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曹寅刻本,即《楝亭五种》本。后姚觐元重刻,为《姚刻三韵》本。是本冠以余文焴为欧阳德隆《押韵释疑》所作的序文及郭守正的重修序、重修条例十则、淳熙文书式一道。另一种为常熟钱孙保家影钞宋刻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本即据此影印。此本书前无曹本所附之序文条例,正文五卷同。卷末附《贡举条式》 一卷,凡五十三页,所载上起元祐五年 (1090年),下至绍熙五年 (1194年),凡一切增删韵字、庙讳、祧讳、书写试卷格式,以及考校章程,无不具载,多史志之所未备,犹可考见一代典制也。

钦定授时通考

钦定授时通考

七十八卷,清乾隆二年奉敕撰。该书是清政府官方编纂的大型农书,由乾隆帝授命鄂尔泰、张廷玉等多位大臣历时五年编写而成。取《尚书·尧典》“敬授民时”之义,命名为《授时通考》。分为八类:一为天时,分记农家四季作业,略如田家月令。二为土宜,其中又分为辨方、物土、田制、水利等项内容。三为谷种,分论各种作物。四为功作,叙述自垦耕至收藏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五为劝课,记录封建国家关于鼓励农业生产的政令。六为蓄聚,列载仓储、备荒等制度。七为农馀,指大田作业以外的农事活动,包括栽种蔬菜、果木及畜牧业等在内。八为蚕桑,记录养蚕种桑的制度。并将木棉、麻、葛、蕉、桐等生产特别标为“蚕馀”,表明这些用物都与桑蚕一样,为提供衣物的原料。该书以大田农业生产为中心,以供给衣食为原则,材料大多取自前人著作中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但体裁严整,征引周详,又附有很多插图加以说明,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书收入《四库全书》。此外还有武英殿本、富文书局本、上海实业研究社石印本、中华书局排印本等。

古书隐楼藏书

古书隐楼藏书

以道教内丹著作为主体的丛书。十四册,三十九种。清闵一得辑。成书于清道光十四年 (1834年)。包括: 《碧苑坛经》、《修真辩难前编参证》、《修真辩难后编参证》、《阴符经玄解正义》、《金丹四百字注释》、《太乙金华宗旨》、《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吕祖师三尼医世功诀》、《医世说述管窥》、《皇极阖辟仙经》、《寥阳殿问答编》、《如是我闻》、《泄天机》、《上品丹法节次》、《养生十三则阐微》、《管窥编》、《天仙心传》、《天仙道程宝则》、《天仙道戒忌须知》、《二懒心话》、《雨香天经咒注》、《琐言续》、《三丰真人玄谭全集》、《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持世陀罗尼经法》、《陀罗尼经注》、《密蹪金刚神咒注》、《大悲神咒注》、《清规玄妙》、《就正录》、《与林奋千书》、《梅华问答编》、《还源篇阐微》、《翠虚吟》等。蕴含儒释道三家修炼之精华。此宗功法,融通三教,“一准天元,中间杂有作用者,盖以学人向自世尚入手,不得不假有作以致中庸耳。若未入世尚者,只从 《碧苑坛经》入门,而致有夫百祖所注《道德经》,云门朱祖所注《参同》、《悟真》两书,归宗于张祖《金丹四百字》,累行于《三尼医世》,致化于《天仙心传》,救弊于悟元子《前后辩参证》一书,证明于 《阴符经玄解正义》、《泥丸氏双修宝筏》二书。以上所事,翻翻覆覆,不过造致中和两字耳。其旨,只是返本还源,乃即所谓全受全归而已”。

绣云阁

绣云阁

神魔小说,近代魏文中著。八卷一百四十三回。这是一部讲述紫霞真人的两个弟子下凡托生向世人阐道的长篇神魔小说。世上多非道,紫霞真人受道祖之命遣弟子虚无子下凡问道,其门下虚心子因妒忌也同时下凡去扰乱闻道。本书的故事情节便由此而展开。虚无子投生为三缄,虚心子投生为七窍。三缄求道但为凡心所动,求取功名美妻,紫霞真人使他娶妻不成,仕途复遭挫折,被流放塞外,历尽磨难,方领悟到功名富贵的虚无本质,开始了云游天下“阐道”的使命。而七窍却被妖怪化成的美女所迷惑,又热衷于功名,高中巍科,官放南龙。三缄在阐道途中,收服了无数善善恶恶的山精水怪和市邑俗子,堵绝旁门邪道。紫霞真人的师弟灵它真人因妒恨师兄便纠集一批妖魔与三缄作对,迷惑七窍。然而邪不压正,三缄在众仙子的保护下,力战群妖,争取了七窍,使他断绝尘根,重返道门,终在万星台一起飞升上天,住进紫霞真人造就的绣云阁。

情变

情变

写情小说,八回,未完。吴趼人著。清宣统二年(1910)五月连载于上海《舆论时事报》。标“奇情小说”。书至八回,作者不幸病逝,因此堪称绝笔。《情变》叙述的是一对乡村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悲剧。女主角寇阿男生于扬州乡下,系出白莲教余党,父母武功非凡并擅幻术。由于生活所迫,阿男从小便随父母江湖卖艺,练就一身武功、法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与同村聪明漂亮的小伙子秦二官情投意合,并私下许定终身。

摄大乘论章

摄大乘论章

摄大乘论章,卷一,首尾缺,编号二八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