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尔雅翼
解释名物的训诂著作。宋罗愿著。三十二卷。成书于宋淳熙元年(1174年),但到咸淳六年(1270年)王应麟守徽州时,才得以刻版行世。到元代延祐七年(1320年),歙人洪炎祖为作音释,附于每卷之后。罗愿,字端良,号存斋。生于宋绍光元年(1136年),卒于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徽州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官知鄂州。博学好古,词章效法秦汉,高雅精练,为朱熹所称重。此书仿《尔雅》,分释草、释木、释鸟、释兽、释畜六类。作者观察实物细致,描写生动活泼又具有科学性,其体例严谨,考据精博,较有价值。有《学津讨原》本、《格致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等。
吴保安传
即《奇男子传》。唐代传奇小说。牛肃撰。原文本是牛肃《纪闻》中的一篇。明人陆楫《古今说海》,收入本文作1卷单行。《丛书集成初编》亦收入,即《太平广记》卷166“吴保安”条。《五朝小说》、《唐人说荟》亦作为单行本收入,称《奇男子传》,误题作者为唐人许棠。故事梗概是说唐宰相郭元振一次派姚州督李蒙平息南方少数民族之乱时,命从侄郭仲翔随军立功。吴保安以同乡关系求郭仲翔保荐,仲翔已为之求得一职,但因战事突发,吴未到任,李蒙既战死,郭仲翔也被俘。郭托人捎信给吴,求筹措千匹绢赎身。吴变卖家产,出外经商,不顾妻子,10年始得700匹。幸得后任姚州督杨安居资助,始赎回郭仲翔。仲翔以功升官,处理完母丧,开始寻吴保安报恩,恰值保安夫妇客死蜀中。仲翔遂亲负其骸骨,徒步归葬魏州,守墓3年,为保安之子娶妇,并让其官职。此故事有事实根据,《新唐书》卷191《忠义传》亦记吴保安事。吴、郭2人友情感人。吴保安弃家救友,奋斗10年不负所托。郭仲翔知恩必报,为吴夫妇处理后事极周到。一对仅有一次书信来往的朋友能有如此笃诚,难能可贵。明代冯梦龙辑刊的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有《吴保安弃家赎友》一篇,亦演说此故事。
古今词话
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古今词话》采辑五代以下词林逸事,仿唐宋说部体裁,所记本事每多不实,大都出于传闻。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之甚烈,以为“《古今词话》以古人好词世所共知者,易甲为乙,称其所作,仍随其词牵合为说,殊无根蒂,皆不足信也”。如以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为任世德作,《八六子》(倚危亭)为贺铸作,《浣溪沙》(脚上鞋儿四寸罗)为黄庭坚作,皆非。所记又侧重冶艳故实,品评亦时或失当。但这是现存宋代第一部以“词话”命名的论词专著,其体例为后人沿袭,在词话史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古今词话》明以后久佚,宋以来公私书目罕见著录(《也是园书目》载《古今词话》十卷,未知是否此书),卷数未详。近人赵万里从《岁时广记》、《笺注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天一阁旧藏明写本《绿窗新话》中辑得六十七则,附载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历代诗余话》引《古今词话》,多涉宋南渡后及元明人事,盖另一书,与杨湜无涉。此外,清康熙间吴江沈雄(偶僧)亦著《古今词话》八卷,与此书名同而实异。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唐圭璋收入《词话丛编》。
登徒子好色赋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其序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毁谤宋玉好色。楚王要宋玉:“有说则止,无说则退”。宋玉表白自己无此事,反证登徒子好色。他为自己辩解的一段文字非常精采:”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肥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先以层层递进的手法,推断“臣东家之子”是天下佳人;再以不能增减其身段和不用著施粉朱,以说明其是天生丽质;然后运用恰当比喻,呈现美女形象。这样的绝色女子“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作为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了宋玉为自己辩白的力量。宋玉进而反证登徒子好色。这时,秦章华大夫又出来称赞郑、卫等地女子,其“不待饰装”之美更盛。因而使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李善在为《文选》作注时说,这篇赋“假以为辞,讽于淫也”。《登徒子好色赋》是影响相当大的作品,以致后来“登徒子”竟成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但对于本赋是否为宋玉所作,历来就有许多不同意见。
雅道机要
五代时期诗论著作。1卷。徐寅著。书的前半部实际上是对齐己《风骚旨格》的阐发,多处抄录《风骚旨格》的内容。但其中也表达了徐寅的一些观点,如“明联句深浅”中指出诗的句法须有高度概括力,“明势含升降”中认为诗中之“势”是诗力的表现。《雅道机要》也较多地接受了皎然《诗式》的论诗方法。以为“凡为诗须搜觅”,“辞体若淡,理道深奥”、“意在象前,象生意后”、“放意深远,体理玄微”,皆有理趣。有《吟窗杂录》本、《诗法统宗》本、《诗学指南》本。《雅道机要》一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作《雅道机要论》,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著录《雅道机要》二卷,云:“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夤撰。”
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
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卷首一卷,清性权汇补并序,钱伊庵较订并序,谛闲编科并序及刊行题记,科文因与蒙润科略同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