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宝鉴

作者:范立本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全书由20篇、六七百段文字组成。内容杂糅儒、释、道三教学说,荟萃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1592年被译成西班牙文,手抄本于1595年被带回西班牙献给王子斐利三世,现收藏于马德里西班牙国立图书馆。后来《明心宝鉴》又流传到中国近邻国家,600多年来一直风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在韩国,它是大长今最早的启蒙读本,大长今在与各地官衙的医女们接受医女训练的时候,学习的经典课开篇即是《明心宝鉴》。

范立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艳异编

艳异编

短篇故事集。杂采古今说部中各种故事,分类编次而成。正编40卷,续编19卷。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编。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州,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累迁员外郎、郎中等职,为官清正,屡被严嵩构害。后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病逝乡里。《艳异编》分星、神、水神、龙神、仙、官掖、戚里、幽期、冥感、梦游、义侠、徂异、幻术、妓女、男宠、妖怪、鬼等十七门,收文三百六十一篇;《续艳异编》分神、龙神、鸿象、宫掖、幽期、情感、妓女、义快、幻术、鳞介、器具、珍宝、禽、昆虫、兽、鬼、徂异、定数、冥迹、冤报、草木等二十二门,收文一百六十三篇。

上方钧天演范真经

上方钧天演范真经

上方钧天演范真经,此篇亦为金朝上方真元派四种经典之一,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仅三百余字,分作三章。上章言儒家忠孝仁慈,持守中正之道。中下二章言破执有相,清静觉慧,抱一守神,修仙证真之道。全篇思想内容与《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略同,而词旨更为含浑赅练。

列子

列子

又名《列子新书》,哲学著作。该书于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被诏号为《冲虚真经》;公元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又加封“至德”,号《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旧题战国时期郑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此书为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风格上看,可能是魏晋时人的作品,其中或亦包含着某些古代资料。全书共载文一百三十四则,体裁不全类先秦各家著作,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思想内容颇为庞杂:有言太易的,有言神仙的,有融道佛老之说的,有反映封建统治阶级个人享受主义的,有包含道家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有对自然现象提出诸多疑问的,有对儒家及传统礼教表现出反对精神的。但其旨意大体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参合。书中不乏脍炙人口而又富于教育意义的名篇佳作,文风清新活泼,设喻浮想联翩。因此,该书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不少值得重视研究之处,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本书注释有晋张湛注,既诠明训诂,又疏解其义;另有今人杨伯峻的《列子集释》,极便参阅。

北史

北史

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有100卷,为唐代李延寿编著。书中所收录的内容从魏登国元年(386年)到隋义宁二年(618年),共记载了包括后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232年的历史。李延寿根据其父亲遗留下的编年旧稿,参照各朝史书,并收集各种杂史千余卷,于唐代贞观十四年(643年)开始编写,到唐代显庆四年(659年)成书,历时16年之久。有本纪12卷,其中魏本纪5卷,齐本纪3 卷,周本纪2卷,隋本纪2卷;列传88卷,无表志。纪传顺序,按朝代先后按列;类传人物,按时间先后排列于一传。宋人曾以此补《魏书》、 《北齐书》、 《北周书》之缺。据清代钱大昕等考证,传世本中《隋炀帝本纪》系后人根据《隋书》所补。列传亦有脱误。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

胜鬘经义疏

胜鬘经义疏

胜鬘经义疏,一卷,日本圣德太子撰,编号二一八五。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

又名《宝女经》、《宝女问慧经》、《宝女三昧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四卷或三卷。首尾皆残,仅一纸二十八行。经中主要论述毗尼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菩提分、三十二相业因、三十二障大乘法、七十六种菩萨行法、三十二速成就大乘法等佛教理论。系《大方等大集经·宝女品》的异译本,篇幅比《宝女品》约多一倍。历代大藏经均收,敦煌本可供校勘。