咒缘起同,而说咒人,及咒,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